首页 理论教育马克思的消灭私有制意义何在

马克思的消灭私有制意义何在

【摘要】:现在有很多人借用《共产党宣言》中的“消灭私有制”概念来提出经济、政治上的诉求,甚至将矛头转向公民的私有财产。其原因在于没有正确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消灭私有制”概念的深刻内涵。马克思所指的私有制分为两种类型: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一般私有制,而其要消灭的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在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于“劳动者是自己使用劳动条件的自由私有者”的观点是保持肯定、支持的态度的。

现在有很多人借用《共产党宣言》中的“消灭私有制”概念来提出经济、政治上的诉求,甚至将矛头转向公民的私有财产。这种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严重曲解。其原因在于没有正确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消灭私有制”概念的深刻内涵。

马克思和恩格斯将社会主义概念从空想变为了科学,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他们从理性和科学的角度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和空想性,以现实的、历史的、理性的态度深刻地挖掘出了所有制的内涵。他们从特定的时空背景出发,对私有制进行理性的批判,对公有制进行科学的设想。

【知识链接】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特征

一是商品生产发展到最高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统治的形式,劳动力也变成了商品。二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三是以使用机器的大生产为特征,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它在经济上具体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两大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四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形式相适应,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上层建筑被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所代替,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和思想体系,形成包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所指的私有制分为两种类型: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一般私有制,而其要消灭的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此外,《共产党宣言》里还强调:“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里提到的“消灭私有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字面上的意思,我们不能断章取义将其理解为消灭一切私有制,更不能理解为消灭所有的财富私有制,其要消灭的仅仅只是“一些人对另一些的剥削”的那种私有制,即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换而言之,共产主义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不是要废除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要废除和扬弃资本主义那种剥削掠夺式的不公平的私有财产。(https://www.chuimin.cn)

【延伸阅读】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

2.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思对那种以自身劳动为基础的私有财产或私有制(一般私有制)是持肯定、支持态度的。马克思认为:“私有制作为社会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但是私有制的性质,却依这些私人是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而有所不同。私有制在最初看来所表现出的无数色层,只不过反映了这两极间的各种中间状态。”(《资本论》)劳动者从事小生产的基础就是对其生产资料的私有权,小生产又是社会化生产和劳动者自由个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当然,这种生产方式在最初的奴隶社会中也是存在的。但是,只有在劳动者是自己使用的劳动条件的自由私有者,农民是自己耕作的土地的私有者,手工业者是自己的生产工具的私有者的地方,它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显现出全部的能量,才会获得适当的典型的形式。在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于“劳动者是自己使用劳动条件的自由私有者”的观点是保持肯定、支持的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