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季节变化进行养生人体与气候关系相当密切,中医学有一个重要论点,便是“天人相应”。但春季又是发病季节,由于气候适宜,各种真菌、病毒也非常活跃,加之冬春交接之际,气温变幻莫测,冷热不常,人体外器官抗病能力也弱,极易遭受流感袭击。......
2023-12-04
宋朝诗人诗中的景观还体现出了季节的变化,这在范成大的诗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看范成大的《田园四时杂兴》诗,景观所体现出的季节非常明显。
范成大隐居在吴淞江流域的石湖,写了大量的田园诗。
“竹罾两两夹河泥,近郭沟渠此最肥。载得满船归插种,胜于贾贩岭南归。”“到处车声转水劳,东乡人事独逍遥。一堤滟滟元非雨,总是吴江淡水潮。”[73]低地的人们家家都要整修圩岸、挖泥、车水等,这诗描写的是春耕的景象。《田舍》一诗中描写了农家场景:“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74]诗中的“筑圃”就是修理圩岸。这应该描写的是夏季,因为诗中提到了金灿灿的稻穗。“梅花开时我种麦,桃李花飞麦丛碧。多病经旬不出门,东陂已作黄云色。腰镰刈熟趁晴归,明朝雨来麦沾泥。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麦。”[75]此诗写的是作者出门割麦路上所见。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船晴日看蚕生。”“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76]这些诗句所反映出的季节是一目了然的。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五月吴江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77]这是五月的田野景象。“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78]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景象和收获。“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79]“万夫陻水水干源,障断江湖极目天。秋潦灌河无泄处,眼看漂尽小家田。”“山边百亩古民田,田外新围截半川。六七月间天不雨,若为车水到山边?”“壑邻罔利一家优,水旱无妨众户愁。浪说新收若干税,不知逋失万新收。”“台家水利有科条,膏润千年废一朝。安得能言两黄鹄,为君重唱复陂歌。”[80]这些都是夏天的田间劳作,好多是与水利有关的。
“获稻毕工随晒谷,直须晴到入仓时。”“中秋全景属潜夫,棹入空明看太湖。身外水天银一色,城中有此月明无?”“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菽粟瓶罂贮满家,天教将醉作生涯。”“细捣枨虀买鲙鱼,西风吹上四腮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新霜彻晓报秋深,染尽青林作缬林。唯有橘园风景异,碧丛丛里万黄金。”“村村篱落总新修,处处田畴尽有秋。一段农家好风景,稻堆高出屋山头。”[81]这是秋收的景象。
“年侵晓色尽,人枕夜涛眠。移棹灯摇浪,开窗雪满天。”[82]这是冬天的景象。
这样的季节体现也在别的诗中出现,比如《松江晓晴》:“近水人家随处好,上春物色不胜妍。归时二月三吴路,桃杏香中漫过船。”[83]“儿童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酒炉博簺杂歌欢,夜夜长如正月半。”[84]“江南夏景好,水木多萧疏。此中震泽路,风月弥清虚。”[85]等。
唐宋在描写吴淞江流域的景观时的诗风的不同,主要是由其环境的变化所造成的。入宋以来,政府为了便于转运漕粮入京,把原来成熟完备的塘浦圩田堰闸体系毁坏殆尽,加上人为破坏圩岸、堰闸的越来越多,使得吴淞江流域圩田里私泾、私浜增多,晚唐的大圩田就逐渐变成宋代的小圩田(正如水利专家郏亶在熙宁年间给朝廷上的一个奏折中所谈到的。由于涉及的方面较多,此处不再展开叙述,另有专文论述。),所以吴淞江流域的水灾防护能力下降,雨水一多,吴淞江水泛滥,不能通过塘浦分流泄洪,就都到农田里去了,于是就淹没农田,使农家歉收,甚至是颗粒无收。碰到雨水少的年份,沿江(长江)、沿海的高地区域容易发生旱灾。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晚唐的大圩塘浦环境变成了宋代的小圩泾浜体系,小农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造成了整个吴淞江流域的景观的本质改变,变得小巧化、精细化,这也就使得宋代诗人在描写吴淞江流域的景观时,变得更加关注细节,更加细腻,同时也更加注重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宣泄,再也没有晚唐诗风的那种大气、宏伟、豪迈了,再也没有唐朝诗人的那种“云开天宇静,月明照万里。早鹰湖上飞,晨钟海边起”的气势了。
【注释】
[1][明]顾炎武撰:《天下郡国利病书》,苏州上,苏州府,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整理,黄珅,严佐之,刘永翔主编《顾炎武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06页。
[2][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四十八,考证,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23页。
[3][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四十八,考证,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23页。
[4][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四十八,考证,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25页。
[5][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八,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2页。
[6][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八,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6页。
[7][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61页。
[8][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69页。
[9][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2页。
[10][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5页。
[11][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二十九,土物,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31页。
[12][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二十九,土物,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31页。
[13][明]王鏊,等编纂:《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一一,《正德姑苏志》,卷第十四,土产,鳞之属,上海书店,1982年,第947页。
[14][清]冯桂芬纂,[清]谭钧培,李铭皖修:《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之《同治苏州府志》,卷二十,物产,鳞之属,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484-485页。
[15][西汉]司马迁,等著:《二十五史精华》,《后汉书》,方术,左慈传,岳麓书社,1989年,第439页。
[16][唐]陆龟蒙撰,王立群,宋景昌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之十七,食鱼,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83页。
[17][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8页。
[18][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8页。
[19][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七,桥梁,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46页。
[20][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8页。
