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为何信仰马克思主义?

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为何信仰马克思主义?

【摘要】:“人们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遗产”,“求助于某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所以,德里达所看到的、所认为的,不能没有马克思、对马克思的遗产进行继承,指的就是继承其批判精神,他也在书中提出,“求助于某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仍然是当务之急,而且将必定是无限期地必要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人们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遗产”,“求助于某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德里达所说的马克思主义遗产,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在《马克思的幽灵》中提出:“要想继续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中汲取灵感,就必须忠实于总是在原则上构成马克思主义而且首要地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批判的东西,那就是一种随时准备进行自我批判的步骤。这种批判在原则上显然是自愿接受它自身的变革、价值重估和自我再阐释的。”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初衷以及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不谋而合。

【延伸阅读】

1.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

2.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总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因而其实质在于其批判性,或可以说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马克思就主张要对现实世界的一切进行无情批判,在批判中找到新世界。所以,德里达所看到的、所认为的,不能没有马克思、对马克思的遗产进行继承,指的就是继承其批判精神,他也在书中提出,“求助于某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仍然是当务之急,而且将必定是无限期地必要的”(《马克思的幽灵》)。

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遗产的继承,还建立在他认为批判须以时间、地点和历史条件为转移的基础上,他认为,“使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适应新的条件,不论是新的生产方式、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力量与知识的占有,还是国内法或国际法的话语与实践的司法程序,或公民资格和国籍的种种新问题等等,那么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就仍然能够结出硕果”(《马克思的幽灵》)。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哲学时代精神的精华,只有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思想才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理论,才能够称之为真正的哲学。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批判地继承,才能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亦因结合了中国实际而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才仍然能够在现时代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深度思考】

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2.如何理解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所写的:“资本主义所能做的只能是否认这一不可否认的东西本身:一个永远也不会死亡的鬼魂,一个总是要到来或复活的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