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大多数LED具有保护功能,避免在电压达10kV或20kV的直接或反向静电放电情况下受到损坏。从热的角度看,LED具有以下特性:1)结和热沉之间的热阻为Rj-s,目前LED的Rj-s一般在5~15K/W,而多芯片LED的热阻低于5K/W;2)正向电压温度系数的单位是V/℃;3)最大结温;4)额定工作模式下的环境空气温度的最大范围。在5.3节中已经解释过最后一个特性非常依赖于热阻Rj-s,但也依赖于总热阻Rj-a。......
2025-09-29
1.坦克目标
坦克集火力、机动性和防护于一身,火力是坦克攻击的武器,装甲是抵御攻击的手段,机动性则使火力发挥更大效能。战场上,坦克担任进攻和防御双重任务。进攻作战时,坦克担任攻击任务的先导;防御撤退作战中,坦克与武装直升机一起构成纵深防御体系,实施立体化同步突击。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坦克一直是战场上交战双方首要对付的地面机动目标。迄今为止,世界各国主战坦克已发展和装备了4代,除俄罗斯“阿玛塔”(Armat)T-14主战坦克可归属第4代范畴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装备的主战坦克均可归属为第3代,其中又以美国M1A1/A2/A3、俄罗斯T-80/90、英国“挑战者-2”、德国“豹-2”、法国“勒克莱尔”、以色列“梅卡瓦-3/4”等最具代表。
按防护技术原理的不同,坦克防护分为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两类。主动防护指通过主动防御系统(APS)发射拦截弹,使来袭弹药命中坦克之前被摧毁,或利用光电或电磁等效应,使来袭弹药无法命中坦克或在命中坦克之前失效。如俄罗斯T-90主战坦克装备的“竞技场-1”“鸫-2”主动防御系统和“窗帘-1”光电干扰系统,以色列“梅卡瓦-4”和美国M1A2主战坦克装备的“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等。被动防护指通过装甲提高坦克抗弹能力的手段,包括RHA、CA、爆炸反应装甲(ERA)等类型。
总体而言,装甲防护仍是目前世界各国主战坦克的主要抗弹手段,通过几种装甲防护类型的组合应用,3代主战坦克已具备1 000~1 300 mm厚等效RHA的抗破甲弹能力,抗穿甲弹能力已达到500~600 mm厚等效RHA。
(1)RHA。一种轧制均质钢板,主要通过提高装甲的硬度、强度及韧性和增加装甲的厚度、斜度等方法提高抗弹能力,是世界各国主战坦克的主要防护手段,其不足是面密度大、增厚装甲对坦克机动性不利。
(2)CA。由两层以上不同性能的防护材料组合而成的非均质装甲,大致可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装甲、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间隙装甲(SA)3种类型,如陶瓷复合装甲、凯夫拉复合装甲、贫铀复合装甲等。在相同面密度下,CA具有更强的抗弹抗毁伤能力。据报道,采用贫铀复合装甲的美国M1A1主战坦克,抗穿破甲弹和穿甲弹能力分别达到1 300 mm和600 mm厚度RHA,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抗弹能力最强的CA。
(3)ERA。两块装甲板之间夹一层钝感炸药构成的“三明治”式CA,较典型的ERA块厚度组合有2/4/2 mm、3/6/3 mm和4/7/4 mm等几种。ERA属于披挂在坦克主装甲之外的附加装甲块,使用时,可按不同排列方式和角度,固定在坦克首上装甲、炮塔和侧装甲上。在抗弹机理上,反坦克弹药命中ERA后,夹层炸药被引爆,驱动前、后装甲板高速运动,对射流或穿甲杆起干扰作用,从而显著减弱对主装甲的侵彻能力,如图4.1和图4.2所示。

图4.1 披挂ERA的主战坦克

图4.2 ERA抗弹防护原理
目前,俄罗斯、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以色列、中国等国均已发展了系列化ERA,其中又以俄罗斯“接触/K(Kontakt)”系列ERA最具代表性。特别是随着俄罗斯新一代K-5重型ERA的广泛应用,主战坦克的抗毁伤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俄罗斯K-5 ERA(1/4单元)如图4.3所示。

图4.3 俄罗斯K-5(1/4单元)ERA结构
2.步兵战车
步兵战车是一种专供步兵机动和作战使用的轻型装甲战车,分为履带式和轮式两大类,是世界各国组织快速反应部队的重要装备。步兵战车除了能快速完成输送步兵的作战任务外,更重要的是还能与坦克协同作战,独立完成一定的战斗任务,是战场上坦克作战的主要伙伴。目前,在世界各国陆军团以上编制中,坦克和步兵战车的比例一般都在1∶2以上。其中,又以美国M2/M3和“斯特莱克”、俄罗斯BMP-2/3和T-15、德国“黄鼠狼-2”和“美洲狮”、英国“武士-2”、以色列“雌虎”、瑞典CV90、韩国K-21等最具代表。美国M2和俄罗斯BMP-3步兵战车如图4.4和图4.5所示。
(https://www.chuimin.cn)
图4.4 美国M2步兵战车

