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对接接头、搭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和端接接头五种,其基本形式如图12-5所示。目前,合格的焊缝金属力学性能往往高于母材金属的性能。在焊接结构生产中,特别是在重要的焊接结构中,对接接头是最常见的一种接头形式。但是,搭接接头的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疲劳强度也低。这种接头应尽量避免采用单面角焊缝,根部未焊透使其承载能力非常低。这种接头不是主要受力焊缝,只起到焊接结构的连接作用。......
2025-09-29
我们利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先进光源(ALS)中的微区衍射设备研究了铜制引线框架上锡铜镀层中的锡须在室温下的生长现象。该白光(同步)辐射光束的直径为0.8~1μm,而光束在100μm×100μm的区域内进行扫描,其扫描步长为1μm。试验对锡铜镀层上的多个区域进行了扫描,而选择这些区域是由于每一个区域中都存在一个晶须,特别是在一些区域还包含着晶须的根部。由于晶粒尺寸要比光束的直径大得多,因此在扫描过程中,对于扫描光束而言,锡须与每一个扫描区域内的晶粒都可以被认为是单晶体。每一次扫描均可获得一个单晶体的劳厄衍射花样,通过劳厄衍射花样,我们能够测量锡须与围绕于锡须根部的锡铜焊料母材中晶粒的晶体取向与晶格参数。通过ALS软件,也能测定每一个晶粒的取向,并将这些晶粒的主要轴向分布图绘制出来。通过将锡须的晶格参数作为内部零应力的参考点,我们能够测定并展示锡铜焊料母材中晶粒的应力或应变状态。图6.7所示为一张内含锡须的某一区域的镀层的低倍率SEM照片,并在图中圈出了锡须。

图6.7 含有锡须镀层区域的低倍率SEM照片
图6.8所示为一张扫描角度在晶须邻近区域的锡晶粒(1 0 0)轴向与实验室x轴基准之间的基准面内晶体取向分布图,可在图中看到一个晶须。该X射线微区衍射研究表明,在大小为100μm×100μm的局部区域内,应力分布非常不均匀,不同晶粒之间的应力大小存在差异。所以,由于每个晶须都会释放掉它邻近区域内的应力,因此仅从平均上来讲,该镀层只能承受一个两轴应力,使得在晶须根部旁边的应力梯度并不是轴对称的。图6.8中,该晶须的根部位于图中坐标x=-0.841 5和y=-0.547 5处,而图6.9所示为它的应力数值及其分布。总体来说,压应力数值是比较低的,在几个兆帕的数量级,但我们还是能够隐约看到一个从晶须根部到其邻近区域的应力梯度。这说明:晶须正下方的压应力水平仅仅比它周边区域低一点点,这是因为在晶须的生长过程中,晶须旁边区域的应力已经被充分释放。在图6.10中,浅色箭头的指向方向便是局部区域应力梯度的方向。在图6.10中,一些被圈上的相邻数据具有相似的应力水平,这说明它们的数据很可能来源于同一个晶粒。
图6.10所示为-σ′zz的分布图,即表面法向量方向上的偏应变分量的分布图。总应变张量等于偏应变张量和主应变张量之和。其中,后者是利用单色光束产生的劳厄斑点的能量所测定的,而前者是利用白色辐射光束测量劳厄花样在晶体中的偏移量而获得的。

图6.8 扫描角度在晶须邻近区域的锡晶粒(1 0 0)轴向与实验室x轴基准之间的基准面内的晶体取向分布图

图6.9 图中坐标x=-0.841 5和y=-0.547 5处的晶须的根部的应力数值及其分布(https://www.chuimin.cn)

