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现代国际礼仪:国际礼仪主体的行为规范

现代国际礼仪:国际礼仪主体的行为规范

【摘要】:第五节国际礼仪主体的行为礼仪举止与行为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同时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从塑造良好个人形象的角度来看,国际礼仪对其主体的要求就是行为要文明、敬人。下面我们将从女士优先、乘坐交通工具两个方面来介绍国际礼仪主体应遵循的行为礼仪规范。

第五节 国际礼仪主体的行为礼仪

举止与行为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同时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举止是指人们在外观上可以被觉察到的活动和动作,以及在活动、动作之中身体各部分所呈现出的姿态。而行为通常是指人们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及活动的方式、方法。事实上,举止本身就是人的行为的一个方面,所以人们常常将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使用。但是严格地讲,“行为”这一概念的内涵要比“举止”大得多。行为不仅包括人的举止,而且还包括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思想意识支配的一切活动和表现出来的活动方式。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及行为方式,是要受到法律伦理道德、礼仪等社会规范制约的。

在国际交往中,礼仪主体的行为不是随心所欲的,同样要受到礼仪规范制约。从塑造良好个人形象的角度来看,国际礼仪对其主体的要求就是行为要文明、敬人。所谓文明,是要求礼仪主体的行为符合国际礼仪的规范,举止自然、大方,并且高雅脱俗,藉以体现出自己良好的文化教养。所谓敬人,则是要求礼仪主体礼敬他人,体现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友好与善意,同时得体适度,不卑不亢。下面我们将从女士优先、乘坐交通工具两个方面来介绍国际礼仪主体应遵循的行为礼仪规范。

一、女士优先原则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礼仪的一项重要原则,它主要适用于成年异性所进行的社交活动。在西方国家的人际交往中,“女士优先”的含义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积极主动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女士,照顾女士,体谅女士,关心和保护女士,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女士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女士陷入尴尬、困难的处境,就意味着男士的失职。当然,西方人强调“女士优先”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因为妇女被视为弱者,值得同情、怜悯,而是因为他们将妇女视为“人类的母亲”。他们认为,对妇女处处给予优遇,就是对“人类的母亲”表示感恩之意。

“女士优先”原则要求男士不仅要对相识的女性朋友表示照顾和尊重,对素不相识的女士也同样要表示充分的尊重;不仅对待同一种族的女士要如此,对待其他种族的女士也要如此;不仅对待年轻美貌的女士要如此,对待年老色衰的女士也要如此;不仅对待有权有势的女士要如此,对待一无所有的女士也要如此。能够这样做的男士,才会被人视为具有风度和良好教养的绅士。目前在国际上体现“女士优先”原则的具体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室外行走时,若是男女并排行走,则男士应当自觉地请女士走在人行道的内侧,而自己主动行走在外侧。这样做既是为了交通安全方面的考虑,也是为了防止女士因疾驶而过的车辆而担惊受怕,或是为了防止汽车溅起来的污泥浊水弄脏女士的衣裙。当条件不许可男女并行时,男士通常应请女士先行,而自己随行于其身后,并与之保持大约一步左右的距离。这样既是为了避免因男士的步伐过大,使女士难以跟进,也是为了将行走的选择行权让给女士。当需要开门、下楼梯、通过拥挤之处或者危险、障碍路段时,则要求男士先行在前,以便为身后的女士开门、开道、探险,或为之提供必要的保护。

(2)进门时,男士应把门打开,请女士先进。上楼梯时,则应请女士走在前面,男士跟随其后,以防女士不慎跌倒而进行及时保护。下车、下楼时,男子却应走在前边,以便照顾女士。当男士与女士在“狭路相逢”、迎面走来的时候,男士应该谦让,让女士先行。前者不论与后者相识与否,均应“礼让三步”,请后者率先通过。

