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凤说《红楼梦》一、百读不厌《红楼梦》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给国人提供了似乎是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可是我们中国,确实有非常专业的《红楼梦》研究所。也足以证明,《红楼梦》这部作品,在我国文化史上的价值。前些日子,关于《红楼梦》的话题又热了起来。目前,又相继有三支人马先后表示,要重新拍摄《红楼梦》电视连续剧,虽然上次重拍电影和初拍电视连续剧的出现,是并不久远的事。......
2025-10-01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025年,鲁迅写了回忆自己以往生活的散文十篇,先后发表在当时的《莽原》半月刊上。每篇文章除了正题之外,鲁迅还给它们加了一个共同的副标题叫“旧事重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初发表于2025年10月10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19期上,鲁迅在文末自注:写于2025年9月18日。2025年,鲁迅到了广州之后,自己把这十篇散文编成了一个集子,给这个集子取了一个很美的名字叫《朝花夕拾》,顾名思义,就是早晨的带着露水的鲜花,到了傍晚才来捡取的意思。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这十篇散文,“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据此,我们可以断定,位于“后五篇”之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在厦门大学教书时写成的。
一、写作此篇时的环境
鲁迅于2025年9月4日到厦门,2025年1月16日去广州,在厦门大学待了一个学期。在这个学期中,除了讲课(讲授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两门)之外,还写作了一些杂文,翻译了一些文章,又写出了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内的五篇散文。鲁迅在厦门这半年的处境和心情,只要仔细地看一看《两地书》中的第二集,即鲁迅从厦门寄给住在广州的许广平的信件,就可以了解。
二、提供了鲁迅传记的材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的是鲁迅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直接地了解这一阶段鲁迅的生活。
任何伟大的人物,也都像普通人一样,是从小孩子逐渐长大成人的。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的:“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未有天才之前》)鲁迅在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也像其他许多普通的小孩子一样,有着自己特别喜爱的游戏,或者是捉小鸟,或者是堆雪人;也有着自己特别喜爱的供他游戏的场所,或者是屋后的园子,或者是私塾的后园,总之是使他最为留恋的、终生不忘的一块小天地。当然,他也会像其他许多普通的小孩子一样,有着自己天真的幻想,有着自己童稚的欢乐和苦闷。鲁迅与其他孩子稍有不同的地方可能是:他对事物的感受可能比别人敏锐些、细腻些;他对自己在童年和少年时代经历过的生活场景,记忆可能比别人鲜明些、形象些,而且牢固些。
比如当大作家鲁迅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像许多男孩子一样,也有那种喜爱小动物的嗜好,他非常喜欢他的小隐鼠(《狗、猫、鼠》);又因为在家里憋闷得久了,像其他男孩子一样,想到外面去逛逛,当他知道家里要开船出去看五猖会时就高兴得“笑着跳着”(《五猖会》);他很喜欢看演出,尤其喜欢那个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味儿的“无常鬼”(《无常》);有时又迷恋带插图的《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而他童年时代的乐园百草园,更是他终生不忘的地方。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里,就详细地描绘了他童年时的乐园的形象:
这是一个既有色彩又有音乐的地方:莱畦是绿色的,桑葚是紫红的,而蟋蟀的叫声有如弹琴,油岭的叫声有如低声地唱歌。
这也是一个可以进行游戏的场所。鲁迅生动地描述了自己怎样在百草园里寻找长得像人形的何首乌根,以便吃了好成仙,但是直到弄坏了泥墙,也没有找到一块;又描述冬天下过雪后怎样在闰土父亲的指导下捕鸟的情景,怎样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根短棒支起一面大竹筛,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走到竹筛底下啄食的时候,就把绳子一拉,将鸟罩住。鲁迅对捉鸟的游戏十分入迷,在短篇小说《故乡》里,也描绘过“我”和闰土怎样盼望着下雪,以便捉鸟的焦急心情。
百草园是令小鲁迅十分留恋、喜爱的地方。可是到了11岁,家里的人把他送到三味书屋读书去,从此便很少再有时间跑到百草园里去玩耍。虽然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但是那个园的面积比百草园小得多,而且景象也差多了。可以做的游戏只是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或在地上和桂花树上找蝉蜕。有的时候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在旁边观察。但是这个后园不安静,来的同学很多,时间一久,老师就会在书房里大叫起来,决不像在百草园里玩耍那样安静,那样随意。还有就是习字和对课,与其他的同窗少年一起,在课堂上放开喉咙大声地念着自己也弄不懂意思的旧书,当实在腻烦了的时候,就趁着老师自我陶醉的时候,偷偷地画画儿,用“荆川纸”描通俗小说卷首的书中人物画像,结果描了一大本《荡寇志和另一大本《西游记》的画像,这也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成绩之一。
