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需要是人的劳动实践活动展开的直接动力。马斯洛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的差异,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最初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给定七层次需要,广为流传的五层次需要的自我实现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创造需要。晚年马斯洛在自我实现需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超自我实现需要,作为其超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某种总结。......
2023-07-28
人不仅是一种物质性生命存在,还是一种精神生命存在。精神生命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这就决定了人具有不断发展着的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既包括主体自由地发挥智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需要(如认知、求知的需要),又包括对文化成果享用的需要(如艺术和审美的需要),还包括情感、道德生活的需要。
对劳动积极性,主要是两种精神需要在起着推动作用。一种是享受精神成果的需要。人们对某种精神成果具有享受和消费的需要,这种需要推动着劳动者积极进行创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需要主要是通过功利性的方式来满足的,例如,有些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动机可能是获利,而别人要想消费这一文学成果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就必须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作家的赢利目的。另一种是创造精神成果的需要。这种精神需要是通过超功利性的方式来满足的,一些人超越世俗,为了纯粹的精神追求而从事精神创造活动,如阿基米德为真而求真,苏格拉底为善而崇善,贝多芬为美而审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客观事物的辨认。从远古时代,人类对身边的客观事物就开始进行探索认知,神农氏尝百草,不仅使人类发现了药材,而且教会人们播种五谷……直到今日,人类仍不断对太空进行探索,例如究竟100亿光年以外的天体是不是类星体,除人类以外宇宙间是否存在外星人,等等。二是对事物因果关系的探索。这是关于对科学原理和自然规律的探索。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宁可找到一个因果的解释,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这位哲学家的名言,确切地说明了人们求知欲望和科学探索的非功利性。正是这种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才使人类有了许多重大的发现。科学史上也因此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布鲁诺为坚持“日心说”,宁可被罗马教廷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也决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居里夫人则历经4年,每日坚持重复着繁琐的单一性实验,最终发现了镭;正是这种探索,才使得牛顿力学面世;正是这种追求,才使得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写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人类这种求知欲望,这种永恒的创新动力,无一不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同时也掀起了一次次科学革命的浪潮。这种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作为一种精神需求始终是推动很多人进行创新劳动的精神动力。
后一种精神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方式更能体现人的本质,因为这本质上是一种创造的需要,也就是创新劳动的需要,而创造的需要作为人类的恒久的精神冲动,使人从本质上有别于动物。创造需要的展开突出地表现为主体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的发展需要的最高表现,是人祈求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和追求,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最高显现。
不仅如此,人的需要还是无限发展着的,从层次来看,马斯洛指出,人的低层次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后,总会提出更高层次的需要;从种类来看,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就会提出包括求知等精神需要,而客观世界的广泛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求知等精神需要的无限性;从需要对象来看,人的需要不仅立足于现存世界,还超越现存世界指向未来世界,这使得“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人的需要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重新产生的。正因为如此,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永不停止,而且不能永远停留在一种低层次、简单重复的活动中,即必须进行创新劳动。因为无限发展着的需要必然要通过不断的劳动实践来满足,即使是相同的需要,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满足需要的手段或方式,这就为劳动实践活动留出了无止境的空间。
【深度思考】
1.结合自己实际,谈一谈为什么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个人价值?
2.如何理解恩格斯的这段话:“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有关问道马克思 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人的需要是人的劳动实践活动展开的直接动力。马斯洛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的差异,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最初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给定七层次需要,广为流传的五层次需要的自我实现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创造需要。晚年马斯洛在自我实现需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超自我实现需要,作为其超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某种总结。......
2023-07-28
活动描述志愿服务是引导中职学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手段。活动过程一、查找相关资料利用讲座、阅读、调查等形式,了解志愿服务的精神以及志愿服务的价值。进一步查找资料,为志愿服务精神宣传做好材料方面的准备。......
2023-11-05
学习目标1.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案例导入行行出状元快递小哥评上杭州高层次人才快递小哥李庆恒被评定为“高层次人才”,获得100万的政府补贴的新闻火了。而在浙江省第三届快递职业技能竞赛中,李庆恒更是带领团队拿下了金牌大奖,由于此次比赛的含金量较高,李庆恒最终获评杭州市高层次人才。......
2023-11-17
根据多工位级进模排样图设计的原则,还应全面细致地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因人工送料时,每一次送进的步距或多或少,因此在排样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侧刃挡料。但对于成卷带料,其纤维方向是固定的,因此在多工位级进模排样图设计时,由排样方位来解决。当不便于斜排时,征得产品设计师同意,可适当加大弯曲制件的内圆半径。所以在设计排样图时应尽量使废料达到最少。......
2023-06-2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历史特点对马克思劳动观进行了创新性解读,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劳动观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新时代的马克思劳动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体系。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弘扬劳动精神。我国目前已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2023-11-17
拓索与分享结合你的现状,谈谈你将如何在学习中践行劳模精神。他们冲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广大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护佑生命、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2023-11-09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我们决定比赛装拼,以家庭为单位。为了让两个孩子继续尝到手工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一不做二不休,我买的4个书架就全部交给她们独立完成了。劳动最光荣,真的一点不假。......
2023-12-02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打造大国工匠、培育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了解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素质目标·领会工匠精神的真谛。课堂导入工匠精神,缔造人类传奇的伟大力量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一生塑造了无数各具魅力的舞台形象,艺惊天下,享誉世界,在中国京剧史上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在五官中眼睛最能传神达意,梅兰芳不仅是单眼皮,而且患有近视,眼睛缺少神采。......
2023-1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