[21][清]顾沅辑:《吴郡文编》,卷二十四,水利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84-285页。
[22][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选》,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23][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二十九,土物,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31页。
[24][宋]罗愿撰,石云孙点校:《尔雅翼》,卷六,黄山书社,1991年,第63页。
[25][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9页。
[26][宋]罗愿撰,石云孙点校:《尔雅翼》,卷六,黄山书社,1991年,第63页。
[27][明]李时珍著,王育杰整理:《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三卷,菰米,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第1216页。
[28][清]金友理撰,薛正兴校点:《太湖备考》,卷十一,集诗(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55页。
[29]赵永良,蔡增基主编:《江南风俗志》(三),衣食住行,饮食,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第296页。
[30]赵永良,蔡增基主编:《江南风俗志》(二),生产职业,葑田,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第117页。
[31][宋]蔡启撰,郭绍虞辑:《蔡宽夫诗话》,第三部分,五五,葑田,中华书局,1980年,第13页。
[32][宋]陈起:《江湖后集》,卷三,周端臣《早冬湖上》,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5页。
[33][宋]陈起:《江湖后集》,卷十,叶绍翁《靖逸小集》,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73-374页。
[34]赵永良,蔡增基主编:《江南风俗志》(二),生产职业,葑田,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第117页。
[35][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卷二十三,苏州李中丞以元日郡斋感怀寄微之及予,辄依来篇七言八韵走笔奉答兼呈微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38页;卷三十,池上作,第2075页。
[36][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八,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7页。
[37]宋明哲编著:《近体唐诗类苑》,上册,[唐]崔融《吴中好风景》,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年,第90页。
[38][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卷二十三,新春江次;卷二十四,苏州柳,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20、1662页。(www.chuimin.cn)
[39][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八,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4页。
[40]马茂元选注:《唐诗选》,下册,[唐]张籍《张司业诗集》,卷一,江南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597页。
[41][唐]张籍撰,徐礼节,余恕诚校注:《张籍集系年校注》,卷二,夜到渔家,中华书局,2011年,第165-166页。
[42][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卷二十四,新栽梅,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647页。
[43][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卷一,临池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42页。
[44][唐]陆龟蒙撰,王立群,宋景昌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之三,江野言怀,纪事,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5-39页。
[45][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八,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5页。
[46][唐]陆龟蒙撰,王立群,宋景昌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之十六,迎潮,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91页。
[47][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四十九,杂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39-640页。
[48]宋明哲编著:《近体唐诗类苑》,上册,张贲《旅泊吴门》,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年,第133页。
[49]宋明哲编著:《近体唐诗类苑》,上册,许浑《夜归驿楼》,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年,第162页。
[50][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答刘禹锡白太守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433页。
[51][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卷二十一,和微之四月一日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430页。
[52][唐]张籍撰,徐礼节,余恕诚点校:《张籍集系年校注》,《张司业诗集》,卷七,拾遗,江村行,中华书局,2016年,第815页。
[53][唐]陆龟蒙撰,王立群,宋景昌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之七,南塘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83页。
[54][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卷二十四,城上夜宴;《松江亭上携乐观鱼宴宿》,卷二十七,想东游五十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666、1681页。
[55][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卷二十一,吴中好风景(二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431页。
[56][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四十九,杂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39页。
[57]马茂元选注:《唐诗选》,下册,张籍《江南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597页。
[58][唐]陆龟蒙撰,王立群,宋景昌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八,润州送人往长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33页。
[59][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四十九,杂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33页。
[60][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八,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5-256页。
[61][宋]范成大著,富寿荪标校:《范石湖集》,卷二十八,野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94页。
