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价值”不仅没给这些国家和人民带来福音,反而引发社会持续动荡。马克思主义并非适用于一切人、一切时代的“万能学说”,它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学说鲜明的阶级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不可能适应一切人、一切社会、一切时代。任何试图调和阶级矛盾,将普世性寓于马克思主义之中,试图阐明马克思主义是另一种性质的“普世价值”,都是虚假的意识观念。......
2023-07-28
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伊始,西方社会便一直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批判、抹黑和污蔑的声音。这些论调,有的出于政治意图,有的则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无知。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观点: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170多年前的资本主义世界,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马克思主义还有一定作用,但是时过境迁,如今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也日新月异。他们认为,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和当今时代有巨大的差异,他的理论又怎能指引我们认识和改造新世界呢?还有人认为,当今时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已经趋于缓和甚至消除,马克思主义所描绘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冲突也已经趋于缓和甚至消除,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阶级问题的分析已经过时了,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了。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主张人类社会历史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历史形态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资本主义也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就是一种宿命论的主张。如特里·伊格尔顿认为,“马克思相信存在某种任何凡人都无法抗拒的历史规律。封建主义注定将孕育出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总有一天也必将为社会主义让路。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论不过是世俗版的天命论”(《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知识链接】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俄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但中西欧革命却遭到了失败。为了总结革命失败原因,探索革命道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不同于列宁主义的西方各种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以卢卡奇、柯尔施等哲学家为典型代表。这股思潮在开始时没有自称或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1955年,梅洛-庞蒂提出马克思主义同极权主义的对立,并把前者的传统追溯到卢卡奇在1923年发表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此后,人们就广泛地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称呼这一思潮。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乌托邦之梦。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所描绘的人类未来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不过是天空之城、乌托邦之梦,是不切实际的、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其中一些学者还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一些观点进行曲解和污蔑,认为共产主义是泯灭人伦、不讲道德的,等等。
【延伸阅读】
1.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有关问道马克思 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普世价值”不仅没给这些国家和人民带来福音,反而引发社会持续动荡。马克思主义并非适用于一切人、一切时代的“万能学说”,它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学说鲜明的阶级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不可能适应一切人、一切社会、一切时代。任何试图调和阶级矛盾,将普世性寓于马克思主义之中,试图阐明马克思主义是另一种性质的“普世价值”,都是虚假的意识观念。......
2023-07-28
“人们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遗产”,“求助于某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所以,德里达所看到的、所认为的,不能没有马克思、对马克思的遗产进行继承,指的就是继承其批判精神,他也在书中提出,“求助于某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仍然是当务之急,而且将必定是无限期地必要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2023-07-28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它对当今西方世界破解发展困境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当代价值,他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正在西方“重新苏醒”。......
2023-07-28
马克思主义要求实事求是,把正确的事实判断作为决定和实践的前提,这是谋划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本依据。党中央正是在“变”与“不变”的统一中科学判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2023-07-28
为世界谋大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努力的崇高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类情怀和世界历史视野。为世界谋大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仅希望中国人民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都过得好的初心,这是对全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注。......
2023-07-28
萨特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习惯用普遍性代替特殊性、用同一性代替个别性,从而将具体事物纳入抽象先验概念的逻辑。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关注个体人的价值。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未忽视个体人的价值,个体人的价值反而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特性使其成为我们进行实践斗争的强大的理论武器,这种武器提供的并非教条,而是进行理论研究和进一步分析问题的出发点。......
2023-07-28
创立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而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把造福人民和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作为核心价值追求的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让无产阶级摆脱奴役和压迫,成为这个世界的主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是唯物辩证法。......
2023-07-28
今天又如何做才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呢?一是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我国革命战争时期,王明等一批学子从苏联归来,以正统马克思主义者自居,认为自己掌握的才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关注实践、关注现实,掌握客观实际情况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才能掌握规律,运用到实践中去,改变世界。......
2023-07-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