图4.5 俄罗斯BMP-3步兵战车
从步兵战车防护装甲类型看,主要有钢装甲或铝合金装甲、间隙装甲、复合装甲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几种。如美国M2/3步兵战车车体为铝合金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焊接结构,前装甲和顶装甲为铝合金板,两侧及后部为由两层钢板和一层铝合金板构成的双气隙防护结构。俄罗斯BMP-3步兵战车车体为钢装甲焊接结构,车首和炮塔正面还采用了间隙装甲。德国“黄鼠狼-2”步兵战车车体采用钢装甲焊接结构,车首和炮塔正面还安装了附加夹层钢装甲。英国“武士-2”步兵战车车体采用铝合金板全焊接结构和间隙装甲防护。
总体而言,世界各国装备的第3代步兵战车不仅火力猛、机动性好,而且具有相当强的抗弹能力,车体和炮塔正面大多具备抗30 mm机关炮穿甲弹和155 mm榴弹的防护能力,大幅提升了步兵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
3.航母
航母作为海上最大最强的战斗堡垒,按排水量不同,可分为大型、中型和轻型3类;按动力不同,可分为常规动力和核动力两类;按舰载机起降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常规起降、滑跃起降、短距起降和垂直起降4类。目前,世界上拥有航母的国家不下10个,但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只有美国(“尼米兹”级和“福特”级),拥有常规起降航母的国家也只有美国和法国(“戴高乐”级),美国航母的更新换代代表着当今世界的主流发展和最高水平。
现代大中型航母飞行甲板以下舰体大致设有10层左右甲板,飞行甲板与第1层通道甲板构成双层结构吊舱甲板,吊舱甲板之下为机库甲板,机库高度占4层甲板,中部为机库及附属舱,舰艏为锚链舱,舰艉为系缆装置舱。对于满载排水量达10万t以上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大型航母,机库甲板之下还留有2~3层用作航空修理厂、士兵舱、生活舱、食品库和行政办公室,而法国“戴高乐”级中型航母,机库甲板以下则直接布置核动力舱、主轮机舱、弹药舱和燃油舱,其他功能舱室布置在机库四周。再往下是2~3层舰底水密防护结构层。美国“福特”级航母结构布局如图4.6所示。

图4.6 美国“福特”级航母结构布局
现代大中型航母甲板和舰体材料均为高强度镍铬合金钢,强度在500~800 MPa范围,如HY-80等,飞行甲板厚度为35 mm左右,舷侧和其他甲板厚度为24 mm左右。采用模块化焊接建造方法,即先将小分段焊接成“超级分段”模块,再运至船坞内对各“超级分段”模块进行焊接。也就是说,现代大中型航母舰体是一种强力甲板焊接结构,机库甲板以上舰体属上层建筑式强力箱体结构,机库甲板以下舰体为整体水密结构。为了进一步提高舷侧抗弹毁伤和损管能力,赤水以下舰体两侧设有5道以上纵向隔壁,横向设有20余道水密横舱壁,水密液舱或空舱达2 000多个,舰艏和舰艉各设有10余道从舰底一直延伸至飞行甲板的横向防火水密舱壁。同时,飞行甲板、机库甲板、弹射器、阻拦装置、舷侧机库大门、升降平台等要害部位,均设有不同厚度的RHA或凯夫拉等轻质CA防护,进一步增强抗弹毁伤能力。
4.潜艇
潜艇是现代海军力量的主力、航母战斗群水下防御体系的核心。潜艇按动力的不同,分为核动力和常规动力两类;按搭载武器和作战任务的不同,分为战略型和攻击型两类。目前,世界上拥有常规动力潜艇的国家不下30个,但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全球部署在海洋中的潜艇不下600艘。俄罗斯和美国潜艇的更新换代,代表着当今世界潜艇的主流发展和最高水平,其中又以俄罗斯“北风之神”级、“台风”级和美国“俄亥俄”级等战略核潜艇,以及美国“弗吉尼亚”级、“海狼”级、“洛杉矶”级和俄罗斯“亚森”级、“奥斯卡-Ⅱ”级等攻击型核潜艇最具代表性。
从潜艇结构看,俄罗斯出于生存力考虑,基本都采用双壳体结构,两层壳体之间的载水层厚度达2 m以上,如俄罗斯“奥斯卡”-Ⅱ级攻击型核潜艇载水层厚度达3 m,而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载水层厚度更是达4 m,如同间隙装甲一样具有很强的抗毁伤能力,轻型爆破式鱼雷很难对其构成致命威胁。美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则出于效费比等方面考虑,大多采用单壳体或单双混合壳体结构,如美国“弗吉尼亚”级、“海狼”级和“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除艇艏和艇艉为双壳体结构外,其余均为单壳体结构。美国装备最多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结构布局如图4.7所示。
现代核潜艇壳体大多采用高强度、高韧性合金钢和钛合金焊接而成,非耐压壳体厚度为10 mm左右,耐压艇体厚度为40 mm左右。为进一步提高耐压壳体结构强度,沿艇长方向每隔1 m设有肋骨和加强筋。此外,现代潜艇为了降低被探测和发现的可能性,提高作战生存力,潜体外表面还普遍采取敷设吸声涂层、降低各种辐射和转身噪声等主动防护技术措施。

