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方睦,使疾而遗之潘沐⑤,备酒肉焉,飨守囚者,醉而杀之,而逃。陈氏追之,失道于弇中,适丰丘。阚止晚上朝见齐简公,陈逆杀人,被阚止碰见,就把他逮捕,带进公宫。陈氏一族正和睦团结,就让陈逆装病,并送去洗头的淘米水,备了酒肉,招待看守的人吃喝。阚止和陈氏族人在陈氏宗主家里结盟。齐简公正与妇人在檀台饮酒,陈成子把他迁往寝宫。丰丘人拘捕他,报告给陈成子,把他杀死在郭关。......
2025-09-30
元末,多年经略浙江的方国珍,其手下有幕僚刘仁本,曾经有诗题“岱山陈将军庙”,并曾经赴岱山以牲醴祀庙,为漕运海路祈福。
刘仁本,字德元,浙江天台人(一说黄岩人)。工书,善属文,为元代进士,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至正十四年(1354),方国珍统辖台温,刘仁本应聘为幕僚,辅助方国珍创立基业,并受命在庆元(今宁波市)、定海(今宁波市镇海区)、奉化兴儒学,修上虞石塘,著有《海道漕运记》《羽庭集》等书。至正二十一年(1361),元廷命方国珍海运漕粮,授刘仁本为枢密院副使,连续三年出没风涛,万里趋京,海运江淮之粟计30余万石。
至正十六年(1356)九月底,刘仁本自钱塘江放舟至庙山,“值风搁浅且遇寇几不免”,庙山即今余姚临山镇,庙山地处杭州湾南岸、宁绍两府中心,背山面海,控扼海口,形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宋代设庙山寨屯兵,为海防要地。元代设庙山巡检司。明洪武二十年(1387)汤和曾设临山卫。在这一航程之中,刘仁本碰到大风,船舶搁浅在沙地之中,还差点遇到贼寇。晚上,刘仁本梦到一位神仙,这位大神穿着金甲,是一副武将打扮,他告诉刘仁本:“吾岱山之陈侯也,来迎护,尔须臾获济。”[11]这位将军托梦,说自己是岱山的“陈侯”,是特地来保护刘大人的,你很快会脱险的。可能是潮水涨起,大风也消停了,船舶化险为夷,刘仁本获救,后来乘船路过岱山,果然发现这一座陈将军庙,非常雄伟,和自己梦中所见的神庙一般式样,刘仁本马上备下“牲醪”,也就是祭神用的牲口和甜酒,向这位陈将军表示感谢,并有题诗一首:
江回沙浅海舟胶,胥浪掀腾风怒号。
星斗光沉和月黑,蛟龙气吐值秋高。
赭山在望难回棹,黄帽相逢出佩刀。
恍忽惠徼神力佑,试来古庙奠牲醪。
诗歌中的“赭山”,是位于萧山的赭山,该山地处钱塘江南岸,以山石呈赭色而得名,为江海门户。黄帽,汉代水军以黄帽裹头,故泛指水军或船夫,这里应该是指遇到的海上盗船。获救以后的刘仁本,到古庙来祭祀。这一桩灵异故事,出自刘仁本的笔下,或许是一种梦幻情景,但是故事背后,反映了元朝时期舟山群岛在南北航路的要冲地位,因为舟山是漕运必经之地,故而刘仁本这位督漕总管先生,希望通过祭祀海神,来保佑海道平安。元代江南粮船自浙江开洋,航行入直沽(今天津大沽口),行程几千里,海难频繁。刘仁本跑到岱山陈将军庙,祈求海运安全,其背景也即在于此。
刘仁本与舟山的缘分很深。
元代,普陀山出过第一本地方史志《普陀洛迦山传》,作者盛熙明就是刘仁本的好友,一种说法,盛熙明南下浙江普陀山,与刘仁本所邀有关。《普陀洛迦山传》有刘仁本在普陀山所作的诗歌《普陀大士桥》。《普陀洛迦新志》记载刘仁本的普陀山之行,说:“至正乙未十月初六日,天台刘仁本督漕还。至普陀,见大士像于潮音洞,与人闲画帧者无异。又见大将军与罗汉身,于洞口石壁上。一时群众所见,又各不同。”[12]据舟山市文史专家王自夫先生考证,刘仁本“督漕还”到普陀山,应是指他主持漕粮北运归来,为祈求海运安全而到普陀山。
到了明朝洪武年间,岱山庙在宁波瞻岐开设“分庙”,这一岱山庙也与航海保护神陈稜有关。
明洪武年间海禁,海岛百姓举家内迁。有枫树墩周、赵、滕三大家族,准备搬迁到鄞县瞻岐一带。船至半洋遇风,有木一株随于舵后,船上的人祈祷:“木如有灵,能保平安,至彼岸即以此木雕神像祀之。”[13]祈祷以后,风浪遂平,船至瞻岐,众家即将此木雕神像,立庙祀之,把庙命名为家乡的岱山庙,其神即陈将军。
这个瞻岐岱山庙的故事,包含了两个信息,一是这些枫树墩的岱山乡亲,一直把陈稜将军视作航海神,故木雕神像亦为陈稜将军。其次,也说明这些岱山乡亲人在异乡,不忘故土。周、赵、滕三大家族原住一个村庄,建起岱山庙。后来赵家移居别村,又建起一座新的岱山庙。
陈稜将军作为航海神被岱山百姓所供奉,反映了岱山、衢山等海岛自古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海运业向来繁荣。
【注释】
(https://www.chuimin.cn)
[1](宋)张津等:《四明图经》卷七《昌国县·祠庙》,宋乾道五年修,清抄本。
[2](民国)汤浚:《岱山镇志》卷二十《余录·附录》,民国十六年定海汤氏一梅轩木活字印本。
[3](清)张伯行:《正谊堂文集》卷十,清乾隆刻本。
[4](民国)汤浚:《岱山镇志》卷十《志社庙》,民国十六年定海汤氏一梅轩木活字印本。
[5](元)冯福京:《昌国州图志》卷七《叙祠》,钦定《四库全书》本。
[6](宋)罗浚:《四明志》卷二十《昌国县志全·叙县·仓库场务等》,钦定《四库全书》本。