(3)在社交聚会时,男宾在见到男、女主人后,应当先行向女主人问好,然后方可问候男主人。男宾进入室内后,须主动向先行抵达的女士问候。女士们如果已经就座,则不必站起回礼,只要坐着点头致意就可以了。而在女宾入室内时,先到的男士均应率先向其致意问候,业已入座的男士亦应起身相迎。入座时,应请女士先坐下。不允许男士坐着同站立的女士交谈,而女士坐着与站立的男士交谈则是许可的。当女士在场时,如果没有征得女士同意,男士不得吸烟。在女士吸烟时,则不准男士对其加以阻止。必要的话,男士还有为女士点燃香烟的义务。主人为不相识的来宾进行介绍时,通常应首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以示女士在此刻处于被尊重的地位。在男女双方进行握手时,只有当女士伸手过来之后,男士方可伸手与之相握。男士与女士握手时如果抢先“出手”,被视为是有失礼仪的。为了表示对女士的尊敬,男士还必须在与女士握手时摘下帽子,脱下手套,而女士在一般情况下则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4)出席宴会、舞会音乐会时,男士可以走在前边,为女士找好座位。男士应主动照顾或帮助同行的女士就座。在必要之时,还应协助其脱下外套。在宴会上,通常女主人是宴会上“法定”的第一顺序。也就是说,其他人在用餐时的一切举动,均应跟随女主人而行,而不得贸然先行。按惯例,女主人打开餐巾,意味着宣布宴会开始;女主人将餐巾放在餐桌上,则表示宴会到此结束。在餐馆进餐时,要请女士先点菜。席间有女士离席,旁边的男士应该立刻起来为其拉开椅子,让她方便离开,然后自己再坐下来,而女士返回时,同样程序就会重复一次。自助餐会时,男士应该在原位等候,等女士取完后,男士再去。女士的东西掉在地上时,男士都应主动帮她拾起来。在交谊舞会上,女士可以拒绝男士的邀请,而男士却不得回绝女士的邀请。当女士无人邀舞,或遭遇个别男士的骚扰时,每一位男士都有义务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英雄救美”。出席音乐会时,倘若没有领位员提供服务,则男士要主动为同行而来的女士带路。此外,男士不但应陪同女士一道前来,而且还应充当“护花使者”,将女士送回住处。

(5)在发表演说、讲话时,如果需要同时称呼许多人,也要注意“女士优先”。合乎礼仪的称呼方法是“女士们,先生们”,而不许颠倒这一顺序。男士在同女士交谈时,言辞必须文明高雅,表达必须把握分寸。切不可当着女士的面大讲脏话、粗话、黑话,或是乱开低级下流的玩笑。若因为言词唐突而使女士难堪,则男士必须为此而郑重地向女士道歉。

(6)乘坐车辆或飞机时,男士应主动帮助同行的女士携带沉重或较为难拿的物品,并照顾其上下。假如不需要对号就座的话,男士不仅要为女士找到座位,而且还应当将较为舒适、较为安全的座位让给女士就座。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如果尚有女士没有座席,则其他男士不管与之是否相识,都应当主动为其让座,而不应视若不见,置若罔闻。

当然,尽管遵守“女士优先”的原则,体现了一个人的风度和教养,在西方国家被视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而且现在这一原则也正被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和人民所逐渐接受,成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通用的国际礼仪原则。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原则在那些崇尚传统文化,仍然讲究“男尊女卑”、尊者、长者优先的东方国家,如阿拉伯地区国家、东南亚地区各国,以及日本、韩国、蒙古、印度等国家里,“女士优先”的原则并不一定行得通。即使在那些一直崇尚“女士优先”原则的国家里,也并非是所有人都遵守这一原则。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女权主义者,他们提倡“女权”,要求男女绝对平等,认为“女士优先”是对女性歧视的一种表现。另外,还应当说明的是,“女士优先”的原则,主要适用于一般的国际社交场合。在参加正式的外交和公务活动时,礼仪主体则要忽略性别因素,不能讲究“女士优先”,而应该遵循“男女平等”、“国家平等”的原则。

二、交通礼仪

在国际交往场合,目前有关行的礼仪,具体上又可以分为步行的礼仪、乘车的礼仪、乘机的礼仪等三个主要方面。下面将对这三个方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步行礼仪

1.交通规则与方位

在任何国家里,每个人都有遵守交通规则的义务。要遵守交通规则,首先就必须对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世界各国里,与步行方位有关的交通规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具有普遍性的交通规则。它们在世界各国广为通行,并无二致。比如,横穿马路时,必须依照规定,要走过街天桥、地下通道,或是走人行横道。不允许随意穿行马路,或是跨越隔离栏。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必须注意交通指示灯,并要严格地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惯例。在街道上行走时,一定要走人行道。另一类是具有特殊性的交通规则。它们往往适用于某些国家,而在另外一些国家则不一定适用。例如,就行进方向而言,目前世界上就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英式”模式,行进时要求居左而行。另一种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式”模式,行进时要求居右而行。

