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内中国水稻收获面积年均下降0.5%,单产年均增长0.3%,稻米总产量年均下降0.2%,与过去10年2.3%的年均增长率形成鲜明对比。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应确立系统的粮食安全应对策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内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和消费国家,保障稻米自给自足尤为重要。高产稳产仍然是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水稻生产的重要目标。稻米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都较为重视碾磨品质和稻米外观、蒸煮食味品质。......
2025-09-29
(一)我国光伏产业概况
1.产业规模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前列
“十一五”期间,我国太阳电池产量以超过100%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2007—2025年连续四年产量世界第一,2025年太阳电池产量约为10GW,占全球总产量的50%。我国太阳电池产品90%以上用于出口,2025年出口额达到202亿美元。
2.掌握关键材料生产技术,产业基础逐步牢固
“十一五”期间,我国投产的多晶硅年产量从两三百吨发展至4.5万t,光伏产业原材料自给率由几乎为零提高至50%左右,已形成数百亿元级的产值规模。国内多晶硅骨干企业已掌握改良西门子法千吨级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规模化生产的稳定性逐步提升。
3.主流产品技术与世界同步,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十一五”末期,我国晶硅电池占太阳电池总产量的95%以上。太阳电池产品质量逐年提升,尤其是在转换效率方面,骨干企业产品性能增长较快,单晶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7%~19%,多晶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为15%~17%,薄膜等新型电池转换效率为6%~8%。
4.节能减排成效明显,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
光伏产业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整体取得大幅提升。2025年每生产1kg多晶硅的平均单耗水平为:工业硅1.8~2.0kg、液氯1.8kg、综合电耗300~350kW·h,到2025年分别下降为:工业硅1.3~1.4kg、液氯1.0kg、综合电耗160~180kW·h,部分骨干企业达到130~150kW·h/kg。生产晶硅太阳电池的多晶硅用量从2025年的11g/W下降到2025年的7~8g/W。
5.生产设备不断取得突破,本土化水平不断提高
国产单晶炉、多晶硅铸锭炉、开方机等设备逐步进入产业化,占据国内较大市场份额。晶硅太阳电池专用设备除全自动印刷机和切割设备外基本实现了本土化并具备生产线“交钥匙”的能力。硅基薄膜电池生产设备初步形成小尺寸整线生产能力。2025年我国光伏专用制造设备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人民币,出口交货值达到1亿元人民币。
6.国内光伏市场逐步启动,装机量快速增长(https://www.chuimin.cn)
我国已相继出台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方法》和《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等政策,并先后启动了两批总计290MW的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截至2025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量达到800MW,当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500MW,同比增长166%。
(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特点
1.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要素,产业发展国际化程度高
我国光伏产业充分运用国内外资金、人才两大市场要素,“十一五”末期,已有数十家企业实现海外及国内上市,产品广销国际市场。国内光伏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主要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有4家企业太阳电池产量位居全球前十,成为国际知名企业。
2.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形成自主特色产业体系
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特色的光伏产业体系,多晶硅、电池组件及控制器等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制造设备的本土化率已经超过50%,太阳电池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也逐步走向世界前列。
3.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
“十一五”期间,我国光伏产业突破材料、市场以及人才等发展瓶颈,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上下游完整产业链基本成形。我国光伏产业的崛起带动了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技术进步,降低了光伏产品成本,加快了全球光伏产业应用步伐。
4.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有效提高区域竞争力
我国光伏产业区域集群化发展态势初步显现,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国内已形成了江苏、河北、浙江、江西、河南、四川、内蒙古等区域产业中心,并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且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主要企业初步完成垂直一体化布局,加快海外并购和设厂,向国际化企业发展。
相关文章
10年内中国水稻收获面积年均下降0.5%,单产年均增长0.3%,稻米总产量年均下降0.2%,与过去10年2.3%的年均增长率形成鲜明对比。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应确立系统的粮食安全应对策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内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和消费国家,保障稻米自给自足尤为重要。高产稳产仍然是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水稻生产的重要目标。稻米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都较为重视碾磨品质和稻米外观、蒸煮食味品质。......
2025-09-29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我国具有悠久的纺织历史和光辉灿烂的纺织文化。我国采用棉花进行纺织最早起源于南部、西南和西北地区。特别是随着电子、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纺织工业不断发展壮大。2010 年,国产纺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70%。......
2025-09-29
这个时期西方中国风时尚有很多经典案例。在某种意义上,这个展览是一百多年来西方中国风时尚设计的一个总结,当然也可被视为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的标志。不过似乎也预示着新一波西方中国风的强势来袭。......
2025-09-29
中国风时尚设计师中,首先要提到的是吴海燕。中国当代知名中国风时尚品牌“盖娅传说”的发展堪称传奇,该品牌在2013年由时尚设计师熊英创建,2017年开始在她的带领下频频亮相巴黎时装周,一场场精美绝伦的中国风时尚发布会,引来了国际时尚界的高度关注,具有了国际知名度。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本土中国风时尚已经从国内走向国际、从T台走向街头,众多国潮品牌和具有明显中国风格特色的服饰成为大众日常装扮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29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大学生在毕业前所需制定的实习计划,重点强调实践经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实习机会来提升职业竞争力。......
2025-04-09
中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将为我国服装产业格局、竞争力格局变化奠定基础。科技贡献的作用在本轮产业升级中彰显出来。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内陆地区是否具备承接转移的能力和条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各个内陆省市吸引产业转移的一大重要手段。内陆地区的服装产业发展迅猛,产业环境和政策环境都在优化。内陆省份的服装产业逐步提升,为承接梯度转移进一步夯实基础。......
2025-09-29
用于标准机械手的技术在过去30年中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差异化。图2.1清楚地显示了早期设计轻型抓手的困难程度。有限的控制技术能力也导致了明显的磨损迹象,机器人预计携带的有效载荷越多,设备的维护就越多。首先因为电动驱动器表现出与气动能源完全不同的行为;其次是因为它为抓取技术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这种类型的驱动器将极大地影响抓取技术的未来。......
2025-09-29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最早引进和推广招投标交易方式。从鲁布革水利水电工程开始,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1982年7月原水利电力部在鲁布革水利水电工程引水工程中首次使用国际招标投标,取得了良好效果,揭开了我国招标投标的新篇章。......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