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时代,不论宫廷、民间,围棋活动都较为活跃。平安时代,中日两国国手首次对战,开启了最早的围棋国际比赛。平安时代,菅原道真创作出颇有影响的围棋诗,这与围棋的普及、发展有关。7世纪到室町时代的七百多年,是日本围棋的迅速发展时期。......
2023-11-21
儒家特别重视教化,教化即教育感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儒家认为人人皆有可能成为圣贤,但世间没有天生的圣贤,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乃是后天磨炼的结果。后天磨炼,一方面要靠自身的修养,另一方面则需外界的教化。围棋可以启蒙益智,修心养性,完善自我,具有很好的教化作用。
围棋的产生就与教化有关。相传围棋为尧或舜所造,西晋张华《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这两种传说尽管主人公不同,但对于围棋功用的说法却是一样的,即都明确地说围棋产生于教化的需要。《论语·阳货》云:“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己。”北宋邢昺《论语注疏》解释云:“言人饱食终日,于善道无所用心,则难以为处矣哉。……夫子为其饱食终日,无所据乐,善生淫欲,故取教之,曰:不有博弈之戏者乎?若其为之,犹胜乎止也。欲令据此为乐,则不生淫欲也。”可见孔子是以下围棋的办法来占用那些无所事事之人的时间,以免他们产生淫欲邪念,教化人们用心于正道。
古代有弈家认为围棋之道“大裨圣教”。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西汉围棋国手杜夫子所云:“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所谓“圣教”,旧称尧、舜、文、武、周公、孔子的教导,也就是儒家的道德教化。“大裨圣教”就是说精通棋理对儒家提倡伦理道德教化大有帮助,对增进个人的道德修养大有作用。(www.chuimin.cn)
古代有弈论家认为围棋与“六艺”一样具有教化作用。“六艺”是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即“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就以“六艺”教育学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欧阳玄《玄玄棋经序》云:“古者人生八岁入小学,比及弱冠,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事已遍习矣。”元人严德甫、晏天章编纂的《玄玄棋经》就取六艺之名,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卷,这与他们“弈归六艺”的思想有关,即他们认为围棋与“六艺”都具有教化作用。
有关围棋文化的文章
平安时代,不论宫廷、民间,围棋活动都较为活跃。平安时代,中日两国国手首次对战,开启了最早的围棋国际比赛。平安时代,菅原道真创作出颇有影响的围棋诗,这与围棋的普及、发展有关。7世纪到室町时代的七百多年,是日本围棋的迅速发展时期。......
2023-11-21
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袁枚好弈,与棋圣范西屏颇有交谊。他对范西屏特别喜欢,其《范西屏墓志铭》谓“有清弈国手曰范西屏”“余不嗜弈而嗜西屏”,并把范西屏与孔子的高徒颜回、曾参并称。范、施二人曾于此对弈十三局,留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李汝珍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等,著有小说《镜花缘》。李汝珍编有《受子谱》二卷,收让子谱250局。《受子谱》刊行后,深受文人以及弈界的推崇。......
2023-11-21
围棋之道与兵家之道颇为相通。古代的学者、弈论家大多认为围棋与兵法相通。东汉经学家马融的《围棋赋》也说:“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敦煌写本北周《棋经》也沿袭以兵法解棋的路数,如“兵书云‘全军第一’,棋之大体,本拟全局”,意谓兵书说保全军队的实力为第一,弈棋的要旨本来也是保全大局。《隋书·经籍志》将围棋方面的著作列入兵家部中,可见史家也认为围棋与兵法相通。......
2023-11-21
道家是我国古代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以“道”为核心观念,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古人认为,弈棋之道与神秘玄妙、变化莫测的道家之“道”颇有相通之处。弈棋又称“手谈”,讲究于无声之中知晓局中奥妙,进而明了胜负。围棋作为“坐隐”“忘忧”之物,能让人精神愉悦,契合道家的人生追求,所以古代的仙家、隐士大多喜欢围棋,通过弈棋达到精神的逍遥游。......
2023-11-21
《周易》“立象尽意”而以卦象表达,围棋“以象达意”而以棋形表达。围棋的思维方式本质上也是象的思维,即以象达意。围棋的“以有象传无形”,正与《周易》“象”的思维相契合。棋盘上还有被称为“星”的9个小黑点,四角各一,四边各一,一个居中为“天元”,区域正与古人按星相图把中国分为九州相应。以《周易》象的思维方式来观察、理解棋局的展开,棋局中任何一个变化都是道之流行、变化的呈现。......
2023-11-21
有的棋手喜欢拿一道具在手中把玩,用以调整心情和对局节奏,较为常见的是扇子,这也成了围棋文化的一种常见元素。中国有些棋手还喜欢带风油精。(五)坐姿与仪表中国人讲究“站有站样,坐有坐样”,下棋时也是一样。对弈中应节制吸烟。这既是围棋规则,又是下棋礼仪。当双方同意终止棋局后,应共同将棋子收拾干净并装入棋盒中。......
2023-11-21
孟子主张人性善,但是需要礼乐的强化;荀子认为人性恶,提出要用刑法来规范。道谦参禅多年,苦于始终无法参透要义。道谦忙问是哪三件。道谦在宗元的提点下,懂得了自我的意义。而这个自我并非静态,而是处于不断的磨炼之中的。被送去医院检查后得知,他患了肺癌。他郁郁寡欢,精神萎靡,健康状况也日趋恶化。这种自我完善,既帮助洪刚渡过了难关,同时也成为他追寻的一个目标。生命不息,那么对于生命的完善也不会停止。......
2023-12-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