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弱磁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是基速以下采用调压调速,基速以上自动进行弱磁升速的调速系统,系统的组成如图2.29所示。图2.29 自动弱磁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系统弱磁控制过程如下:调节转速给定Un信号,转速上升,在转速没有达到额定转速时,因为电动势反馈信号Ue
2025-09-29
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优化方案
1.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的组成
转速闭环变频调速系统可根据转差频率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因此变频器最好采用电流型逆变器。三相电流型逆变器直流环节用大电感滤波,一般采用120°方波控制,每瞬时逆变器上桥臂和下桥臂都只有一个开关器件导通,在换流时不会产生大的di/dt。若采用180°导通方式,每瞬时逆变器有三个开关器件导通(上桥臂一个下桥臂两个或上桥臂两个下桥臂一个),则在换流时不是上桥臂两个开关器件电流变为从一个开关器件通过,就是下桥臂两个开关器件电流变为从一个开关器件通过,这将产生很大的di/dt和过电压。若电流型逆变器采用SPWM调制,则SPWM是在180°范围内的脉冲宽度控制,会产生换流di/dt和过电压,影响逆变器的安全运行。120°型电流型逆变器输出电流是6阶梯波,低次谐波较大,容易产生转矩波动,而PWM调制的谐波较小,一般没有5次、7次等低次谐波,转矩比较平稳。电流型逆变器的滤波电抗器笨重、体积大,一般不受用户欢迎,电压型逆变器用电容滤波,体积小、重量轻,采用PWM控制,谐波较小用户较为欢迎,但是电压型逆变器PWM控制的是输出电压,对电流的控制是间接的。图3.24所示的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采用了交-直-交电压型电流跟踪逆变器,既是电压型逆变器又能对电流进行控制,综合了两种方式的优点。系统的控制部分由转速调节器、函数发生器、三相电流函数计算、滞环控制器等环节组成。

图3.24 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
(1)交-直-交电压型电流跟踪逆变器 电流跟踪逆变器的主电路为电压型逆变器,其一相控制原理如图3.25a所示。逆变器根据给定电流iA∗与实测电流iA的偏差Δi(Δi=iA∗-iA),经滞环控制器H1产生逆变器驱动信号。滞环控制器H1设定了电流偏差控制值ΔI,当电流偏差Δi小于设定的偏差控制值(Δi<-ΔI)时(图3.25b所示的t1时刻),滞环控制器H1输出脉冲使VT1导通,A相得电,电流iA上升。到t2时,A相电流偏差Δi将大于ΔI,H1产生驱动脉冲使VT2导通,A相电机电感将经VT2续流,iA下降。如此进行,VT1和VT2交替导通,可将iA控制在给定的偏差2ΔI范围内。如果给定iA∗为正弦波,A相电流iA将随iA∗作正弦变化,逆变器输出电流的频率和大小都随给定信号变化,故称为电流跟踪逆变器。虽然电流跟踪逆变器采用的是电压型逆变器,但其输出电流是可控的。电流跟踪逆变器以PWM方式工作,电流变化限制在滞环宽度(2ΔI)范围内,滞环宽度越小,PWM脉冲频率越高,电流谐波越小,不过在逆变器开关频率提高的同时,开关损耗加大,会限制电流控制的准确度。另外,电流跟踪逆变器PWM脉冲频率不固定,正弦电流波顶和过零点附近的脉冲频率有较大变化,使滤波器不易设计,这也是电流跟踪逆变器的不足。

图3.25 电流跟踪逆变器一相工作原理
(2)函数发生器 函数发生器用于按式(3.41)计算或图3.23所示的函数曲线查表决定定子电流Is。Is在随ωs∗变化的同时保持了定子电流中的励磁分量不变,使Φm不变,电动机有恒Eg/ω1控制的特性,这较转速开环的恒Us/ω1控制性能为好。恒Eg/ω1控制时,电动机在变频调速中最大转矩不变,电动机负载只要不超过最大转矩的限制就可以有较宽的调速范围,在负载变动时电动机的转速降变化也较小,转差功率损耗小。
2.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给定为转子转速,以角频率ω∗表示。在起动时,转速偏差Δω很大,转速调节器(ASR)饱和,输出的转差频率信号ωs∗为最大值ωsm,且ASR的输出限幅控制电动机,使其工作在Te=f(ωs)特性的近似线性部分,在线性部分,Te∝ωs。ωs∗信号一路经过函数发生器产生电流控制信号Is∗;另一路,ωs∗与转速反馈信号ω相加得到三相电流角频率ω1∗,Is∗和ω1∗经电流计算环节产生定子三相电流的给定值iA∗、iB∗、iC∗,即(https://www.chuimin.cn)