总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读者描绘了鲁迅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一个生活侧面,这里描写的生活场景,为我们了解鲁迅的生平提供了真实生动的第一手材料。《朝花夕拾》中的其他作品,也有同样的作用。
三、描绘了绍兴地区的风俗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朝花夕拾》集子里的其他散文,描绘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旧中国,特别是绍兴地区的一幅风俗画。
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应该在他的作品里,写出他所描写的那个社会的风俗画面。法国的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认为:作家必须面向当代生活,努力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他在《〈人间喜剧〉前言》中表示,他自己的目的就是要“写出许多历史学家忘记了写的那部历史,就是说风俗史”。恩格斯看过《人间喜剧》之后,称赞巴尔扎克说:“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致玛·哈克奈斯》)可见恩格斯对从风俗画式的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的作用有多么重视。
鲁迅在青年时代离开了他的故乡绍兴,到南京和日本去求学,又从学医改为学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要改变旧中国的社会面貌,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他在“五四”运动时,坚定地为了“民主”和“科学”而呐喊,在2025年大革命失败后,又逐渐地成长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为中国革命而奋斗。但是,他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故乡绍兴,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却是一个因循着几千年封建传统习惯,过着闭塞生活的小村镇。
鲁迅小时候的保姆长妈妈,虽然是一个诚恳善良的劳动妇女(关于她,鲁迅曾在《阿长与山海经》里,怀着温厚的眷恋之情,刻画过她可爱的肖像),她也很爱迅哥儿,但是当她对他进行启蒙教育的时候,却只会给他讲述充满了迷信色彩的故事,什么美女蛇呀,老和尚呀,飞蜈蚣呀,等等,而这类告诫孩子们如何做人才保险的故事,却只能扼杀儿童个性的发展,让他逐渐变成胆小谨慎的庸人。当然,长妈妈是不识字的,她无力提供给小鲁迅较为有益的精神生活。
但是,即使是那一位在绍兴城里享有“方正、质朴、博学”等美名的三味书屋的老先生寿镜吾,也只会教给学生一些《论语》等等的旧书,学生们对所学的东西似懂非懂,老师对所教的东西似通非通。虽然他们读书时也摇头晃脑地大叫大嚷,人声鼎沸,很是热闹,但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却是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搞点小玩意儿,比如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或者是像作者那样偷偷地画画儿。
只有老师常常自我陶醉在一些旧文章的典故里。当他读到自己喜欢的句子时,“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入神之极,就连学生们在下面瞎闹都发觉不了。鲁迅用三言两语,就把一个迂腐的江南农村老秀才的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由于长期形成的社会习惯和文化条件,寿镜吾老师只会这样子教书。(https://www.chuimin.cn)
鲁迅在这里,生动地描绘了这个小村镇的闭塞和愚昧,描绘了他们怎样因袭着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封建传统习惯而思想、而生活,而这种愚昧保守的情景,就是当时绍兴地区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
四、与小说《故乡》互见的功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为我们研究鲁迅的小说《故乡》,提供了可以互见的材料。
鲁迅在短篇小说《故乡》(作于2025年1月)里,曾经描绘过他童年时代与好朋友闰土一起玩耍的情景,那是一种很有诗意的境界,两个少年之间有着纯朴而且亲密的友情,他们怎样互相说着知心话,又怎样盼望着下大雪,然后好到园里捉鸟雀。
而这个园子应该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中描绘的百草园,这个百草园就是小说《故乡》里所描绘的那些生活场景的真实的背景材料,当我们研究小说《故乡》时,会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里,得到背景材料的印证。因为这篇散文记述的是作者童年和少年时代真实的生活,而小说《故乡》却是虚构的,虽然里面也包含有作者经历过的生活,但是在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方面都有虚构的成分。
《朝花夕拾》中的其他几篇散文也有类似的功用。当我们读《父亲的病》、《琐记》和《藤野先生》的时候,会立刻想到《呐喊·自序》,因为这三篇散文提供了周家“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真实详尽的材料,是研究《呐喊·自序》的印证。
五、永远保存着艺术的魅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朝花夕拾》中的其他散文,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艺术的魅力,为什么呢?
