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景观的分类1.规模体系分类景观规模一般运用城市建成区的面积予以衡量。这是城市景观的第一功能,同时也是城市景观其他内涵的基础所在。也就是说,城市景观是人类精神对自然的加工,是人类社会组织制度、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载体。而且,城市也是区域文化集中的代表。除了与生理需要密切相关,城市景观环境的设置还与包括人们交往方式在内的社会需要相吻合,否则就会产生问题。......
2023-08-21
景观文化包含丰富的内涵,涉及物质、技术、制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多个层面;同时景观文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社会形态、科学等;再者,可以从多个方面对景观文化进行划分。
(一)从时间上划分
从时间上进行划分,景观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景观文化和现代景观文化。
1.传统景观文化
传统景观文化是指历史上形成的景观文化。一般来说,传统景观文化已形成一个阶段性的成熟体系,从物质、技术到价值观念与评判标准等都比较完善,有自己独特的形态特征和哲学理念。
2.现代景观文化
现代景观文化是指在当代形成的景观文化,是与传统景观文化相对而言的。它是在传统景观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处于当代这个时段上的景观文化,在技术、形态和观念上与传统景观文化都会有很大的区别。同时,现代景观文化由于科技发展迅速,观念转变太快,自身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性成熟体系。
把景观文化从时间上划分为传统与现代两种类别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首先,在时间上,传统与现代是一个含糊的概念。其次,从内容上来说存在多个标准,我们可以从景观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来划分。从物质技术的角度来说,运用和反映了现代的材料和技术的景观文化称为现代景观文化,反之就是传统景观文化。从艺术层面来说,运用传统的景观符号、形式和制度的景观文化为传统景观文化,反之就是现代景观文化。从哲学层面来说,反映了现代的社会意识和观念的景观文化为现代景观文化,反之就是传统景观文化。前两个层面的划分是比较表面的、易区分的,而哲学层面则相对难判断一些,主要是体会景观所反映的社会意识和观念是现代的内容还是古代的内容。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景观文化的这三个层面是融于景物一身无法分离的。
虽然传统与现代之间在时间上模糊,在景观文化内容上交错叠加,但是从总体态势上来说,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而且在对当前景观文化建设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时,此种划分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从空间上划分
当在时间轴上保持一致,从空间范围划分时,我们可以根据范围从大到小把它分为时代景观文化、地域景观文化、民族景观文化(所谓的传统景观文化)、都市景观文脉(城市景观意象、都市景观文化)、场所精神等。
(1)时代景观文化指在特定的时代,人类社会的物质技术、社会观念和思维方式必定会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超越国界、民族和地域,具有普遍性,反映在景观文化上就称为时代景观文化。它在空间范围上遍及整个人化自然。(2)地域景观文化与民族景观文化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景观文化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一致或思维、习俗的相似而呈现出一种内聚性,与周边地域的景观文化有所区别,从而体现出某种特性。相似的,一个民族具有某些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或宗教信仰等,它必然会在景观文化上有所反映,从而形成民族景观文化。地域景观文化与民族景观文化在空间上是相互交融的,某种地域景观文化可能包含多种民族景观文化;一个民族景观文化域内或许有多样性的地域景观文化。(3)都市景观文脉是指城市景观整体上体现出来的景观文化。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历史,逐渐地沉积形成一个特定的城市景观的文化背景,称之为都市景观文脉。(4)当空间范围再进一步地缩小至某个具体的使用者可以直接感受的一个场所空间时,该空间内的景观存在与周边环境的某种特定联系,自身也会具有一些特定的历史和形态特征,从而形成场所精神的景观文化。
(三)从地位上划分
在同一时空下,根据各种景观文化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或者说所发挥的作用、所占据的范围,可以把它分为主流景观文化与亚景观文化。除此之外,还有多种与之相应的称呼,如官方景观文化与民间景观、大传统与小传统等。然而此种种都不外乎是地位的主次、支配与被支配的区别,因此,还是以主流景观文化与亚景观文化来进行划分。
1.主流景观文化
主流景观文化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处于优势地位的景观文化。它占据主导地位,向其他景观文化地域渗透和扩散。它的景观文化共同体数量占大多数,持续时间长,再生产容易。通常情况下,它是属于官方文化,为统治阶级所崇尚、控制、宣传与推行的景观文化,所以它在政治、经济、科技或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往往都处于优势地位。
2.亚景观文化
亚景观文化是指处于劣势、被支配的地位,共同体数量不占大多数。它往往是与民间文化相对应的,处于官方统治比较薄弱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它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制度,但是深植于民众的意识中,在潜意识里流传、发展。
主流景观文化与亚景观文化并不是截然分离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空间上,它们交织在一起;时间上,它们的地位有可能相互转化;内容上,主流景观文化影响和改变着亚景观文化。同时,它也需要从亚景观文化中吸收养分。亚景观文化也并不是完全受主流景观文化的控制,它也有自身的独立性。同一时代,一个统一的地域文化空间中只有一个主流景观文化,而亚景观文化可能有多个。
(四)从社会基础来划分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有其自身的社会基础和体制背景的,景观文化也不例外。那么,从当前出发,以景观文化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为标准,可以把它分为大众景观文化、乡土景观文化与边缘景观文化三种类型。
1.大众景观文化
大众景观文化是指在工业社会的现代都市中,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模式化、易复制、没有文化深度、按市场规律生产的景观文化。它是一种完全被商业机制驱动的当代意义上的大众消费文化。
2.乡土景观文化
乡土景观文化是指在传统乡村社会基础上形成的景观文化,它的使用对象是以地缘、血缘为根基的文化共同体。
3.边缘景观文化
由于市场的渗透、城市化的扩张,传统意义上的乡土社会正逐渐消逝,乡土景观文化也正处于向现代社会意义的大众景观文化转变。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社会群体虽然处于现代都市中,却不完全具备都市人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那些离乡的农民,刚被城镇化的乡村社会群体,它们处于大众景观文化的影响之下,对乡土有着很深的依恋情结,他们营建和使用形成的景观文化处于大众景观文化和乡土景观文化之间,游离于两者的边缘,因此称之为边缘景观文化。
【注释】
[1]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7(04): 433-439.