式中,主应变δ=
(ε11+ε22+ε33)和εii=
+δ。

图6.10 表面法向量方向上的偏应变分量-
的分布图
接下来,我们将解释如何测量上述两种应变张量。偏应变张量是通过测量劳厄花样中斑点位置相对于零应变位置的偏移量而计算得出的。该零应变位置是由测量零应变参考样品所得到的。通过假设晶须内不存在应变,我们利用锡须自身作为该零应变参考样品,校准了样品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及传感器相对于光束的倾斜角度。由于几何关系是确定的,如果样品的应变为零,那么通过应变样品的劳厄斑点位置,我们能够测量出它们的位置与计算位置的任意程度的偏差量。随后,可计算出非应变与应变劳厄斑点位置的变换矩阵,并将其旋转部分除掉。然后就可以利用该变换矩阵计算出偏应变张量。劳厄花样的斑点数量越多,该偏应变张量的测定便会越精准。我们应该注意,若假设晶胞体积不变,且拥有五个自由度,偏应变张量与单位晶胞的形状变化相关。而在矩阵中,三个对角线的分量之和应当等于零。
为了得到总应变张量,必须要在偏应变张量的基础上加上主应变张量。主应变张量部分与晶胞体积的变化量相关,并且它包含了式(6.3)中用于描述膨胀或收缩的分量δ。理论上,如果已知偏应变张量,只需再进行一次测量,即测定单次反射的能量,就可以获得该主应变张量的数值。可以利用单色光束来完成上述测量。在主应变为零的状态下,从晶体取向与偏应变中,可以计算出单次反射能量E0的大小。在单次反射能量E0附近,通过调整单色仪波段,就可以得到该能量大小,并在CCD照相机上观测值得注意的峰值信号强度。能够使反射信号强度最大化的能量,就是真正的反射能量。对比观测到的能量与E0之间的差值,就能得到主应变张量。
根据定义,有
。其中,-
是在基准面内测定的应力值(要注意,对于覆盖膜而言,无论是自由表面还是钝化表面,其法向应力的平均值σzz=0)。从中,我们可以得到σb(两轴应力状态)=(σxx+σyy)/2=
。平均上来讲,该等式始终成立。-
的符号为正,则说明总体为拉应力状态;而当其符号为负时,总体则为压应力状态。但是,这些测得的应力数值,所对应的应变大大小于0.01%,这仅仅比白光劳厄技术中应变/应力的测量灵敏度大了一点点(该技术的应变率灵敏度为0.005%)。
在一个晶须的根部附近,观测到了作用范围不是很大的应力梯度,这说明晶须的生长已经使其邻近的几个晶粒的局部压应力进行了充分释放。在图6.9中,为了更清楚地观察晶须根部附近的应力状态,去掉了一部分晶须。晶须内应力的绝对值要高于邻近晶粒。若假设晶须是零应力状态,则锡铜镀层的表面便处于压应力状态。
相关文章
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对接接头、搭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和端接接头五种,其基本形式如图12-5所示。目前,合格的焊缝金属力学性能往往高于母材金属的性能。在焊接结构生产中,特别是在重要的焊接结构中,对接接头是最常见的一种接头形式。但是,搭接接头的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疲劳强度也低。这种接头应尽量避免采用单面角焊缝,根部未焊透使其承载能力非常低。这种接头不是主要受力焊缝,只起到焊接结构的连接作用。......
2025-09-29
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概括地说,纯弯曲时梁的所有横截面仍保持平面,并绕中性轴做相对转动,而纵向“纤维”则均处于单向受力状态。式(7-5)表明了梁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变化规律。而要确定截面上某点的正应力的大小,还需建立应力与内力之间的静力关系。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任意点的正应力计算公式,在一定条件下也适用于横力弯曲。......
2025-09-29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知,各层纵向纤维的线应变沿截面高度应为线性变化规律,从而由虎克定律可推出,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沿截面高度呈线性分布规律变化,如图7-2所示。图7-1梁的弯曲应力图7-2梁弯曲时,正应力分布规律......
2025-09-29
目前常用的滚转姿态测量技术主要有陀螺测姿技术、地磁测姿技术等。地磁测姿组件具有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隐蔽性强、成本低的优点, 并且可以实现全天候姿态测量, 目前在弹道修正弹中应用广泛。......
2025-09-29
目前常采用衍射法、曲率法、钻孔法和剥离法等测试方法对涂层的残余应力进行测量。根据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对涂层质量有无机械损伤,将测试方法分为无损法和破坏法两类,现将主要的测试方法概述如下。由于X射线的穿透能力较低,仅能测试样品表面较薄一层的残余应力,测量深度仅为几十微米。目前已有采用微型钻孔测量涂层残余应力的方法问世。表5-15 几种主要涂层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的比较......
2025-09-29
图2.49类杆流活性聚能侵彻体计算模型及观测点设置活性杆式射流成形过程及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50所示。随着成形时间增至12 μs,药型罩底部局部密度开始下降。随着活性杆式射流分别到达炸高为2 CD、3 CD和4 CD处,侵彻体逐渐形成,整体密度降低,密度最高处仍集中于活性杆式射流头部外边缘,且由外至内、由头部至尾部,密度均逐渐下降。......
2025-09-29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框架断路器动导电杆上70%的电动斥力来自于触头区域电流收缩引起的Holm力,其余来自导电回路。根据Holm力简化计算公式可知,Holm力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故动导电杆上Tr峰值分布与电流峰值分布规律接近。图7-13 软连接截面磁感应强度的分布......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