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电视节目:大数据应用形式揭秘

中国电视节目:大数据应用形式揭秘

【摘要】:在我国,“大数据”也被利用在传媒领域的各个方面。就视频节目的生产而言,“大数据”在其中有如下几种应用形式:(一)数据新闻节目的雏形“大数据”与新闻的结合就是数据新闻,也称为数据驱动新闻。“大数据”已渗透到电视新闻生产的重要环节,运用“大数据”来进行电视新闻的策划、制作与播出。大数据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中信息图表式新闻及预测性新闻渐成趋势。

在我国,“大数据”也被利用在传媒领域的各个方面。就视频节目的生产而言,“大数据”在其中有如下几种应用形式:

(一)数据新闻节目的雏形

“大数据”与新闻的结合就是数据新闻,也称为数据驱动新闻。“数据新闻就是通过各种技术软件抓取、筛选和重组等手段来深度挖掘数据,运用可视化的手段来呈现数据(包括可视化数据图、互动图表和网络在线演示等)并合成新闻故事。”[11]简单来说,就是用数据来表现新闻,从数据中挖掘新闻。“大数据”已渗透到电视新闻生产的重要环节,运用“大数据”来进行电视新闻的策划、制作与播出。如运用“大数据”来搜集电视新闻线索,组织新闻叙事,挖掘新闻价值,提高新闻选题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大数据”在解构传统电视新闻生产模式的同时,也推进了电视新闻生产向“数据化”方向发展,“大数据”强化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使得新闻选材更精准、高效。大数据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中信息图表式新闻及预测性新闻渐成趋势。英、美等国已进行了一些较为成功的尝试,如《纽约时报》网页上发布的名为《Snow Fall》(雪崩)的多媒体报道,结合文字、影音和视觉化数据进行深入报道,带给读者全新的阅听体验。而我国在数据驱动新闻方面的探索相对较晚,但已初见雏形。

十八大之际,全国新闻战线积极响应党中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号召,纷纷开展“走转改”活动部署,中央电视台值此推出精品电视新闻节目《数字·十年》,旨在制作有趣、平实又有深度的新闻节目。该节目自播出以来,反响热烈,网络点击率超过百万。《数字·十年》改变了以往官方资讯类节目一贯沉稳庄重的播报风格,在节目中呈现大量简洁直观的可视化数据,辅之以通俗平实的语言风格和生动有趣的动画表现,使人们对新闻节目产生了质的改观,也为我国新闻节目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数字·十年》中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数字化、故事化,使数据变得可视可感,用小数字、小图表、小细节来折射大时代社会面貌。形象的信息图表让抽象繁杂的数据变得清晰可感、通俗易懂。

2025年1月25日,央视携手百度推出《晚间新闻》“据说春运”特别节目,首次采用百度地图LBS定位的可视化大数据,来播报国内春节人口迁徙情况。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将中国春运大军怎样仅用30年时间,就从1亿人次激增到36亿人次的人口迁徙情况,以可视化效果呈现在电视屏幕上,给每一个观众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借助百度迁徙数据和搜索排行榜,将其用于新闻内容的策划中,观众们也对这种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来播放新闻的方式感到十分新奇。随后《晚间新闻》又推出“据说春节”特别节目,每天用数据解读“恐婚族”、“回娘家”等春节热门话题,而《新闻联播》也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七两天重点播报了基于百度大数据分析的“数据说春节”板块,收获好评如潮。从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来看,央视从数据中挖掘新闻的水平越来越成熟,呈现给观众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有趣。

(二)运用“大数据”进行电视节目的内容策划与生产

“从受众洞察、受众定位,到受众转化,每一步都由精准、高效的数据引导,从而实现大众创造的C2B,即由用户需求决定生产。‘大数据导向’将会成为未来内容生产和影视制作的主流。”[12]