2.礼仪惯例与方位

与他人同时行进时,居前还是居右,居左还是居右,是同礼仪直接相关的。对于这方面的一定之规,务必要严格遵守。在一般情况下,尤其是人多之处,往往需要单行行进。在单行行进时,通常讲究的是“以前为尊,以后为卑”。也就是讲前面行走的人,在位次上高于后面行走的人。因此,一般应当请客人、女士、尊者、长者行走在前,主人、男士、晚辈与职位较低者则应随后而行。不过,在单行行进时,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行进时应自觉走在道路的内侧,而便于他人通过。二是在客人、女士、尊长对行进方向不了解或是道路较为坎坷时,主人、男士、晚辈与职位较低者则须主动上前带路或开路。倘若道路状况允许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并排行走时,一般讲究“以内为尊,以外为卑”。即以道路内侧为尊贵之位。倘若当时所经过的道路并无明显内侧、外侧之分时,则可采取“以右为尊”的国际惯例,以行进方向而论,将右侧视为尊贵之位。当三个人一起并排行进时,有时亦可居于中间的位置为尊贵之位。以前进方向为准,并行的三个人具体位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居中者,居右者,居左者。

3.步行时的禁忌

在对外交往中,尤其是在国外步行时,既要遵守礼仪,更要避免某些易于惹来麻烦、导致误会的禁忌。在一般情况下,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一忌行走之时与其他人相距过近,尤其是避免与对方发生身体碰撞。万一发生了这种情况,务必要及时向对方道歉。二忌行走之时尾随于其他人身后,甚至对其窥视、围观或指指点点。在不少国家里,此举会被视为“侵犯人权”或是“人身侮辱”。三忌行走之时速度过快或者过慢,以至对周围的人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四忌在私人居所附近进行观望,甚至擅自进入私宅或私有的草坪、森林、花园。此举在一些国家被定为违法之举。五忌一边行走,一边连吃带喝,或是吸烟不止。那样不仅自身失仪,而且还会有碍于人。六忌与已成年的同性在行走时勾肩搭背、搂搂抱抱。

(二)乘车的礼仪

在国际交往中,不论是乘坐轿车、公共汽车火车还是地铁都要遵守相关的礼仪。有关乘车的礼仪,主要包括乘车时的座次与礼待他人等两个方面的内容。

1.乘车的座次排列

(1)乘坐轿车。乘坐轿车与乘坐公共汽车、火车、地铁时的座次,各有不同的讲究。相对来讲,乘坐轿车时,因其档次较高,较为舒适,因而在座次方面要更为讲究一些。确定轿车的座次,关键要看乘坐何种车辆。轿车的类型不同乘车时座次的排列就大为不同。乘坐吉普车时,前排驾驶员身旁的副驾驶座为上座。车上其他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

乘坐四排座或四排座以上的中型或大型轿车时,通常应以距离前门的远近来确定座次,离前门越近,座次越高;离前门越远,座次越低。换而言之,应当以前排队,即驾驶员身后的第一排为尊,其他各排座位由前而后依次递减。而在各排座位之上,则又讲究“右高左低”,即座次的尊卑,应当从右而左依次递减。简单地讲,可以归纳为:由前而后,自右而左。(www.chuimin.cn)

乘坐双排座或三排座轿车时,座次的具体排列,则又因驾驶员的身份的不同,而具体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由所乘轿车的车主亲自驾驶轿车。在这种情况下,双排五座的轿车上其他四个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三排七座的轿车上其他的六个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中排右座,中排左座。三排七座轿车上其他的八个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假定驾驶座居左):前排右座,前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后排左座。当主人亲自驾车时,若一个人乘车,则必须坐在副驾驶座上,若多人乘车,则必须推举一个人在副驾驶座上就座,不然就是对主人的失敬。第二种情况,是由专职司机驾驶轿车。在这种情况下,双排五座轿车上其他的四个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副驾驶座。三排七座轿车上其他的六个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左座,副驾驶座。三排九座轿车上其他的八个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假定驾驶座居左):前排右座,前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后排左座。