[62][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八,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5页。
[63]张仲谋注译:《从历代名家绝句评点·宋》,[宋]吴惟信《题秋江晚照图》,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82页。
[64][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八,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5页。
[65][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八,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5页。
[66][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八,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5页。
[67][宋]冯克诚,田晓娜主编:《四库全书精编·集部》,张先《吴江》,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03页。
[68]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方志办编,沈卫新主编,[明]曹一麟,等修,[明]徐师曾等纂:《嘉靖吴江县志》,卷之九,食货志一,物产,广陵书社,2013年,第174页。
[69]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方志办编,沈卫新主编,[明]曹一麟,等修,[明]徐师曾等纂:《嘉靖吴江县志》,卷之九,食货志一,物产,广陵书社,2013年,第175页。
[70]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方志办编,沈卫新主编,[明]曹一麟,等修,[明]徐师曾等纂:《嘉靖吴江县志》,卷之九,食货志一,物产,广陵书社,2013年,第176页。
[71]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方志办编,沈卫新主编,[明]曹一麟,等修,[明]徐师曾等纂:《嘉靖吴江县志》,卷之九,食货志一,物产,广陵书社,2013年,第176页。
[72]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方志办编,沈卫新主编,[明]曹一麟,等修,[明]徐师曾等纂:《嘉靖吴江县志》,卷之九,食货志一,物产,广陵书社,2013年,第177页。
[73][宋]陈起:《江湖小集》,卷十二,毛珝《吴门田家十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87页。
[74][宋]范成大著,富寿荪标校:《范石湖集》,卷四,田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75][宋]范成大著,富寿荪标校:《范石湖集》,卷四,刈麦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3页。
[76][宋]范成大著,富寿荪标校:《范石湖集》,卷二十七,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71-372页。
[77][宋]范成大著,富寿荪标校:《范石湖集》,卷二十七,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74页。
[78][宋]范成大著,富寿荪标校:《范石湖集》,卷二十七,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74页。
[79][宋]范成大著,富寿荪标校:《范石湖集》,卷二十七,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74-375页。
[80][宋]范成大著,富寿荪标校:《范石湖集》,卷二十八,围田叹四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93页。
[81][宋]范成大著,富寿荪标校:《范石湖集》,卷二十七,秋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75-376页。
[82][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四十九,杂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40页。
[83][宋]杨万里著,王畸珍整理:《杨万里诗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24页。
[84]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方志办编,沈卫新主编:《嘉靖吴江县志》,[清]佚名纂,沈春荣、申乃刚、沈昌华点校《震泽县志续稿》,卷十一,集诗,广陵书社,2013年,第177页。
[85]王利器,等辑:《历代竹枝词》,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9-180页。
有关吴淞江文化研究的文章
按季节变化进行养生人体与气候关系相当密切,中医学有一个重要论点,便是“天人相应”。但春季又是发病季节,由于气候适宜,各种真菌、病毒也非常活跃,加之冬春交接之际,气温变幻莫测,冷热不常,人体外器官抗病能力也弱,极易遭受流感袭击。......
2023-12-04
在供水充分情况下的下渗率称下渗容量或下渗能力。图2-11就是在供水充分的条件下,下渗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线,称下渗容量曲线或下渗能力曲线。......
2023-11-20
传统中医的饮食疗法指出,饮食调摄必须与一年四季的变化相适应。四季是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序变化的,表现为春夏阳气渐旺,秋冬阴气渐重,饮食则依据相生相克的原理而春食凉、夏食寒、秋食温、冬食热。少吃油腻食品,多吃苦味食品。乙肝患者要及时增减衣服以适应气候的变化,预防感冒的发生,注意口腔清洁,做好全身皮肤的护理。......
2023-12-03
河水中TN 浓度在1年中6-10月较高,湿地在该时间段内对河水中TN 的去除效率也达最高。随着温度降低、湿地植物枯萎,TN 去除率开始下降。但在1月取样进水浓度升高时,3 个湿地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系统A、B、C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2%、63.6%、50.8%。......
2023-11-17
在GIS 支持下,将研究区域两个时段的Ⅰ、Ⅱ级生态景观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区域发生动态变化的生态景观以矩阵的形式进行说明,以便进一步更加明确转变形式和转换程度,发生景观矩阵转移的生态景观统计结果见表2、表3。在GIS 支持下,将获得的两个时期的Ⅰ级、Ⅱ级生态景观格局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区5年内各种类型生态景观面积增减及变化浮动,具体分析结果见图2、图3。......
2023-11-17
本研究利用ArcGIS10.2.1 软件,提取研究区2010年、2015年两个时段生态遥感数据,对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数、边界密度、平均板块面积、类斑块平均面积()聚集度指数5个景观指数进行分析,分析两个时段Ⅰ级和Ⅱ级生态景观特征变化,具体分析结果见表4、表5。......
2023-11-17
在老师们的关爱下,小好变了许多。故事中,上课捣乱、渴求被关注的小远,冷漠、暴躁、易怒的小好,就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因为很多教师在面对问题学生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往往是负面情绪,例如上述故事中的刘老师,面对小远是反感的,看到小好也是愤怒的。故事中的刘老师能迅速捕捉到两个问题学生的需求与期待,拉近了与小远和小好的距离,也走进了他们的心。......
2023-07-18
景观稳定性是指景观对于干扰的抗性及景观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2)干扰与景观破碎化干扰对景观破碎化的影响比较复杂。在研究人为干扰强度对村级景观破碎化程度的影响时发现,重度干扰和中度干扰下的景观比轻度干扰下的景观具有明显高的斑块密度指数和破碎化指数。随着人为干扰的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应增加。中度人为干扰使景观破碎化程度更高,而规模和强度大的人为干扰则有可能导致景观的均质化而不是进一步的破碎化。......
2023-1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