1.运用“大数据”来定位新节目

整合大数据资源,窥探受众最真实需求,以此来定位、策划制作全新类型的节目,能有效避免同质化类型节目“扎堆”,有力提升视频节目的创新性,又能精准直击用户需求,减小节目投资风险。《中国好声音Ⅱ》是一档应用全媒体思维来运作的歌曲选秀节目,其节目中或刻意或无意制造的亮点及槽点,曾多次登上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一时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大量碎片式的用户信息构成了海量的数据资源,为节目制作方提供了全新的思维和更多的选择。搜狐视频通过自身数据平台及百度热搜榜发现,随着重要比赛环节的临近,受众对某些学员关注度非常高,有关其背景、绯闻等话题都在网上引发了大量争议和讨论。搜狐基于对这些数据的整合分析,策划了一档《好声音》的衍生节目《酷我真声音》,主持人直接向焦点学员抛出各种基于数据搜索的热门问题,在节目中学员直接向观众解答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这种明星学员与粉丝之间的互动,也对继续炒热网络热门话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运用“大数据”策划节目内容及调整节目走向(https://www.chuimin.cn)

网络脱口秀节目《晓说》为优酷自制节目,每期谈论一个热门话题,意在打造视频化的高晓松专栏文章,像其他网络自制节目一样,《晓说》不仅重视其传播方式的互动性,在节目制作方式上也是如此,每期节目话题都会提前在网上公布,与网友进行互动,并根据网友的反馈来制定节目内容,如《晓说》第二季第22期至第27期的《东瀛日本》,就是通过对网友巨量的评论和反馈来分析制定出来的。此外,节目摆脱了电视媒介单向传播的缺陷,即时与受众互动,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晓说》制作方可以根据网友的讨论和反馈来即时调整节目形式及内容,并快速直接地在节目中呈现。

3.借助“大数据”优化完善后续节目内容

优酷原创自制剧《嘻哈四重奏》第一季上线时,反响平淡,优酷团队基于其日常收集的数据,重新对该剧进行审视和改造,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发现《嘻哈四重奏》第一季受众群体主要为白领,且热衷于“植物大战僵尸”等小型社交游戏,因此创作团队在后续的剧集中融入了“植物大战僵尸”“欢乐斗地主”“愤怒的小鸟”等流行游戏的元素。剧集内容在此基础上调整之后,《嘻哈四重奏》第二季逐渐受到网友关注,随后播出的第三、四季都好评颇多。

(三)运用“大数据”为电视节目提供个性化营销

如何建设自身以协助受众,从庞杂的视频库中迅速搜索到受众真正需要的资源,精准预测受众的实时需求,直接推送给其想看的视频节目,是当下视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运用“大数据”技术,把繁杂、价值密度低的海量数据凝结成视频用户相关信息,进而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营销,推送用户真正想看的视频。

以腾讯视频为例,腾讯坐拥庞大的用户资源,利用其强大的平台优势,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度挖掘受众喜好及观看习惯,以此为基准来构建自己的视频资源库,从而实现将用户需求与视频资源的精准匹配与对接。腾讯整合腾讯QQ、腾讯微博、腾讯视频、Qzone、微信等自家多个平台上的数据资源,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35岁以下的年轻受众使用PC端及移动终端观看视频的比重很大,且这个观看群体更偏爱格调轻松的都市题材剧集,因而腾讯视频为吸引这部分使用PC端及移动终端的主力群体,适时推出“恋爱季”系列剧集,如《爱情公寓3》《爱情闯进门》《爱情从告白开始的》等,其题材多是都市情景喜剧或青春偶像剧,演员多是年轻观众喜爱并熟悉的新晋明星,受到年轻受众的热捧,“恋爱季”系列作品的点击量纷纷破亿。同时,“大数据”分析报告还显示,这部分群体在零点以后的视频网站活跃度仍然很高,因而“恋爱季”大部分作品选定在每日零点更新剧集,迎合目标受众的观看习惯,提升剧集的营销效果。

除此之外,视频网站还会使用“智能推荐”来提升视频的营销效果,“智能推荐”是建立在大量用户行为分析与庞大视频资源基础上,通过对用户以往观看行为的数据挖掘,预测用户实时的喜好及需求,在用户观看完主动搜索的视频资源后,为其推荐契合用户喜好的相关视频。“智能推荐”是运用“大数据”为视频节目提供个性化营销的一种实践,通过智能推荐,能让目标用户更容易发现内容、看到内容,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实现视频网站精准营销的目的。

与“智能推荐”类似,视频网站也可以运用“大数据”整合海量的视频资源,根据用户搜索的主要关键词来设定视频标签,提高受众自行搜索视频的效率,同时将不同标签组的视频整合在一起,便于用户通过“兴趣订阅”来订阅想看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