根据常识,轿车的前排,特别是副驾驶座,是车上最不安全的座次。因此,按惯例在社交场合,该座位不宜请妇女或儿童就座。而在公务活动中,副驾驶座,特别是双排五座轿车上的副驾驶座,则被称为“随员座”,专供秘书、翻译、警卫、陪同等随从人员就座。

(2)乘坐公共汽车、火车或地铁。乘坐公共汽车、火车或地铁时,往往需要对号入座,座位可供选择的余地并不太大。比较而言,有关座次的讲究也相对较少。基本的规则是:临窗的座位为上座,临近通道的座次为下座。与车辆行驶的方向相同的座位为上座,与车辆行驶的方向相反的座位为下座。在有些车辆上,乘客在座位分列于车厢两侧,而使乘客对面而坐。在这种情况下,应以面对车门一侧的座位为上座,以背对车门一侧的座位为下座。

2.乘车的礼节

在乘坐车辆时以礼待人,不单是一种要求,而且应当落实到乘坐车辆时的许多具体细节上。具体而言,在对外交往中特别需要注意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上下车的先后顺序。在对外交往中,尤其是在许多正式场合,上下车的先后顺序不仅有一定的讲究,而且必须认真遵守。

乘坐轿车时,按照惯例,应当恭请位尊者首先上车,最后下车。位卑者则应当最后登车,最先下车。后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照顾前者。在轿车抵达目的地时,若有专人恭候在此,并负责拉开轿车的车门,则位尊者亦可率先下车。乘坐公共汽车、火车或地铁时,通常由位卑者先上车,先下车。位尊者则应当后上车,后下车。这样规定的目的,同样是为了便于位卑者寻找座位,照顾位尊者。

第二,是就座时的相互谦让。不论是乘坐何种车辆,就座时均应相互谦让。争坐、抢坐、不对号入座,都是非常失礼的。在相互谦让座位时,除对位尊者要给予特殊礼遇之外,对待同行之人中的地位、身份相同者,也要以礼相让。倘若座位有尊有卑,座位所处的具体位置有好有坏,或者座位不够时,应当请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或身体欠佳者优先就座。即便对方不认识自己,在必要的时候,也应当自觉地让座于人。在让座时,应当表现得大大方方,光明磊落,不要虚情假意,拉拉扯扯。倘若对方让座于自己,则不论对方与自己相识与否,均须立即向对方致谢。

第三,是乘车时的律己敬人。在乘坐车辆时,尤其是在乘坐公用交通工具时,必须将其视为一种公共场合。因此,必须自觉地讲究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对于自己,处处要严格要求。对于他人,时时要友好相待。这就是所谓乘车时的律己敬人。具体而言,要做到律己,特别应当注意下述几点。在乘坐车辆时,切勿携带违禁物品。上下车的时候,与其他乘客要相互礼让,排队依次而行,千万不要争先恐后,排队加塞,或是破窗而入。乘车期间,不要多占座位,或在不属于自己的座位上就座。在放置私人物品时,应当不对其他人构成影响。在车上切勿当众更衣、脱鞋,或是吸烟、吐痰。废弃之物应当放在指定之处,不要扔在地上,或抛到车窗之外。带小孩子时,应当对其严加看管,不要让其随地大小便,或骚扰其他人。不论是行动或是交谈,均不得影响到别人休息。不要在车上吃气味刺鼻的食品。

要做到敬人,需要注意的问题则主要有:上下车时,如需别人让道,应当先对对方说一声“对不起,请让一下”。在对方让道之后,则还须再说一声“谢谢”。万一碰撞、踩到了别人,要立即向对方道歉。若他人为此而向自己道歉时,则应当说“没关系”。寻找座位时,如打算坐在他人身旁,应当先问一下对方“这里有没有人”,或是“可以坐在这里吗?”在放置私人物品时,如有必要挪动他人之物,务必要首先征得对方的同意。要是其他乘客需要这么做时,应当来者不拒。必要时,还需援之以手。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座后,应主动向周围不认识的人问一声好。当别人这么做时,应当予以向周围不认识的人问一声好。当别人这么做时,应当予以呼应。万一有人需要自己帮助,应当尽力而为。在自己下车时,应当向周围的人道别。对于车上专职的服务人员,既要尊重,又不宜要求过高。

