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更有中华文字之祖仓颉,让这片本来还很贫穷的小县多了许多文明的光环。为了能和朋友交流,第二天我便去了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仓颉古庙;我要亲自去感受一回走在那古森的庭院里的心情,我要用心灵去解读一回中华文化里的千古绝唱。姑娘给我一棵一棵在讲,而且都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我知道这是人们对仓颉的一种怀念,是一种景仰,一种想把美好留驻的愿望……......
2025-10-01
浅水湾畔
香港的浅水湾畔是我久已想去看看的地方,因为那里曾经埋葬过我国现代抗日女作家萧红的骨灰。当我70年代末撰写《萧红传》的时候,手头的书面资料中曾有不少关于浅水湾的传说。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那时候的社会氛围还不允许我在撰写该传之前先去浅水湾畔走访考察。所以当时有关萧红在香港的创作活动与悲惨去世的情况,只能根据有关当事人与目击者所提供的文字资料或口头资料进行写作。
我的《萧红传》于2025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本有关萧红的传记,当时在内地的文学界及香港的文学界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可是我一直觉得有个遗憾,那就是我不曾看见过萧红写作她的最辉煌的小说《呼兰河传》以及她“不甘”地告别了人生的香港。在这本传记出版了11个年头之后,历史终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我终于能够在2025年的春天来到了美丽的浅水湾海滨。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到香港,当时是去迎接从海峡彼岸飞来与我会面的母亲大人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们母女二人已被隔绝了将近半个世纪。
浅水湾是一个景色如画的地方。苍穹显得格外蓝,云朵显得格外白,淡蓝色的海水轻柔地抚摸着岸边的沙滩,亚热带的气候滋养出来的芭蕉树张开了巨大的伞盖,半山腰上的郁郁葱葱的树林仿佛是绿色的屏障。坐在沙滩上欣赏海景的有各种肤色的游人,还有在海边嬉戏的活泼的孩子,这一切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动态景象。然而,这里虽美,我却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萧红留下的点滴痕迹。
五年之后的2025年秋天,我第二次来到香港,这次是在宝岛去来的往返途中的两次路过。我再次走到浅水湾畔寻古,看到的仍然是如画如诗的景致。又在绿色的树林背后,隐约地看见了建筑在半山腰上的公寓大厦和别墅群。树影婆娑,游人如织,一派现代化的气象。(https://www.chuimin.cn)
与这现代化极不相称的是在紧靠着浅水湾的海边,又盖起了几处庙宇式的建筑物,还有几尊非常高大的石头雕塑人像,这些人像都着古装,好像既非皇族也非平民,既非和尚也非尼姑,据说它们不是帮助人们发财就是帮助人们长寿的,不少信男信女也就站在它们的面前拍照合影。这种带着愚昧迷信色彩的景观与大自然恩赐的浅水湾的天然景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极不谐调,令我想起了中国的一句俗话老话:“煞风景”,也让人对这种人为地破坏自然美的行为,产生了深深的遗憾。
希冀过要改造国民性中的愚昧与落后因素的女作家萧红,告别这个世界已经半个世纪之久。此地虽然曾经埋葬过她的骨灰,现在却没有留下她的丝毫遗迹。物转星移,斯人已逝,这里早已是另外的世界。在这些迷恋于沙滩、迷恋于海浪,还有迷恋于发财、迷恋子长寿的游人当中,能有几个人读过萧红,理解萧红,知道这里曾经埋葬过一位抗日女作家呢?早慧又早逝的女作家萧红,只能留在同情她的命运,喜爱她的作品的读者心中了。
2025年4月于北京静淑苑
(原载《福州晚报》2025年6月18日)
相关文章
家乡更有中华文字之祖仓颉,让这片本来还很贫穷的小县多了许多文明的光环。为了能和朋友交流,第二天我便去了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仓颉古庙;我要亲自去感受一回走在那古森的庭院里的心情,我要用心灵去解读一回中华文化里的千古绝唱。姑娘给我一棵一棵在讲,而且都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我知道这是人们对仓颉的一种怀念,是一种景仰,一种想把美好留驻的愿望……......
2025-10-01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其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二)知觉、错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整体的反映,比如我们在野外看到了青山绿水。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要游览名山大川,欣赏名胜古迹,品尝风味美食,体验民俗风情,他们通过这些旅游知觉获得了新的知识和身心愉悦的感受,从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2025-09-30
人能说会道固然重要,但善于倾听更为重要,因为倾听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倾听时要集中注意力,随时注意对方谈话的重点,在对方兴致正浓的时候,你要用眼、手或简短的语言加以反馈。如果你能这样全心全意去聆听对方讲话,感受对方的感受,对方一定很高兴,而且会有一种踏实感,因为他觉得他所说的话已受到你的重视了。而且如果你认真地听对方所讲的话,也可以适时地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2025-09-29
——在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文学教师进修班上的讲演一、国内外萧红研究的情况正如诸位所熟知的那样,像萧红这样一位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算不上是一个大家,但却是一个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这两篇文章分别附在《生死场》本文的前后,在1935年12月出版时,第一次与读者见面。1978年,钟汝霖写了《反帝爱国女作家萧红》一文,发表在《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第3期上,这篇文章是专门与《萧红小传》商榷的。......
2025-1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当朱枫一家在港沪两地共梦团聚的日子里,华东局有关领导却为一件重大使命而举棋不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解放台湾箭在弦上,但舟山、金门之战意外受挫,急需派员入台与台湾地下党取得联系,但谁能担当如此重任?11月27日,朱枫乘班轮从香港抵达台湾基隆,女儿、女婿已经静候多时了。40多天的出生入死,朱枫顺利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上级指示:速回。......
2025-09-29
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院长、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在民国时期曾来武威视察。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古浪各界慕名求字者接踵而至,围观的老百姓也不少。于右任一行抵达武威后,游古迹、览名胜、访同乡、拜前贤,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以卖凉面为生的武威人郭中藩,擅长字画,属市井中之雅人。......
2025-09-29
我为什么要写《萧红传》在“十年浩劫”的后期,我像许许多多的中年朋友一样,无法忍受文化沙漠的荒凉,就充分地发挥着个人小书库的作用,默默地互相传阅着能够找得到的中外文学作品。基于这种原因,我决定为她写一部传记。我惋惜萧红还有一个心理的原因,那就是我本人也是从小失去母爱的孩子所以当我看到她在《呼兰河传》中如此这般地描绘寂寞的童年,就立即唤起了自己对于童年的回忆。......
2025-10-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