[2]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 2002(01): 14-17.
[3](美)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曹锦清等,译.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5]陈谨,马湧,李会云.文化景观视角的旅游规划理论体系:要领、原理、应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16.
[6]林辉,荣侠,陈晓刚.景观文化与文化景观[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03):1618-1620+1774.
[7]林辉,荣侠,陈晓刚.景观文化与文化景观[1].安徽农业科学,2012,40(03):1618-1620+1774.
[8]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12-218.
有关景观文化学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
(一)城市景观的分类1.规模体系分类景观规模一般运用城市建成区的面积予以衡量。这是城市景观的第一功能,同时也是城市景观其他内涵的基础所在。也就是说,城市景观是人类精神对自然的加工,是人类社会组织制度、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载体。而且,城市也是区域文化集中的代表。除了与生理需要密切相关,城市景观环境的设置还与包括人们交往方式在内的社会需要相吻合,否则就会产生问题。......
2023-08-21
城市文化是城市景观的内涵,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的外在显现。城市景观象征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是构成城市文化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决定城市外在品位的显性标识。城市景观的每一个特征,无论突出与否,都已经和这样那样的文化发生了关联。因此,评价一项城市景观设计的优劣,体察蕴涵其中的文化特性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城市景观的这一特性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跨度。......
2023-08-21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根据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城市文化景观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古代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景观参与当代城市的文化生活,不仅是传承历史文化的有效形式,能够唤起市民的文化记忆,而且有助于构建适宜的人文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在城市文化的发展中,城市商业景观不仅是现代都市时尚消费文化的直接体现,也拉动了城市的文化消费。从整体而言,生态自然景观在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2023-08-21
(一)城市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城市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研究相对较迟。因而,作为文化景观遗产中的一个亚类,城市文化景观遗产出现得更晚。(二)城市文化景观遗产的特征作为文化景观遗产的一个亚类,与城市的特性紧密关联,具有比较突出的城市性特点。不同城市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差异导致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造成城市文化景观遗产的地域差异。在空间形态上,城市文化景观遗产成为统一的文化区。......
2023-08-21
(一)建筑本身即为景观建筑不但要为人类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同时,作为空间环境的主要实体与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其本身就是一种景观元素。景观建筑是现代景观理念、方法和文化背景相结合而形成的对建筑设计的新的审美方式和创作手段。......
2023-08-21
(一)意识形态对景观建筑的影响意识形态集中反映了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二)宗教信仰对景观建筑的影响社会的发展和政权的交替,使各个时期出现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及特定的民俗文化,两者是形成建筑空间与建筑色彩的重要原因。......
2023-08-21
舒尔茨指出,场所精神与历史文化传统关联极大。(二)“新陈代谢城市”理论与“共生城市”理论日本的“新陈代谢城市”理论与“共生城市”理论是相继出现的,是相辅相成、相互涵盖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理论,也是对城市景观的一种文化阐释。但这种新陈代谢并不是一个完全以新代旧的过程,他们主张在城市中引入时间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在周期长的因素上加上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这样的城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陈代谢城市”。......
2023-08-21
借助名著、名人、史实或文学作品的景观文化构建旅游景观文化效应已成为开辟旅游市场的重要方式。此外,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影视作品拍摄场景作为旅游景观文化也备受广大游客青睐。迪士尼乐园已经成为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游乐型旅游主题公园,成为集游乐、文化、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景观。除了像三国城、水浒城、大观园等拍摄基地转为旅游景观文化外,有的还借助了影视的原型或外景的拍摄地而构建和渲染了旅游景观文化。......
2023-08-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