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山附近古称青林村,山之东南侧原是塘南乡朱家角村,有一集市叫东街桥,是以此地一座古石桥命名的。此外,皇姑山西北侧有攀龙桥,东北面那座小小的土山前石濑河上还有一座附凤桥。仅从攀龙、附凤的桥名就会让人浮想联翩了。土山坝桥因在土山坝村中间,已被拆造成了一座水泥平桥。只有皇姑山北面的北街桥和皇姑山东面掩映在柳汀水岸边的青林坝桥尚存于世间。......
2025-09-30
东塘街西北面不足一里处,有村亦名仲墅,一名栅口角。
清光绪《唐栖志》记载:仲墅之名起始于宋朝,相传有仲氏兄弟素雄于资,开市于此,贸易成集。当时正值方腊起义,方有部将屯军于附近的洛山,索饷于仲氏,仲不答应,被统兵剿之,全村杀戮殆尽。惟一老妪抱一襁褓子躲藏逃脱。寇平后,仲氏舍宅为道院,名曰:真福宫。这是北宋宣和年间的事了。
明代永乐三年,仁和知县彭奎在杭城郊区建四座预备粮仓,其中之一即建在仲墅。到了清末,此地还留存有“桥澜水栅,仍然有故墟之遗迹”。
仲墅村在运河东塘港之北侧,老良塘公路穿过村中。这一带如今已是以“顿力集团”为龙头的一个乡镇工业园区。
仲墅村西北面田野中尚有一座古太平桥存世。
在当地村民的指点下,我从良塘公路旁一条乡间小道一直往北,经过一座水泥平桥,从一片茭白荡和稻田间沿着机耕路往西走了约五六百米,来到了那条南北向的河港边,看见了芦苇丛后面那座连接獐山洛阳村、田头村的古太平桥。(https://www.chuimin.cn)
太平桥及其桥额
此桥《塘栖志》无记载。但据村民讲:“此桥历史上曾经是獐山东北面一带的村民,去东塘及塘栖镇上的交通要道。”
眼前的太平桥是一座三孔石梁桥,无桥栏,宽仅1米多一点点,桥高却在5米以上,而长度更有20多米,人行走在上面实在有些慌兮兮,生怕不小心会掉入河中。此桥又建在丁字河口处,桥南50多米即是东西走向的河流。
桥南侧的石梁中间镌刻着“太平桥”三个阴文大字,但桥北石梁上刻的却是“圭漳桥”三个字。不知同一座桥,为何会刻有两个不同的桥名?而当地村民却异口同声称该桥为太平桥。
找遍桥身两侧,未找见有关建桥的纪年文字。根据此桥的建造工艺和刻石来分析,此桥应重建于清代中晚期。
相关文章
皇姑山附近古称青林村,山之东南侧原是塘南乡朱家角村,有一集市叫东街桥,是以此地一座古石桥命名的。此外,皇姑山西北侧有攀龙桥,东北面那座小小的土山前石濑河上还有一座附凤桥。仅从攀龙、附凤的桥名就会让人浮想联翩了。土山坝桥因在土山坝村中间,已被拆造成了一座水泥平桥。只有皇姑山北面的北街桥和皇姑山东面掩映在柳汀水岸边的青林坝桥尚存于世间。......
2025-09-30
横跨于东塘港,位于今美亚水泥厂北侧的五福桥,也早已被一座经二次重建的钢筋水泥桥梁替代。据此可知大环桥在明代成化以前即已存世,建桥时间比明弘治二年建于塘栖的广济桥要早许多年。而平宅桥尚存于世间,该桥桥额为万福新桥。东新桥位于东塘村东面靠近东塘港的塘河口上,桥两端都是民居。......
2025-09-30
东市漾水面宽阔,周围河网四通八达,水系沟通苕溪和运河。历史上东市漾及以上这些地方均隶属塘栖镇四乡范围。史籍记载东市漾周边曾有多座古桥。东市漾风光解放桥新游平桥解放桥桥长6.5米左右,桥宽1.5米左右。故疑此解放桥即是《唐栖志》载有的泥坝桥。在东市漾北侧有游平桥,俗呼油平桥。距塘栖仅三里之远,处于一派水乡泽国的东市漾周围,正是古人形容的“桥下空流水,垂柳暮鸦飞”的乡野风光。......
2025-09-30
如今这批始建于明代的古桥中,唯一存世的恐怕只有塘栖东面横跨大运河的龙光桥西南、落瓜漾南边的雷家古桥了。这座雷家桥是塘栖甚或是杭州附近运河堤岸上目前存世的唯一一座连接古纤道的古石桥了。雷家桥此地又是大运河主干道,历史上康熙、乾隆南巡曾数次经由此地。雷家桥历史上曾多次维修过,目前保存状况良好,2014年更是随着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雷家桥及古纤道成为全国文保及世界文化遗产。......
2025-09-30
梅树林中今天还存世有一座桥名“跌马”的古石桥。跌马桥的位置,在老临塘公路超山段北侧,跌马桥站东北面,桥下小河是从超山北坡流出的溪流,至桥近处形成河道。近年公路经过改造,公路桥已改成涵洞,山中流下的溪涧穿过公路涵洞后进入河流故道,从跌马桥下,向北再向东流入漳河漾。可称之为梅花伴侣。至于此桥缘何会叫跌马桥这么一个听来很有故事的名字,查考志书却并无记载,询问村中耆老亦无人能说清楚。......
2025-09-30
而镇东的古白云桥由于地处偏僻乡野至今仍存于世间。白云桥据当地村民介绍:白云桥最西面一孔的桥梁板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坍塌,当时是生产大队出资修复的。白云桥两侧桑田水面现已承包给人养蛋鸭。白云桥是一座五孔平板石梁桥,东西向横跨于白云漾的东南侧宽阔的河道上,五个桥孔的长度有22米,加上两边各有10米左右的桥基,桥总长度有42米左右,桥宽2米左右,矢高6米左右。......
2025-09-30
清光绪王同编撰的《唐栖志》卷三·桥梁载有“库桥”。库桥呈东西走向,长13.7米,桥宽2.45米,孔跨径5.12米。此桥两侧和顶端原有护栏石板,今已不存,桥两侧桥坡各置台阶13级。庆云桥所用石材系本地所产的武康石。古老的“庆云桥”外观秀逸雅致,保存状况完好。库桥,一名庆云桥桥南侧上联“澄流栖水引祥光”,下联“秀撷超山昭瑞霭”。庆云桥桥联库桥头村,历史上属塘栖镇范围,行政建制则归德清县管辖,该桥现为德清县级文保单位。......
2025-09-30
塘栖水北西街,距广济桥400米,东西向跨塘路有顺德古桥存世。据清光绪《唐栖志》记载:“顺德桥,在大善寺之东,里人沈顺德建,故名。桥跨支河临大塘,以通塘路。顺德桥落北可达苕溪。过顺德桥为大善寺街。沿河一道,为五林北塘,直达五林头。”顺德桥是一座单孔平梁墩板桥,桥面长不足10米,宽近3米。但沈顺德那“重义轻财、舍资积善”的精神,将会薪火相传,激励后人。建造顺德古桥所用的石材大都是产于塘栖西北面的武康石。......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