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试验及生产实测,消耗系数确定为1.8左右为宜,即消耗焊条质量为熔敷金属质量的180%左右。2.CO2气体保护焊焊丝消耗系数的确定根据大量实际数据统计,CO2气体保护焊焊丝消耗系数为1.14~1.18。CO2气体保护焊焊丝的利用率可达到96%以上。......
2025-09-29
1.焊工资格考试及人员的管理与考核
(1)焊工资格考试 焊工技能水平是保证铸钢件焊接或补焊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确保焊缝质量,要求从事压力容器、核电、船用产品和军用产品以及订货技术协议有焊工考试要求的铸钢件焊接或缺陷的补焊的焊工,必须接受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及考试。考试严格按照国家法规和产品标准要求执行。相关焊工只有取得了相应的资质证书才能从事相应的铸钢件焊接或补焊操作。
(2)人员的管理与考核 许多事实表明,不少铸钢件焊接或补焊质量事故的起因不仅是因为焊工技术水平低下,还在于管理不善,即对于人与物的管理不善。因此,首先必须加强对焊工的考试与培训管理,焊工应经过专门训练,并取得相应的焊工资质后才能担任其合格范围内的焊接工作;其次焊工技术水平和发挥是重要的,要确保使焊工能够在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技术水平。焊工考核可以按照通行的焊工技术考核规程来进行,并严格执行各种焊工资质证书规定的考核要求。
2.焊接工艺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1)焊接工艺试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铸钢件产品新材料会不断出现,因此对于这些新材料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很有必要。这样做既有利于熟悉和掌握这些材料的焊接性能,又有利于寻找出适合现场实况的施工方法。
焊接工艺试验是以技术开发为目的而进行的试验,属于生产应用性试验。主要是根据铸钢件材料的成分和性能指标,按照试验要求进行工艺性试验,包括材料的焊接性、焊接参数等,选择或开发出适应的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同时制定出合理的工艺方法。
(2)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是对焊接工艺任务书中设计的各项工艺参数和工艺措施的验证性试验,必须由本单位焊工使用本单位设备,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完成。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才能应用于铸钢件焊接或缺陷补焊生产中。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合格与否,一般通过被评定的焊接接头的各项理化性能试验结果来判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时,焊接责任工程师和各控制点负责人,要对评定试验的全过程工作质量进行控制,确保所有的技术指标都符合评定任务书的要求。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所适用的范围必须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一旦超出规定范围,必须按相关标准重新进行评定。
3.焊接材料的质量控制及管理
焊材库管理人员须按照相关的规定(如JB/T 3223—1996《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等)保管焊接材料,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规定的《焊接材料保管与使用实施细则》进行焊接材料的入库、保管、烘干使用、发放。对于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应严格登记,建立焊接材料入库登记表、焊接材料领用台账、焊条烘干记录等。烘干箱焊条牌号须标识清楚,在保管过程中须防潮、防锈、防止混料。
(1)焊材入库检查 对入库的焊接材料必须有生产厂家出具有效的质量保证书,入库前要根据提料单核对焊接材料的牌号、规格、质量等。焊材入库要登记,详细记录焊材牌号、规格、批号、入库时间、质量及用途(核电、民用)等。
(2)焊材堆放及贮存 焊材库应设置焊材堆放支架,焊材离地距离不小于300mm。焊材按核电、民用等进行分区,按种类、牌号、规格分类摆放,并在标识牌上明确标注焊材牌号、规格、批号、入库时间及用途(核电、民用)。焊材库温度≥5℃,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0%。
(3)焊条的干燥 有些材料对焊缝金属中的扩散氢极为敏感。必须注意使用前焊条的干燥不得少于(300~350)℃×(30~60)min。焊接施工完毕后尚未用完的焊条或焊剂,在重新使用之前必须再次干燥。但是,重新干燥的次数过多会对焊件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每次领用的焊条量必须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使用时要放在电热焊条筒中,同时对焊条的回收、重新干燥和再次领出使用应当加强管理。
(4)焊接材料的使用与管理 包括下列内容:
1)按照先入库先使用的原则,同类牌号的焊接材料按入库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使用。
2)领取的焊条必须立即装入焊条保温筒;焊材出库后在保温筒内的放置时间不得超过4h,超过4h的需返回库房重新烘干后方可再次使用,对于核电焊条重复烘干次数不超过2次。(https://www.chuimin.cn)
4.焊接设备管理
现代焊接设备日趋精密、复杂,电气线路与机器结构需要定期妥善维护与保养,以达到充分发挥其机能,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操作者要在全面了解焊接设备工作原理与结构的前提下,正确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其机能。工作状态良好的焊接设备,是顺利完成焊接工作、保证焊接质量的必要条件。焊接设备必须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和保养,对自动与半自动焊机,焊丝的输送系统更应经常保养,如检查压紧送丝轮、送丝导管、导电嘴、气路、喷嘴等的清洁与磨损,定期更换易损零件。检查焊接电流与电压测量仪表的准确度,以免使用错误的焊接参数施焊。