[7](宋)罗浚:《四明志》卷二十《昌国县志全·叙县·官僚》,钦定《四库全书》本。
[8](民国)汤浚:《岱山镇志》卷十《志社庙》,民国十六年定海汤氏一梅轩木活字印本。
[9](民国)汤浚:《岱山镇志》卷十《志社庙》,民国十六年定海汤氏一梅轩木活字印本。
[10](元)冯福京:《昌国州图志》卷七《叙祠·陈大王庙》,钦定《四库全书》本。
[11](元)刘仁本:《羽庭集》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王亨彦辑,苏云、梅重点校:《普陀洛迦新志》,浙江摄影出版社2025年版,第147页。
[13](清)张伯行:《正谊堂文集》卷十,清乾隆刻本。
相关文章
陈氏方睦,使疾而遗之潘沐⑤,备酒肉焉,飨守囚者,醉而杀之,而逃。陈氏追之,失道于弇中,适丰丘。阚止晚上朝见齐简公,陈逆杀人,被阚止碰见,就把他逮捕,带进公宫。陈氏一族正和睦团结,就让陈逆装病,并送去洗头的淘米水,备了酒肉,招待看守的人吃喝。阚止和陈氏族人在陈氏宗主家里结盟。齐简公正与妇人在檀台饮酒,陈成子把他迁往寝宫。丰丘人拘捕他,报告给陈成子,把他杀死在郭关。......
2025-09-30
虽然元时“义绝”之制基本延续了前朝律令的立法精神,但变化颇多。唐律中将妻子谋害丈夫纳入“义绝”事由,丈夫谋害妻子是否视为“义绝”未作规定。“义绝”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在当时的离婚制度体系中,对女方的关注及女性在婚姻中地位的改善,这样的改善是儒法传统与蒙古习惯角力的结果。......
2025-09-29
埃及王朝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第一底比斯[2]帝国时期。而底比斯帝国的文明,恰好位于孟斐斯时代和拉美西斯王时代中间,仿佛一个承上启下的缓冲地带。最明显的表现在于,底比斯文明中的塑像,能够将写实雄健与华丽典雅两种风格混合起来。在第一底比斯帝国的第十二王朝时,各文明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在底比斯的坟墓中,人们发现了米诺时代的卡美瑞斯型的古瓶,证明了在那个时代不同地区之间的艺术联系。......
2025-09-29
岛屿上的人称呼自己的国家为“日本”,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土地”。富士山日出实际上,世界各地都有太阳升起,但那时的日本人却认为只有在自己的国家才能看到太阳升起。日本的国旗是白色的,一轮红色的太阳挂在上面。日本的皇帝被称为天皇。拉人力车的人被称为人力车夫。日本有两个专门为小孩庆祝的重要节日,一个是为女孩庆祝的节日,一个是为男孩庆祝的节日。风筝节是专为男孩庆祝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五月五日。......
2025-09-30
隋时,有常州陈仁杲,后被祀封为武烈帝,颇能反映江南的风俗。隋末,沈法兴在湖州起兵,欲割据常州,畏惧陈仁杲,诈称疾病,陈仁杲前往探视,终被毒杀。据清人俞正燮考证,江西陈武烈帝祠极显灵。即言其六世祖陈武帝,亦是与武帝分派之脱略。五月十五日,据说是陈烈帝诞辰日。......
2025-09-29
春季的南方潮湿,人体内容易积蓄湿气,没有胃口。雨水三侯一候獭祭鱼进入雨水节气,冰尚未消,水獭将捕得的鱼置于冰面,看起来好像是在学人举行祭祀活动。二月下旬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地表水增多,同时因为温度上升,蒸发量加大,降水因此增多,这个节气故名雨水。雨水文化和习俗雨水节气在公历2月18日至20日之间,此时多半在元宵节前后。......
2025-09-29
三拜请神后,宣读禳太岁疏文,祈求神明护佑,送煞解厄,护佑信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新春斋醮科仪道士祈福禳灾新春祈福禳太岁方炳桂老先生着《福州风土诗》解读“禳春是祈求从新春伊始就有好运,时间一定在立春之后。过去,孩童十六岁以前要请道士来‘过关’,男士们为求一年有好运,都‘延羽士礼祭,以祓不祥’,即请来道士礼祭一番,俗称‘禳太岁’。”嚽[8]就是“平安醮”活动台中第得要紧[9]其“禳太岁”环节。......
2025-09-30
下午2点到的,门卫告知必须预约,下一批在4点30分。历史上,圣殿两次被毁,今天残存的西墙成为全世界犹太人的心灵故乡。今天,露在地面上的西墙墙体,供人贴近祈祷;其余部分需要走入隧道参观。离哭墙最近,有一家菲拉菲莱店。其实,生活在一块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饮食习惯相近。犹太区依然是阳光绿草,玩滑板的孩子不时从眼前飞过,理都不理你,两边店铺光鲜精致,价格蜇人。......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