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塘栖古桥:凤凰因何蜕变为老鸦?

塘栖古桥:凤凰因何蜕变为老鸦?

【摘要】:清光绪《唐栖志》桥梁一章中载有:“凤凰桥,俗称老鸦桥,在水红庙前。明季建。”今日下午路过石塘水洪庙,终于下决心去寻找这座凤凰桥。凤凰桥终于找到了离公路近在咫尺的老鸦桥。凤凰桥上的刻字在古桥南北两侧四根望柱上镌刻有桥联。至于为何此桥名石梁镌刻为凤凰桥,而左近乡人却口口相称为老鸦桥?久而久之,乡民触景生情,将桥叫成“老鸦桥”了。此桥近年曾得到过维修,目前保存状况良好。

清光绪《唐栖志》桥梁一章中载有:“凤凰桥,俗称老鸦桥,在水红庙前。明季建。”的记载。

320国道旁的崇贤老鸦桥、水洪庙一带,我每周都要路过数次,奔波往返的旅程中,却每每都是匆匆而过。但心里却一直记挂着附近那座方志上记载着的凤凰古桥。

今日下午路过石塘水洪庙,终于下决心去寻找这座凤凰桥。

从国道旁崇贤钢铁厂西侧的红绿灯左拐,在通崇贤港区的马路上一直向西,凭直觉在第一个红绿灯处右拐,向北行了约1千米路程,蓦见前方耸立的已是那座熟识的南鲍山了,遂知道走了冤枉路,见公路边田里有个农妇在摘菜薹,于是赶紧下车去询问。一问老鸦桥,这位五十多岁的阿嫂立马说:老鸦桥还在的,还是原样的老石桥。并给我指点了方向。我又问她附近还有其他老的石桥了吗?她说:北面还有吴肚皮桥和清店桥,其他古桥已拆掉了。此外,她还知道西面石塘上的上花桥、下花桥,只是如今都已经被改拆掉了。

谢过这位淳朴的农妇,我又顺着来路折回,中间又停车去路边一小店询问,问清了古桥是在崇贤钢铁厂围墙西侧的河道上。

凤凰桥(又名老鸦桥)

终于找到了离公路近在咫尺的老鸦桥。

可怜兮兮地紧挨着宽阔通畅的申嘉湖杭高速崇贤连接线上的新老鸦桥,蜷缩在新桥东侧,比较之下古桥越显出其苍老和饱经沧桑。

凤凰桥呈东西走向,是一座平梁单孔古石桥,用脚步丈量了一下,桥长在十五六米,桥洞大于5米,桥宽2米左右。桥面原先是由三整块大条石铺就,只是北侧那块已被换成了水泥石梁,如今在桥西北侧混浊的河水中静静躺卧着的,正是那块原来古桥北面的杠梁石。

古桥南侧刻有清晰的桥额,正是志书上记载的“凤凰桥”三个大字,只是桥额前后找不到重建纪年文字,估计躺在河中那块桥梁石上应镌有纪年。

凤凰桥上的刻字(https://www.chuimin.cn)

在古桥南北两侧四根望柱上镌刻有桥联。其中西南侧上联尚十分完整,“人杰先征栖凤穴”。西北侧下联最上面一个字已看不甚清楚,分析缺少的那个字应是“地”字,故下联是“地灵其吉卧龙津”。

而桥东侧上联字迹最模糊,勉强读出“源流安 通千艇”六个字,下联是“路近临安第一桥”。

将其连起来即是:

人杰先征栖凤穴,地灵其吉卧龙津。源流安通千艇,路近临安第一桥。

从古桥建造工艺和桥联石材的风化程度判断,此桥应重建于清代中晚期。当年此桥是皋亭山北面超山、宏磻乡民至半山甚或杭州城的重要陆路通道。

《唐栖志》记载:桥后曾有一座水洪庙。另据当地老人讲:“文化革命”前桥前尚存有一座石牌坊。只是星转斗移,事易时迁,石牌坊早已无迹可循,而水洪庙址也已变为村落,如今已成工厂所在之地。

至于为何此桥名石梁镌刻为凤凰桥,而左近乡人却口口相称为老鸦桥?我试从此地所处地理位置及桥联内容分析认为,古时此地僻处皋亭山背阴,除了居住于此的土著乡民外,外来人迹稀少。此地又远离交通要道,路曲径幽,山深林茂,修篁果木,杂花生树,正是杭州城及周边城镇官宦乡绅营造庐墓之所在。10年前杭州绕城公路修黄鹤山隧道,挖出的战国墓葬即是证据。

所以旧时此地,每当阴晴晦明之时,桥头、岭脚常会有乌鸦聒噪,野狐悲鸣。久而久之,乡民触景生情,将桥叫成“老鸦桥”了。

如今的老鸦桥一带已成通济大道,工厂林立,人烟稠密,再也没有古时的一片山野之气了。

此桥近年曾得到过维修,目前保存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