5.焊接条件的管理
焊接条件是影响焊接或补焊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主要是指焊接参数和焊接施工条件。
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热输入、焊条直径、气体流量、焊接位置、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及焊后去应力处理等必须符合工艺要求。焊接热输入集中反映了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的综合影响,焊接热输入和层间温度(包括预热温度、后热温度)是决定焊缝冷却速度的主要环节;焊条直径的大小和焊接位置的变化主要影响焊接热输入和焊缝中各晶区的组成比例;焊后去应力处理也是获得优良焊缝的重要途径和控制手段。焊接施工条件主要指气候环境条件及现场的烟尘、有害气体等,也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6.焊接或缺陷补焊修复记录与管理
焊接或缺陷补焊记录是焊接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为了积累和掌握铸钢件的第一手技术资料。因此,焊接或缺陷补焊记录要求必须完整、完善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以备检查、参考和应用。
焊接或缺陷补焊记录是铸钢件焊接工艺文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应包括缺陷位置、坡口形状尺寸、消除缺陷情况和使用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工艺规范和操作要点等实际情况的记录。焊接或缺陷补焊修复记录反映了产品焊接或补焊的真实情况,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并且不得随意修改。同时,作为一种技术文件,焊接或缺陷补焊修复记录应该同铸钢件的设计图样、各种工艺文件放在一起存档。
7.焊接或缺陷补焊工艺的制定及组织实施
依据产品设计图样、铸钢件结构形状和产品技术条件和检验标准制定铸钢件焊接工艺。对于某个具体产品,还必须了解铸钢件材料的成分、性能、铸造缺陷性质、缺陷位置、铸钢件加工状态以及热处理状态等基本资料,并以它作为编制工艺规程的依据。有焊接工艺评定要求的产品,必须在焊接工艺评定合格的基础上,编制焊接或补焊工艺,并确定持有相应资质项目的焊工施焊。焊接参数及处理措施一定要在工艺评定的范围之内。
8.焊缝或补焊区超标缺陷的返修
焊缝或补焊区超标缺陷返修前,应先分析产生缺陷的原因并制定返修工艺;返修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现场返修记录;返修完成后,按原焊接检验要求进行检验。对于标准或规范中有返修次数要求的,严格按要求执行。
9.焊后热处理实施
为改善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软化补焊区的硬度,去除焊接残余应力,对补焊厚度或厚度超过一定限度的铸钢件结构组焊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相关文章
结合实际试验及生产实测,消耗系数确定为1.8左右为宜,即消耗焊条质量为熔敷金属质量的180%左右。2.CO2气体保护焊焊丝消耗系数的确定根据大量实际数据统计,CO2气体保护焊焊丝消耗系数为1.14~1.18。CO2气体保护焊焊丝的利用率可达到96%以上。......
2025-09-29
完整质量要求中对焊接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要素:1.合同评审合同内容应包括焊接工艺、工艺评定、质量控制、施工环境人员资格、焊缝检验及工艺评定应用的标准等要求。......
2025-09-29
3)焊接强度低于母材,称为低强匹配。对于焊缝金属强度问题,从结构安全性考虑,一般要求焊缝强度等于或大于母材的强度,即所谓等强匹配或超强匹配,认为焊缝强度高一些更为安全。实践表明,在铸钢件焊接或补焊中,对于承载或承受拉伸应力的焊缝,应适当提高焊缝金属的强度级别,通常按“等强匹配”选用焊接材料。这样,不但可简化焊接工艺,还能提高焊接区或补焊区的抗裂性,防止由于焊缝强度过高将疏松的母材拉裂。......
2025-09-29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可采用在焊接区及附近进行局部退火去应力处理。远红外线局部去应力主要是应用于铸钢件精加工后,或联检过程发现缺陷进行补焊后的局部去应力处理。......
2025-09-29
图4-2 铸钢件缺陷孔穴开坡口的方法a)不正确 b)正确表42 铸钢件裂纹缺陷坡口的准备(续)为保证焊缝金属与母体金属很好熔接并防止裂纹,坡口底部及转角不允许存在尖角,必须采用圆弧过渡。铸钢件裂纹类缺陷坡口见表4-2。预热温度 为防止铸钢件焊接或缺陷补焊修复时产生冷裂纹,经常采取预热措施。因此,铸钢件焊接或缺陷补焊实际预热温度只要不低于规定的最低预热温度即可。......
2025-09-29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良好地接收并响应信号。焊接电流的大小及变化率既控制焊丝的熔化,熔滴过渡过程,又影响飞溅的产生和焊缝成形。图5-1-24为脉冲MIG焊电流波形参数,脉冲MIG焊工艺是一种焊接质量比较高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方法。由于低频脉冲电流IAV1和IAV2的值不同,在焊接过程中对熔池产生一定的搅拌作用,促使熔池中的气体排出,减少了焊缝中气孔的形成,进而提高了焊接质量,弥补了单脉冲MIG焊的不足。......
2025-09-29
也是特种设备生产环节质量保证体系的最低安全要求。《基本要求》规定了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原则,并要求得到有效实施。本章将对特种设备生产的焊接质量控制程序作一个简要的介绍。以便于特种设备焊接责任人员、管理人员、焊工初步了解《基本要求》中焊接要素的控制内容。......
2025-09-29
松开SB2,虽然其自动复位,但KM线圈继续通电,电动机M连续运行实现长动控制。图2-47 单向长动控制电路为避免电动机等电器和操作者受到不正常工作状态的有害影响,使机床动作更可靠,控制电路均增设有保护环节。利用接触器KM2将电动机M的三相电源进线中任意两相对调,可以实现电动机M的反转控制。......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