(三)乘坐飞机的礼仪

在所有正规的交通工具之中,飞机最为快捷、舒适,其档次也最高。当前,在出国访问、考察、旅行时,它通常是人们的优先选择。在乘坐飞机时,必须要认真遵守乘机礼仪。具体来讲,主要应当在维护乘机安全和从严要求自己等两个方面多加注意。

1.维护乘机安全

在维护乘机安全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对其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同时,还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乘机安全尽一己之力。乘坐飞机时须注意下列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上机时不得违规携带有碍飞行安全的物品。在乘坐飞机时,通常都规定:任何乘客均不得携带枪支、弹药、刀具以及其他一切武器或凶器,不得携带一切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质以及其他任何有碍于航空安全的危险物品。在交付托运的行李之中夹带此类物品,一般也是不许可的。

二是登机时应当认真配合例行的安全检查。在世界各国,乘机者在办理完毕登机手续之后,还必须接受例行的安全检查,此后方可登机。在进行安全检查时,每位乘客都要通过安全门,而其随身携带的行李则需要通过监测器。如有必要,安检人员还有可能对乘客或其随身携带的行李使用探测仪进行检查,或者进行手工检查。在接受此类检查时,不应当拒绝合作,或无端进行指责。

三是飞行时务必要遵守有关安全乘机的各项规定。在飞机飞行期间,一定要熟知并遵守各项有关安全乘机的规定。当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一定要自觉地系好自己的安全带,并且收起自己所使用的面前的小桌板,同时将自己的座椅调直。当飞机受到高空气流的影响而发生颠簸、抖动时,也要将安全带系好,而切勿自行站立、走动。在飞机飞行期间,移动电话、手提电脑、激光唱机、微型电视机、调频收音机、电子式玩具、电子游戏机等电子设备,均严禁使用。违反此项规定者,在不少国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是乘机时需要对安全设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飞机起飞前,所有的客机均会由客舱乘务员或通过播放电视录像片,向全体乘客介绍氧气面罩、救生衣的位置及正确的使用方法。此外,还将介绍机上紧急出口所在的位置及疏散、撤离飞机的办法。在每位乘客身前的物品袋内,通常还会备有专门有关上述内容的图示。对此一定要洗耳恭听,认真阅读,并且牢记在心。更重要的,是切勿乱摸、乱动机上的安全用品。偷拿安全用品或私开安全门,不仅有可能犯法,而且还可能危及自己和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

2.从严要求自己

在从严要求自己的方面,则应当注意处处以礼律己,处处以礼待人。作为档次最高的交通工具,乘坐飞机特别是国际航班时,要求它的每一位乘客都要使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其身份相称,时时表现得彬彬有礼。否则不仅影响自己的行程,而且还会造成恶劣的国际影响。2001年国内外很多报纸媒体曾经以“出言不逊骄横无礼中国一市长被赶下法航班机”为题披露、转载过这样一个事件:我国某市一位副市长在结束欧洲考察招商、从法国戴高乐机场登上法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回国时,因携带行李过多,不仅不听从航空小姐的安排,而且骄横无礼、骂人耍横,并与机长发生冲突,结果被法国警方赶下飞机,航班也因此延误了一个多小时。事件曝光后,国外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对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形象产生了很坏的国际影响。所以,礼仪主体在乘坐飞机尤其是国际航班时,必须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礼待人、维护个人的形象。在乘坐飞机时,具体到从严要求自己的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上下飞机时要注意依次而行。在机上放置自己随身携带的行李时,与其他乘客要互谅互让。第二,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座时,要维护自尊。不要当众脱衣、脱鞋,尤其是不要把腿、脚乱伸乱放。当自己休息时,注意不要使身体触及他人,或是将座椅调得过低,从而有碍于人。第三,不要大声喧哗,与他人交谈时,说笑声切勿过高。第四,不要在机上吸烟,或者乱吐东西。万一晕机呕吐,务必要使用专用的清洁袋。第四,跟身边的其他乘客可以打一打招呼,或是稍作交谈,但应不影响到对方的休息。不要盯视、窥视素不相识的乘客,也不要与其谈论令人不安的劫机、撞机、坠机事件。最后,对待客舱服务员和机场工作人员,要表示理解与尊重。不要蓄意滋事,或向其提出过高要求。

【注释】

[1]金正昆:《外事礼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2]董桂英主编:《公共礼仪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3]张岩松(编):《现代交际礼仪》,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4]李天明著:《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