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为何信仰马克思主义?

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为何信仰马克思主义?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伊始,西方社会便一直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批判、抹黑和污蔑的声音。这些论调,有的出于政治意图,有的则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无知。这股思潮在开始时没有自称或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此后,人们就广泛地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称呼这一思潮。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乌托邦之梦。其中一些学者还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一些观点进行曲解和污蔑,认为共产主义是泯灭人伦、不讲道德的,等等。

马克思主义诞生伊始,西方社会便一直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批判、抹黑和污蔑的声音。这些论调,有的出于政治意图,有的则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无知。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观点: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170多年前的资本主义世界,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马克思主义还有一定作用,但是时过境迁,如今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也日新月异。他们认为,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和当今时代有巨大的差异,他的理论又怎能指引我们认识和改造新世界呢?还有人认为,当今时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已经趋于缓和甚至消除,马克思主义所描绘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冲突也已经趋于缓和甚至消除,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阶级问题的分析已经过时了,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了。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主张人类社会历史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历史形态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资本主义也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就是一种宿命论的主张。如特里·伊格尔顿认为,“马克思相信存在某种任何凡人都无法抗拒的历史规律。封建主义注定将孕育出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总有一天也必将为社会主义让路。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论不过是世俗版的天命论”(《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知识链接】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俄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但中西欧革命却遭到了失败。为了总结革命失败原因,探索革命道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不同于列宁主义的西方各种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以卢卡奇、柯尔施等哲学家为典型代表。这股思潮在开始时没有自称或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1955年,梅洛-庞蒂提出马克思主义同极权主义的对立,并把前者的传统追溯到卢卡奇在1923年发表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此后,人们就广泛地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称呼这一思潮。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乌托邦之梦。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所描绘的人类未来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不过是天空之城、乌托邦之梦,是不切实际的、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其中一些学者还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一些观点进行曲解和污蔑,认为共产主义是泯灭人伦、不讲道德的,等等。

【延伸阅读】

1.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2.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