三相电流给定与实测电流反馈比较后得到电流偏差信号Δi,然后经滞环控制器产生六路逆变器驱动脉冲,控制逆变器输出的三相定子电流按iA∗、iB∗、iC∗的波形变化。因为逆变器输出电流频率为ω1∗=ωs∗+ω,所以在电动机起动时,随转速ω上升,ω1∗也同步上升,电动机将平稳升速。在转速上升阶段,ASR饱和,输出转差频率信号为最大值ωsm,使电动机保持最大转矩起动[见式(3.37)]。当转速超过给定转速ω∗后,ASR退饱和,系统进入转速调节阶段,最后稳定在给定转速。如果扰动使转速产生波动,ASR也可以发挥调节作用使转速稳定。这些特点都与直流调速系统转速调节器的作用相同。
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的特点如下:
1)以转差频率信号ωs∗控制异步电动机的电流和频率。
2)函数发生器(CF)根据ωs∗控制电动机定子电流,并且保持了气隙磁通不变的控制。
3)逆变器输出频率为ω1∗=ωs∗+ω,使定子电流频率ω1随转速ω同步升降,可以实现平滑调速,加、减速变化平滑稳定。
4)在ASR饱和时,ASR输出为限幅值ω∗sm,电动机有最大转矩Tem,保证了系统响应的快速性。
转差频率控制的不足是:定子电流与转差关系Is=f(ωs)是依据稳态模型方程推导的,仅在系统稳态时保持气隙磁通不变,尚未能反映电动机电感和电枢惯性对系统动态控制的滞缓作用,因此该系统在电动机稳态时有良好的调速性能,但不能保证在动态调节中对气隙磁通的控制。
相关文章
-
自动弱磁控制直流调速系统优化方案详细阅读
-
实例应用:转速闭环控制在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优化详细阅读
前面介绍了转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实际调速系统控制器的组成是随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更新的。图1.26所示是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转速调节器控制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表1.4 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调节器参数2.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调速系统引入转速负反馈控制后,转速偏差被减小或消除,系统的调速性能和调速范围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还存在起动和堵转时的过电流问题,影响电动机正常工作。转速调节器采用比例调节器。......
2025-09-29
-
静差控制直流调速系统动态性能分析详细阅读
因此,采用比例调节器的系统是稳态转速有静差调速系统,静差是指稳态有偏差的系统。因此,转速反馈系数变化是系统不能克服的扰动,系统长期运行,振动和老化都可能引起测速发动机励磁或转速反馈电位器分压比的变化,使转速反馈系数发生变化,影响系统控制的精度。......
2025-09-29
-
转速单闭环控制系统转速调节器设计优化方案详细阅读
下面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研究转速调节器的设计。有静差调速系统转速调节器的放大倍数 关于0型系统比例调节器放大倍数KP的设计在有静差调速系统分析时已经介绍,它可以根据满足调速指标时对转速闭环系统的转速降要求来确定。......
2025-09-29
-
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简述详细阅读
由式,要保持Φm不变,当频率f1调节时,必须同时调节Eg,使2)恒压频比的控制。因为定子感应电动势Eg不能直接测量,难以对它进行直接控制,若忽略定子绕组的阻抗压降,则电动机定子电压Us≈Eg,代入式得按式在调频的同时调节电压Us,可以基本上保持气隙磁通不变,这称为恒压频比控制。......
2025-09-29
-
静差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稳定性分析详细阅读
有静差调速系统由调节器、变流器、电动机和测速等环节组成,以传递函数表示各环节即组成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也称数学模型。由式,K=KPKsα/Ce,其中Ks、Ce在选定变流器和电动机后已经确定,α在选定给定Un和额定转速后也已经确定,对于有静差调速系统,唯一可调的只是放大器放大倍数KP,KP=KCe/αKs。......
2025-09-29
-
直流调速系统弱磁控制的优化策略详细阅读
图2.28 调压调速和弱磁调速稳态参数关系虽然额定功率、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是电动机长期运行不能超过的,但是额定转速有一定的上调裕量,因此,采用弱磁升速可以扩大电动机的调速范围。即在调速范围要求较大的场合采取调压调速和弱磁调速相结合的方法,在额定转速以下采用调压调速,在额定转速以上采用弱磁调速,以扩大调速范围。......
2025-09-29
-
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参数和特性优化详细阅读
图1.35 转速电流闭环控制系统静特性3.转速和电流反馈系数的整定双闭环调速系统转速和电流反馈系数是系统调试时必须要整定的两个参数。......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