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山附近古称青林村,山之东南侧原是塘南乡朱家角村,有一集市叫东街桥,是以此地一座古石桥命名的。此外,皇姑山西北侧有攀龙桥,东北面那座小小的土山前石濑河上还有一座附凤桥。仅从攀龙、附凤的桥名就会让人浮想联翩了。土山坝桥因在土山坝村中间,已被拆造成了一座水泥平桥。只有皇姑山北面的北街桥和皇姑山东面掩映在柳汀水岸边的青林坝桥尚存于世间。......
2025-09-30
清光绪《唐栖志》桥梁一章中载有:“凤凰桥,俗称老鸦桥,在水红庙前。明季建。”的记载。
320国道旁的崇贤老鸦桥、水洪庙一带,我每周都要路过数次,奔波往返的旅程中,却每每都是匆匆而过。但心里却一直记挂着附近那座方志上记载着的凤凰古桥。
今日下午路过石塘水洪庙,终于下决心去寻找这座凤凰桥。
从国道旁崇贤钢铁厂西侧的红绿灯左拐,在通崇贤港区的马路上一直向西,凭直觉在第一个红绿灯处右拐,向北行了约1千米路程,蓦见前方耸立的已是那座熟识的南鲍山了,遂知道走了冤枉路,见公路边田里有个农妇在摘菜薹,于是赶紧下车去询问。一问老鸦桥,这位五十多岁的阿嫂立马说:老鸦桥还在的,还是原样的老石桥。并给我指点了方向。我又问她附近还有其他老的石桥了吗?她说:北面还有吴肚皮桥和清店桥,其他古桥已拆掉了。此外,她还知道西面石塘上的上花桥、下花桥,只是如今都已经被改拆掉了。
谢过这位淳朴的农妇,我又顺着来路折回,中间又停车去路边一小店询问,问清了古桥是在崇贤钢铁厂围墙西侧的河道上。
凤凰桥(又名老鸦桥)
终于找到了离公路近在咫尺的老鸦桥。
可怜兮兮地紧挨着宽阔通畅的申嘉湖杭高速崇贤连接线上的新老鸦桥,蜷缩在新桥东侧,比较之下古桥越显出其苍老和饱经沧桑。
凤凰桥呈东西走向,是一座平梁单孔古石桥,用脚步丈量了一下,桥长在十五六米,桥洞大于5米,桥宽2米左右。桥面原先是由三整块大条石铺就,只是北侧那块已被换成了水泥石梁,如今在桥西北侧混浊的河水中静静躺卧着的,正是那块原来古桥北面的杠梁石。
古桥南侧刻有清晰的桥额,正是志书上记载的“凤凰桥”三个大字,只是桥额前后找不到重建纪年文字,估计躺在河中那块桥梁石上应镌有纪年。
凤凰桥上的刻字(https://www.chuimin.cn)
在古桥南北两侧四根望柱上镌刻有桥联。其中西南侧上联尚十分完整,“人杰先征栖凤穴”。西北侧下联最上面一个字已看不甚清楚,分析缺少的那个字应是“地”字,故下联是“地灵其吉卧龙津”。
而桥东侧上联字迹最模糊,勉强读出“源流安 通千艇”六个字,下联是“路近临安第一桥”。
将其连起来即是:
人杰先征栖凤穴,地灵其吉卧龙津。源流安通千艇,路近临安第一桥。
从古桥建造工艺和桥联石材的风化程度判断,此桥应重建于清代中晚期。当年此桥是皋亭山北面超山、宏磻乡民至半山甚或杭州城的重要陆路通道。
《唐栖志》记载:桥后曾有一座水洪庙。另据当地老人讲:“文化革命”前桥前尚存有一座石牌坊。只是星转斗移,事易时迁,石牌坊早已无迹可循,而水洪庙址也已变为村落,如今已成工厂所在之地。
至于为何此桥名石梁镌刻为凤凰桥,而左近乡人却口口相称为老鸦桥?我试从此地所处地理位置及桥联内容分析认为,古时此地僻处皋亭山背阴,除了居住于此的土著乡民外,外来人迹稀少。此地又远离交通要道,路曲径幽,山深林茂,修篁果木,杂花生树,正是杭州城及周边城镇官宦乡绅营造庐墓之所在。10年前杭州绕城公路修黄鹤山隧道,挖出的战国墓葬即是证据。
所以旧时此地,每当阴晴晦明之时,桥头、岭脚常会有乌鸦聒噪,野狐悲鸣。久而久之,乡民触景生情,将桥叫成“老鸦桥”了。
如今的老鸦桥一带已成通济大道,工厂林立,人烟稠密,再也没有古时的一片山野之气了。
此桥近年曾得到过维修,目前保存状况良好。
相关文章
皇姑山附近古称青林村,山之东南侧原是塘南乡朱家角村,有一集市叫东街桥,是以此地一座古石桥命名的。此外,皇姑山西北侧有攀龙桥,东北面那座小小的土山前石濑河上还有一座附凤桥。仅从攀龙、附凤的桥名就会让人浮想联翩了。土山坝桥因在土山坝村中间,已被拆造成了一座水泥平桥。只有皇姑山北面的北街桥和皇姑山东面掩映在柳汀水岸边的青林坝桥尚存于世间。......
