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少数村干部议决村内大事或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已经逐步成为历史。以《村委会组织法》试行和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兴起为标志,我国亿万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自治的道路。......
2025-09-30
二、文本意义上实现村民自治权利的基本途径
这里所谓“文本”意义,就是指现有法律、政策已有的规定。规定村民自治权利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就是依据《宪法》而制定的《村委会组织法》和党与政府的有关政策。从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看,村民自治权利涵盖了农民参与基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方方面面,从实际操作上看,村民自治权利主要是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个途径来实现的。
民主选举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前提。民主选举就是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由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成员。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3至7人组成,每3年选举一次,可以连选连任。从各地实践看,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主要是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及时成立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选举工作,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或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二是严格依法进行选民登记,做到不漏、不错、不重复,不让有选举权的村民因登记工作失误而丧失了选举权利;三是做好提名和候选人确定工作,保证候选人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指定;四是精心组织投票选举,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参加,选举有效;候选人和被选举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选票,始得当选。投票时,实行差额、无记名、秘密写票和当场公布选举结果的原则,保证选民在无任何干扰的情况下独立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
民主决策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关键。民主决策就是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由村民讨论决定涉及村民利益的大事或村民普遍关心的大事。从实践情况看,民主决策有三种重要形式:一是村民会议决策,这是村民自治中最基本的决策形式。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由本村2/3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二是村民代表会议决策,这种决策形式一般在人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实行。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5~15户推选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三是民主公决,一些地方从当地农民外出务工经商较多、难以召开村民会议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一些特别重大的村务,尤其是需要农民出钱、出物的事项,采取发放民意卡,由每户村民通过填写民意卡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https://www.chuimin.cn)
民主管理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基础。民主管理就是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让村民就村内事务发表意见,直接参与管理;二是民主制定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发至每人或每户手里,照章办事,对违者要进行批评或必要的处罚。村规民约一般是就某个突出问题,如治安、护林、防火等来制定规约,约束大家的行为。而村民自治章程则包括了村民组织、经济管理、社会秩序等较为广泛的内容。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由村民和村干部共同监督执行。
民主监督是实现村民自治的保障。民主监督就是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监督村委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监督的形式主要有五种:一是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由村委会或村干部,定期向村民报告大家决定事项完成的情况和村里财务收支情况,并由村民进行民主评议;二是成立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审核村里财务,查清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三是设立村务公开栏,将村民最关心的计划生育指标、财务收支、农民负担、宅基地划分等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内及时公布。四是实行干部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五是对不称职的村委会干部由村民予以罢免。
村民自治中的“四个民主”,体现了农民群众在基层社会事务中当家作主权利的完整性、统一性和直接性,四者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统一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之中。
相关文章
由少数村干部议决村内大事或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已经逐步成为历史。以《村委会组织法》试行和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兴起为标志,我国亿万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自治的道路。......
2025-09-30
忽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全面落实党在农村保护农村民主权利政策的任务非常艰巨。农民的情绪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问题的综合体现。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已迫在眉睫。......
2025-09-30
7当前村民自治工作中亟待研究解决的若干问题中国农村改革既是经济改革的过程,也是政治改革、社会改革的过程。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又不使农村陷入无组织、无秩序状态,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解决了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基层管理体制的重大问题。选民资格问题的凸显,是社会转型期的积极现象,表明了村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二是给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定资格符合党的政策。......
2025-09-30
但需要明确的是,当事人只要通过任一法律途径对其听审请求权完成了救济,就丧失了提起其他救济途径的机会。原因在于,听审请求权的保障并不具有审级利益,因此该权利并不一定非得经过多层审级法院的救济。......
2025-09-29
省民政厅反复将群众意见反馈给当地政府,但问题依然不能解决,省民政厅也无可奈何,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村委会组织法》没有惩戒机制。二是不同类型的政策之间相互矛盾,如,按《村委会组织法》规定,村......
2025-09-30
“我国受教育权司法救济保障实践中,不管将受教育权视为宪法权利、教育行政法权利还是民事权利,都有采取行政诉讼救济途径的案例。”因此,当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受到行政主体的侵害时,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运用行政诉讼这一救济途径对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进行保障。行政机关和公立学校一旦做出任何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侵害了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流动儿童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25-09-29
现实中,在多数情况下是行政主体制定颁布的法律文件侵害了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行政主体制定颁布法律文件这一行为属于行政主体的抽象行政行为。因此只有建立起宪法诉讼制度,才能追究侵害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抽象行政行为的责任。2001年,青岛的3名考生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虽然提起的是行政诉讼,实际上是宪法诉讼的尝试。最终最高人民法院驳回了这3名考生的起诉,使得这次宪法诉讼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2025-09-29
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河网纵横密布,全县大小河流74条,总长689千米。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均气温为17—19℃。1949年11月18日三江县城解放,一个月后县人民政府成立,自1955年起改为侗族自治县,2002年划为柳州市管辖。截至2020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共设置15个乡镇,下辖160个行政村。......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