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时代,不论宫廷、民间,围棋活动都较为活跃。平安时代,中日两国国手首次对战,开启了最早的围棋国际比赛。平安时代,菅原道真创作出颇有影响的围棋诗,这与围棋的普及、发展有关。7世纪到室町时代的七百多年,是日本围棋的迅速发展时期。......
2025-09-30
(一)入座
参加比赛不应迟到,迟到是对对方很不礼貌的行为。先入座的一方要将棋盘收拾干净。对弈双方开枰前要先起立行礼,再落座。行礼可行握手礼,或点头致意,以表示尊重。落座时动作要轻,坐姿要端正。如果是和比你年龄大的长者下棋,要请长者坐在白子一方,即上手位。
(二)猜先
猜先是围棋比赛中用来决定双方谁先行子的方法。比赛的双方落座后,坐在白子一方的棋手应先抓起一把白子,放在棋盘上,暂不松手露子;坐在黑子一方的棋手可用一个黑子表示猜单数,用两个黑子表示猜双数,猜对的一方执黑棋先下。比赛前的猜先,则应由卫冕者、段位高者、年长者来抓子。
(三)开局
黑方的第一手棋应该下在右上角,称为“敬手”。此礼仪来源于日本,黑棋的第一手棋如果是占角的话,则应下在右上角。把距离对方右手近的左上角让给对方,方便对方,也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四)执子,道具
棋手执子当用食指和中指两指夹住棋子,中指在上,食指在下,无名指也可以从侧面抵住棋子以稳定之。
有的棋手喜欢拿一道具在手中把玩,用以调整心情和对局节奏,较为常见的是扇子,这也成了围棋文化的一种常见元素。中国有些棋手还喜欢带风油精。使用道具的基本精神是不能影响、干扰到他人。
(五)坐姿与仪表
中国人讲究“站有站样,坐有坐样”,下棋时也是一样。下棋时坐姿应保持端正,歪歪扭扭地斜靠在一边则坐姿不雅。衣着仪容也要大方得体。
(六)对弈中
对弈中不得东张西望。不可与他人交谈,更不应边评边弈。不应吃食物,尤其是带响声的食物。不能翻阅读物,不能看有关围棋的书籍。对弈中应节制吸烟。对弈中如果一方要离开座位,要先向对方打招呼。若对手因故离席,回来时有义务告诉对方棋下在哪里。
(七)取子与落子
取子的方法很讲究,应用右手的中指(在上)和食指(在下)在棋盒中夹住棋子,再轻轻地放在棋盘的交叉点上。取子不要多拿,也不要用力拍打棋盘。棋子落在棋盘上后,不能再移动位置,简称“落子无悔”。这既是围棋规则,又是下棋礼仪。悔棋表示做事不果断,不稳重,反复无常。
(八)投子和终局
对局中如果有一方认输,可以把自己一方的两颗棋子放在棋盘边线外的盘面上,表示投子认输。当双方同意终止棋局后,应共同将棋子收拾干净并装入棋盒中。双方要起立握手,互相鼓励,表示胜不骄,败不馁。胜方切不可沾沾自喜,败方更不应拂袖而去。如果败方要求复盘,胜方应该积极配合。
参加比赛应避免下列两种行为:
1.比赛开始前不要随意开启棋罐的盖子(https://www.chuimin.cn)
棋手入座后,比赛还未开始时,不要随便打开棋罐的盖子,更不要取子。不仅如此,黑白两个棋罐还要紧紧相碰放在棋盘上,寓意是两个对手下紧棋,对对碰。两个棋罐必须由对战双方入座后,同时从棋盘上拿下来,分别放在自己的右手位。
2.手不能搭在棋罐上,更不能伸进棋罐搅动棋子
在围棋界,陈祖德九段被公认为风度儒雅的棋手。他在比赛中正襟危坐,双手放在双膝上,一般不俯身看棋局。一看就知道从小受到棋界规矩的严格熏陶,值得当今下棋不拘小节的青少年棋手视为学习楷模。陈祖德的落子也很利落,深思熟虑后才从棋罐里取子落盘。他说:“现在有些棋手习惯性地把手搭在棋罐上,取子把玩后再落子,这些都是不雅观的动作。”尤其不能把手放进棋罐哗啦哗啦地“炒豆子”。
围棋是一项高雅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令人神往的文化。由于围棋的交流和比赛是一种社交活动,少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因此对棋手来说,注意围棋礼仪和棋德修养非常重要,尤其是青少年棋手,不仅要学习围棋的技艺,更要在围棋活动中学会做人。