2025-09-30
东塘街西北面不足一里处,有村亦名仲墅,一名栅口角。到了清末,此地还留存有“桥澜水栅,仍然有故墟之遗迹”。仲墅村西北面田野中尚有一座古太平桥存世。太平桥及其桥额此桥《塘栖志》无记载。桥南侧的石梁中间镌刻着“太平桥”三个阴文大字,但桥北石梁上刻的却是“圭漳桥”三个字。而当地村民却异口同声称该桥为太平桥。......
2025-09-30
流翠桥因建于西南山后,又名山后桥。由慈溪迁居仁和三峰山。逝世后葬于三峰山东山之阳。夏时正寿至八十八岁,葬于三峰山之阳。而流翠桥畔,还曾埋葬有新四军烈士的忠魂。当时已是四月中,他们头顶水草,口含芦苇潜伏在流翠桥下水草丛中,不幸被敌埋伏的暗哨发现,侦察员受伤后被顽军捕获,关押至第三日惨遭杀害。原在流翠桥南,西山北侧的新四军烈士墓,当地政府已于近年将其迁移至西山西坡,并建成了烈士陵园,春秋致祭。......
2025-09-30
横跨于东塘港,位于今美亚水泥厂北侧的五福桥,也早已被一座经二次重建的钢筋水泥桥梁替代。据此可知大环桥在明代成化以前即已存世,建桥时间比明弘治二年建于塘栖的广济桥要早许多年。而平宅桥尚存于世间,该桥桥额为万福新桥。东新桥位于东塘村东面靠近东塘港的塘河口上,桥两端都是民居。......
2025-09-30
如今这批始建于明代的古桥中,唯一存世的恐怕只有塘栖东面横跨大运河的龙光桥西南、落瓜漾南边的雷家古桥了。这座雷家桥是塘栖甚或是杭州附近运河堤岸上目前存世的唯一一座连接古纤道的古石桥了。雷家桥此地又是大运河主干道,历史上康熙、乾隆南巡曾数次经由此地。雷家桥历史上曾多次维修过,目前保存状况良好,2014年更是随着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雷家桥及古纤道成为全国文保及世界文化遗产。......
2025-09-30
梅树林中今天还存世有一座桥名“跌马”的古石桥。跌马桥的位置,在老临塘公路超山段北侧,跌马桥站东北面,桥下小河是从超山北坡流出的溪流,至桥近处形成河道。近年公路经过改造,公路桥已改成涵洞,山中流下的溪涧穿过公路涵洞后进入河流故道,从跌马桥下,向北再向东流入漳河漾。可称之为梅花伴侣。至于此桥缘何会叫跌马桥这么一个听来很有故事的名字,查考志书却并无记载,询问村中耆老亦无人能说清楚。......
2025-09-30
而镇东的古白云桥由于地处偏僻乡野至今仍存于世间。白云桥据当地村民介绍:白云桥最西面一孔的桥梁板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坍塌,当时是生产大队出资修复的。白云桥两侧桑田水面现已承包给人养蛋鸭。白云桥是一座五孔平板石梁桥,东西向横跨于白云漾的东南侧宽阔的河道上,五个桥孔的长度有22米,加上两边各有10米左右的桥基,桥总长度有42米左右,桥宽2米左右,矢高6米左右。......
2025-09-30
清光绪王同编撰的《唐栖志》卷三·桥梁载有“库桥”。库桥呈东西走向,长13.7米,桥宽2.45米,孔跨径5.12米。此桥两侧和顶端原有护栏石板,今已不存,桥两侧桥坡各置台阶13级。庆云桥所用石材系本地所产的武康石。古老的“庆云桥”外观秀逸雅致,保存状况完好。库桥,一名庆云桥桥南侧上联“澄流栖水引祥光”,下联“秀撷超山昭瑞霭”。庆云桥桥联库桥头村,历史上属塘栖镇范围,行政建制则归德清县管辖,该桥现为德清县级文保单位。......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