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京市环境问题及法治研究成果

北京市环境问题及法治研究成果

【摘要】:“十五”期间,北京市噪声污染投诉比重高达40%以上,一些扰民投诉长期得不到妥善处理,成为群众反映强烈并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此外,北京市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以及地理气象条件和城市规模的负面影响,使大气和水环境容量有限。周边地区生态退化对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北京市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北京市目前面临的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七个方面(3):

其一,大气污染呈现复合型、压缩型特征。目前,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城市快速发展又给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带来了新的压力。大气污染成因复杂,各种问题集中出现,全市年耗煤量达到3 000万吨以上,工业燃煤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占到排放总量的60%和40%左右;由于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老、旧车淘汰缓慢,机动车排放污染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进入北京奥运周期后,相关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开复工面积逐年增加,施工扬尘监管任务更加繁重。在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2005年年均浓度仍超过国家标准42%,且在年空气质量三级以上天数中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比例高达98%(详见表1)。可吸入颗粒物已成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瓶颈。臭氧污染问题受到关注, 2005年市区有57天出现局部地区臭氧超标现象。酸雨频率也有所上升。

表1 2005年北京市区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值(4)

img1

其二,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并存。“十五”以来,北京市连续干旱,上游来水量下降。官厅水库水质仍未达到饮用水源要求。由于缺乏新水补给, 2005年达标河流长度(详见图1)、达标水库库容和达标湖泊容量分别仅占监测总长度、总库容和总容量的45. 3%、66. 1%和32. 9%。市区南部地下水总硬度和硝酸盐氮超标,水质较差。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平原区地下水已累计超采数十亿立方米。总体上,全市生态用水明显不足。

img2

图1 2005年北京市五大水系达标河段长度百分比(5)

其三,环境噪声污染依然较为严重。“十五”期间,北京市噪声污染投诉比重高达40%以上,一些扰民投诉长期得不到妥善处理,成为群众反映强烈并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城市道路对两侧住宅带来的噪声污染难以迅速缓解。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噪声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相对滞后,不能完全适应目前噪声污染防治的需要。2005年,北京市一类区(居住、文教区)昼间、夜间噪声值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二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区)和三类区(工业集中区)昼间噪声值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但夜间噪声值超过国家标准;四类区(道路交通干线两侧)昼间、夜间噪声值均超过国家标准。(6)

其四,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能力不足,处理、处置技术水平不高;北京市工业固体废物累计堆存量大,缺乏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和机制。全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多为卫生填埋,资源化水平较低;市区垃圾分类收集率不高;远郊区垃圾清运及处理水平较低,大量非正规垃圾堆放场直接威胁地下水水质安全。

其五,放射性和电磁辐射污染源种类多、数量大、增长快、安全隐患较多。北京市放射源数量占全国总量的1/6,安全监管和应急响应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移动通信基站、高压输变电和广播电视发射塔的增容、扩建,使电磁辐射信访和投诉激增,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热点。相应法规、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人员、设备以及应急响应能力明显不足。(www.chuimin.cn)

其六,市区仍然存在污染扰民、消耗偏高的工业企业。在北京市, 70%的燃煤为(热)电厂或工业生产使用,工业排放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石景山区、东南郊和西南部局部地区工业污染严重,并对全市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随着首都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工业企业停产、转产,其生产过程中对厂区土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污染严重的需要采取治理、修复措施。

其七,生态系统脆弱且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一方面,北京市山区生态体系总体比较脆弱。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造成森林生态系统总体质量不高。山区水土流失还比较严重,平原地区风沙危害依然存在。土壤、地下水环境和生态监测体系与手段尚不完善。市区绿地总量不足,热岛效应比较突出,夏季二环路以内地区的强热岛面积约占整个区域面积的11%,次强热岛面积约占41%,二者占到50%以上。同时,城市绿地布局结构较松散,生态作用不突出,城乡结合部地区绿地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北京市郊区环境污染治理及生态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郊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的环境污染有上升趋势;郊区养殖业粗放式经营导致的畜禽粪便污染和农用化学品过量使用的面源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北京市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以及地理气象条件和城市规模的负面影响,使大气和水环境容量有限。周边地区生态退化对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与河北、天津等地之间存在一次和二次污染物相互传输,并常呈现大范围的区域污染特征。另外,外来沙尘也直接对市区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注释】

(1)参见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志·市政卷·环境保护志》, 4~13、233~327页,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20世纪90年代以前,北京市环境污染和破坏案件基本上是通过行政途径解决,故在此不对北京市环境司法的发展进行考察。

(2)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后于1979年2月撤销。

(3)参见《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

(4)参见2005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5)参见2005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6)参见2005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