附:《围棋礼仪歌》(作者:张宏儒、秦世敏)
先敬礼,再下棋。坐端正,有规矩。
把棋具,位放定。深呼吸,心要静。
白礼让,黑先下。谁拿黑,猜子法。
下棋中,不说话。旁边看,闭嘴巴。
中食指,夹棋子。置于目,交叉处。
每一次,下一子。轮別人,耐心等。
想清楚,才下子。不毁棋,真君子。
线邻处,称为气。气被堵,要逃逸。
剩一气,称叫吃。气尽处,要提子。
收官完,手举起。请老师,来评比。
数子法,定胜负。胜不骄,败领悟。
收器具,归原处。深作揖,立敬礼。
相关文章
平安时代,不论宫廷、民间,围棋活动都较为活跃。平安时代,中日两国国手首次对战,开启了最早的围棋国际比赛。平安时代,菅原道真创作出颇有影响的围棋诗,这与围棋的普及、发展有关。7世纪到室町时代的七百多年,是日本围棋的迅速发展时期。......
2025-09-30
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袁枚好弈,与棋圣范西屏颇有交谊。他对范西屏特别喜欢,其《范西屏墓志铭》谓“有清弈国手曰范西屏”“余不嗜弈而嗜西屏”,并把范西屏与孔子的高徒颜回、曾参并称。范、施二人曾于此对弈十三局,留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李汝珍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等,著有小说《镜花缘》。李汝珍编有《受子谱》二卷,收让子谱250局。《受子谱》刊行后,深受文人以及弈界的推崇。......
2025-09-30
道家是我国古代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以“道”为核心观念,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古人认为,弈棋之道与神秘玄妙、变化莫测的道家之“道”颇有相通之处。弈棋又称“手谈”,讲究于无声之中知晓局中奥妙,进而明了胜负。围棋作为“坐隐”“忘忧”之物,能让人精神愉悦,契合道家的人生追求,所以古代的仙家、隐士大多喜欢围棋,通过弈棋达到精神的逍遥游。......
2025-09-30
三国时期,魏国、吴国的围棋活动盛行,蜀国相对冷寂。魏国的士大夫中,有不少围棋爱好者。吴国的严子卿和马绥明是我国最早的棋圣。蜀国丞相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应该是会下围棋的,但正史中没有相关记载。......
2025-09-30
王子善围棋,宣宗敕令棋待诏顾师言与之对弈。顾师言与王子对局,下到第三十三子,胜负未决。田村孝雄的《细说围棋》认为:与顾师言对弈的不是日本王子,而是一个日本棋士,是第十二次日本遣唐使临时加插的成员——伴小胜雄,存心想来大唐显示日本棋士的威风。渡部义通的推测,符合“王子”身份,时间吻合,比较合理。诗歌赞扬朴球棋艺高超,对他回国后难觅敌手表示遗憾,也表达了对朴球的不舍之情。......
2025-09-30
唐宋时期喜好围棋的僧人不少,其中也不乏高手,有的高手还与著名诗人有交谊,这些诗人有诗记录其弈棋活动。唐代的贯休和子兰,既是棋僧又是诗僧,两人都有诗写到弈棋活动。文同称赞僧人惟照的棋艺与国手相当,可以当他的围棋老师,可见惟照的棋技之高。可见野雪的棋艺超过当时的第一棋手吴嗣仙。大约经过两个时辰,大局初定,某生通盘计算,将要输棋。某生恍然大悟,连夜返回杭州,第二天中午到家,僧人已经在棋社了。......
2025-09-30
基于各方面因素的考虑,循环积分制是目前一般性围棋赛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赛制。大分代表了正常比赛中选手获胜的盘数,而小分代表了选手整场比赛对手的强弱。(六)奇点赛制奇点赛制围棋赛,是由厦门围棋协会会长沈艺奇创设的一种新的围棋比赛形式,类似于高尔夫球比赛中的专业、业余配对赛。......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