图4.7 美国“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结构布局
相关文章
如前所述,大多数LED具有保护功能,避免在电压达10kV或20kV的直接或反向静电放电情况下受到损坏。从热的角度看,LED具有以下特性:1)结和热沉之间的热阻为Rj-s,目前LED的Rj-s一般在5~15K/W,而多芯片LED的热阻低于5K/W;2)正向电压温度系数的单位是V/℃;3)最大结温;4)额定工作模式下的环境空气温度的最大范围。在5.3节中已经解释过最后一个特性非常依赖于热阻Rj-s,但也依赖于总热阻Rj-a。......
2025-09-29
图4-80 零开口阀的“流量-压力”特性曲线其他开口形式伺服阀的“流量-压力”特性可以仿照上述方法进行分析。这些系数不仅表示了液压伺服系统的静特性,而且在分析伺服系统的动特性时也非常重要。几种液压伺服阀的零位特性系数见表4-1。频宽是衡量电液伺服阀动态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使液压伺服系统有较好的性能,应有一定的频宽。......
2025-09-29
在上述两种情况以外的短路计算中,负荷的正序参数常用恒定阻抗表示,即图11-23确定电动机正序阻抗的等值电路式中SLD、ULD——负荷的视在功率和负荷节点的电压。异步电动机是旋转元件,其负序阻抗不等于正序阻抗。我们看到,异步电动机的负序阻抗也是转差的函数。计及降压变压器及馈电线路的电抗,则以异步电动机为主要成分的综合负荷的负序电抗为它是以综合负荷的视在功率和负荷接入点的平均额定电压为基准的标么值。......
2025-09-29
由系统的传递函数框图可得EPC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式中 k——开环放大系数,。将算得的ωh、ξh、k代入式,可据此画出EPC系统的开环伯德图。图12-18 改造前后CP机组EPC系统的开环伯德图由图12-18可得系统的性能指标为:①穿越频率:ωc=2.4Hz;②幅值裕量:h=16dB;③相位裕度:γ=75°。可见实测值和理论分析值比较接近,说明上面建立的EPC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确定的参数是正确的,是可以作为预测改造后系统性能的依据的。......
2025-09-29
乳中钙磷等盐类的构成及其状态对乳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影响,乳品加工中盐类的平衡成为重要问题。乳中的铜、铁对储藏中的乳制品有促进其发生异常气味的作用。乳中的矿物质大部分与有机酸和无机酸结合,以可溶性的盐类状态存在。......
2025-09-29
θmax从0.3054rad减小到0.2181rad,幅度为28.6%,脱扣电流则从1500A减小到1240A,幅度为17.3%;由图4-14,θ0从0.96rad减小到0.436rad,幅度为54.6%,脱扣电流则从1500A减小到890A,幅度为,由此可见改变同样大小的脱扣电流,调节θmax的方式所需的调节量比调节θ0的方式更大,并且从表4-3中还可看到脱扣电流随θ0的变化是非线性的。......
2025-09-29
静定结构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当由平衡力系组成的荷载作用于静定结构的某一本身为几何不变的部分上时,则只有此部分受力,其余部分的反力和内力均为零。图12-37静定结构平衡力系的影响静定结构的荷载等效性。静定结构上某一几何不变部分上的外力,当用一等效力系替换时,仅等效替换作用区段的内力发生变化,其余部分内力不变。图12-38静定结构构造变换特性......
2025-09-29
密度分布是活性射流的重要特征参数之一,直接决定活性射流成形特性和侵彻能力。2倍炸高处,活性射流与铜射流密度分布对比如图2.9所示。活性药型罩中部微元密度的变化与图2.11中顶部密度的变化类似,均出现两个波峰,且波峰处活性射流密度值接近。图2.12活性药型罩中部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图2.13活性药型罩底部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活性药型罩顶部、中部、底部微元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差异明显。......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