这首先是因为它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都是回忆录式的散文,具有记述与抒情并重的特点。
鲁迅自己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鲁迅写作《朝花夕拾》的时候,已是45岁的人了,他已经经历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张勋复辟、“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等等几次历史变动,阅历已经很深,但是旧中国的现实常常使他失望和愤懑。他在这样的年纪,在上面说过的那样一种环境和心情中,来回忆童年时代的往事,那童年的往事就仿佛闪烁着美丽的光彩,所以当他写到他童年时的乐园百草园时,笔端就流露出了一种眷恋的温情,使那些景色,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等,都色彩鲜艳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而那些普普通通的小虫,如在低唱的油蛉和在弹琴的蟋蟀,也就都充满了诗意。冬天下过雪后的百草园,更是给童年的鲁迅带来了欢乐。通篇洋溢着对早年生活的眷恋之情。值得注意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里,没有鲁迅常用的讽刺笔法,即使是对长妈妈的迷信和寿镜吾先生的迂腐,也都怀着温厚的眷恋之情来描写,这种格调在鲁迅的散文中并不多见,除了《阿长与山海经》等极少数的篇章外,鲁迅从来喜欢顺便地讽刺一下那些大人先生们。
其次是因为它使读者感到异常亲切。
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鲁迅已经是闻名中外的大作家,他在这样的年纪,把自己在童年和少年时代经历过的生活场景如实地描绘给读者,把他在孩提时代的天真和种种感受,赤裸裸地描述给你看,使你觉得他虽然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但同时又是一个和你和我和他和我们大家一样的一个人,他也有一颗和我们一样的爱美的心。他并不是高高地站在喜马拉雅山上,傲视人寰,想要知道你的一切秘密,却不许你知道他的任何秘密,只许你仰着脖子瞻仰他的一个冷冰冰的神。鲁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小的时候,他是一个既可亲又可爱的孩子。因此,这篇散文和其他回忆录式的散文,就给了读者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
另外,是因为它结构谨严,篇幅小而容量大,文笔流畅优美,在浓郁的抒情中,又夹带着一点诙谐、一点幽默,使读者爱不释手,读后能够留下清新隽永的印象。
如果说,美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风格的话,鲁迅这篇回忆性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人提供的就是一种柔美的风格。它与鲁迅许多脍炙人口的具有强烈战斗性的杂文,和一些充满了愤懑壮烈之情的散文(如《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等),在创作风格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而这种在创作中的丰富多彩的风格,正表明了是出自一个大作家的手笔。
写于2025年10月,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作
(原载《鲁迅著作选篇研究》一书,北京市鲁迅研究学会筹委会编,2025年2月出版)
相关文章
肖凤说《红楼梦》一、百读不厌《红楼梦》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给国人提供了似乎是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可是我们中国,确实有非常专业的《红楼梦》研究所。也足以证明,《红楼梦》这部作品,在我国文化史上的价值。前些日子,关于《红楼梦》的话题又热了起来。目前,又相继有三支人马先后表示,要重新拍摄《红楼梦》电视连续剧,虽然上次重拍电影和初拍电视连续剧的出现,是并不久远的事。......
2025-10-01
“投影草绘”方法是指创建草绘或将现有草绘复制到模型中来进行投影。下面结合一个操作实例,介绍如何使用投影草绘的方式创建投影曲线。3)在“投影”选项卡中单击“参考”标签,打开“参考”面板。4)在“参考”面板的第一个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投影草绘”选项,如图5-108所示。图5-109 绘制图形7)系统提示选择一组曲面以将曲线投影到其上。图5-110 激活方向参考收集器图5-111 创建投影曲线......
2025-09-30
写稿要找题目,不很容易,这次就可以用联而且想之法,由汽车而扩大,说“代步”;又泛论不好写,只说自己的一点点经历和感受。《水浒传》里有神行太保,可证找代步是无能。总之,思路随道家,对不用腿而找代步就不会有什么好印象。表现于代步方面,有轨变为无轨,长亭短亭变为高速,余落日的渡头变为机场。不只文章,情意也是自己的特别值得珍重,所以就本诸存诚的原则,以下说说与代步有关的或说由代步引起的情意。......
2025-09-29
当我在北平时,身为大学教授,对于时事政治,常常信口批评,因此我恒被人视为那“异端之家”(北大)一个激烈的分子。那时,北平的段祺瑞政府算得是很放任的,亦极尊重出版和开会的自由。一是政府围堵请愿的学生,枪杀两名女生及伤残五十多名学生。民国十五年四五月间,狗肉将军张宗昌长驱入北平,不经审讯而枪杀了两个最勇敢的记者。有一日早晨,我便携家眷悄然离开北平了。......
2025-10-01
苦闷就读书双手拿着一本书,半躺在床上,仔细地阅读——这是我最喜爱的生活方式。我出生在北京市的一个世代读书之家。虽然我是一个女孩子,祖母却从来不让我学习女红之类,她老人家教给我的做人原则是:好好读书,以学问立身,成为像我曾祖父和祖父那样优秀的知识分子。不久之后,曾经拥有的家园就毁在了我继母的手里。继母不仅毁灭了祖母的家园,她还不让我这名优秀学生继续读书。(原载《中华读书报》2008年8月6日......
2025-10-01
因此,通过生活环境来观测一个人的性格,是FBI准确把握他人心理的一个重要技能。创造这样环境的人在人们看来是有洁癖的人,不能容忍一点的脏物。这位同事觉得很吃惊,他认为这一点并不能够掩饰乔恩出色的工作能力。生活环境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一些具体的环境也能让人进一步了解主人的性格。......
2025-09-30
此时,用冷读方式切入,说不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冷读的时候,尽量把范围覆盖得广一些,以赞赏的口吻进行冷读。一般的冷读都是以陈述句的句式展开,但也有例外,比如上面提到的选择式冷读。虽然冷读是一种猜测,但也绝不意味着可以随便乱猜,至少要有点依据。当然,我们将其视为冷读也不算错。有冷读,就有热读。......
2025-09-29
但今天的西部,因它与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极大差距和文化上所处的弱势地位而明显成为边缘地带。然而,随着信息时代文化的多元化和都市文化的发展,西部艺术无疑已沦为边缘的艺术。这种“边缘”的处境,不同于那种试图与文化权势中心相对抗的前卫艺术的边缘状态。......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