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战争、科索沃战争都直接缘于民族分离主义。此外,在英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民族分离主义的困扰,酿成了巨大的民族灾难,新加坡所处的东南亚地区,民族分离主义的影响也十分巨大。而处于东南亚地区的小国——新加坡所创造的独特的国家认同发展道路为世界民族主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个案。......
2025-09-30
五、研究资料、方法与基本结构
1.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本书主要采用历史研究和分析归纳法去认识新加坡不同阶段的国家认同。在研究过程中,作者获得了新加坡南洋学会的大力支持,它为笔者提供了前往新加坡实地考察的机会,得以进行实地考察,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的新马特藏文库和东南亚研究所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而且通过与联络所、居委会、华人会馆等组织的座谈交流增进了感性认识。本书正是在大量的实地采访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新加坡国家认同问题加以分析的。
2.本书基本框架结构
第一章,考察了新加坡殖民地时期国家认同发展的历史背景,并以华人会馆和碧山亭为个案进行了详细剖析。
第二章,介绍新加坡国家认同转向和发展历程。认为新加坡国家认同是建立在制度型认同基础上的国家认同,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发展。
第三章,分析新加坡多元民族主义改革与国家认同的相互影响。
第四章,对新加坡国家认同的主导因素进行分析,考察了建构新加坡国家认同的过程中,国家与社会两者的变迁,认为国家在新加坡建构国家认同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第五章,介绍随着经济现代化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新加坡在新世纪前后从制度认同型国家认同向文化认同型国家认同转型的尝试及遭受挫折的原因。
第六章,对新加坡从建国到新世纪前后国家认同道路进行了反思。
【注释】
[1]参见夏征农主编:《辞海》,1763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新加坡]崔贵强:《新加坡华人:从开埠到建国》,285页,新加坡,教育文化出版公司,1995。
[3][日]尾高邦雄:《日本的经营》,见[新加坡]宋明顺:《新加坡青年的意识结构》,225页,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80。
[4][新加坡]宋明顺:《谈国家意识——国家认同的社会心理》,226页,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80。
[5]Chiew Seen Kong,Singapore national identity,MA Thesi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Singapore,1971,p.52.
[6]参见[新加坡]宋明顺:《新加坡青年的意识结构》,227~229页。
[7]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32页,台北,扬智文化出版公司,1998。
[8]Habermas,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Some 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of Eu-rope,Praxis international 12,1992,p.7.(https://www.chuimin.cn)
[9]Gellner Erest,Nations and nationalis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10]Anderson Benedict,Imagined commun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Verso,1991.
[11]Smith Anthony,National Identity,Reno,Nevada: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1991.
[12]Salwyn Schapiro,Liberalism:Its meaning and history,New York:D.Van Nos-trand Co.,1958.
[13]Frederick Watkins,The political tradition of the west:A study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berali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14]参见张顺洪:《“当今民族主义问题学术研讨会”侧记》,载《世界历史》,1998(5)。
[15]参见李安山:《“论非殖民化”:一个概念的源起与演变》,载《世界历史》,1998(4)。
[16]参见曹云华:《亚洲的瑞士:新加坡启示录》,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7。
[17]参见马志刚:《新兴工业与儒家文化:新加坡道路及发展模式》,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
[18]参见李路曲:《新加坡现代化之路:进程、模式与文化选择》,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19]参见陈祖洲:《新加坡——“权威型”政治下的现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0]参见郑临川:《新加坡治国之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1]参见吕元礼:《亚洲价值观:新加坡的政治的诠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22]参见李晔:《新加坡民族主义界说》,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2)。
[23]参见刘稚:《新加坡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载《世界民族》,2000(4)。
[24]John Clammer,Race and state in independent Singapore,1965—1990: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pluralism in a multiethnic society,Aldershot;Brookfield,Vt.:Ashgate,1998.
[25]Lai Ah Eng,Meaning of multiethnicity:A case-study of ethnicity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singapore,Oxford Press,1995.
[26]参见[新加坡]宋明顺:《新加坡青年的意识结构》。
相关文章
车臣战争、科索沃战争都直接缘于民族分离主义。此外,在英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民族分离主义的困扰,酿成了巨大的民族灾难,新加坡所处的东南亚地区,民族分离主义的影响也十分巨大。而处于东南亚地区的小国——新加坡所创造的独特的国家认同发展道路为世界民族主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个案。......
2025-09-30
杰索普指出,结合这五个方面并利用这三个方法,能够克服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中长期存在的经济决定论、经济还原论与阶级还原论倾向,能够克服工具主义与结构主义国家观的局限,能够建立起跨越资本理论与阶级理论之间鸿沟的桥梁。......
2025-09-30
(一) 数据来源本研究的中文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维普期刊、万方全文数据库等常用数据库,检索主题词设定为“青少年”“视力”“防控”,逻辑词为“并且”,将匹配方式设置为精确,检索时间为“2007年至2016年”,检索范围为全部期刊。中文文献纳入标准:与青少年视力保健、近视预防策略、近视控制方法等相关的研究。......
2025-09-29
事故发生后,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L矿特大透水事故调查组,调查组下设技术组、管理组和综合组,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全面调查。从置疑、关井到百密一疏与示范矿井的转变,无不归功于L矿扎实的意识形态整合工作。......
2025-09-30
(一) 原始资料的调查原始资料的调查工作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事先要拟订明确详细的调查提纲。到新的地区施工,调查了解、收集资料应全面、细致一些。原始资料的调查包括技术经济资料的调查、建设场址的勘察和社会资料的调查。其中社会劳动力和生活设施、参加施工各单位情况的调查资料,可作为安排劳动力、布置临时设施和确定施工力量的依据。......
2025-09-29
(二)问卷调查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开展问卷调查前,学生要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为保证安全,可以以小组或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或者选择发送电子问卷。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深刻理解和体会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