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白居易的音乐奇遇——《中国历代音乐艺术故事》成果分享

白居易的音乐奇遇——《中国历代音乐艺术故事》成果分享

【摘要】:白居易的一生有着很多的音乐奇遇,也留下很多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供后人细细品读。白居易对他毫无反感,便欣然答应了。白居易欣然应允。白居易为盼盼对爱情的忠贞而感动得无以复加。白居易竟然没有想到原来关盼盼的坚守是为了维护夫名。她们两人是白居易的暮年知己,为他带来了莫大的乐趣。然而,白居易内心对关盼盼的愧疚之情这么多年来却依然萦绕心间,丝毫没有消褪。有一天,白居易正在欣赏两位爱姬的歌舞。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土,祖籍太原。他五六岁开始学作诗,八九岁懂得声韵,二十九岁考中进士,官至左拾遗等官职。他不仅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还是一位卓有贡献的音乐评论家。在他现存的近3000首诗中,有很多是写音乐的,如《琵琶行》《五弦弹》《霓裳羽衣歌》《清夜琴兴》《好听琴》《听琵琶妓弹》等等。白居易的一生有着很多的音乐奇遇,也留下很多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供后人细细品读。

(一)巧遇舞女关盼盼

804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那时白居易官居秘书省校书郎。他四处远游时,恰好经过彭城(今徐州市),便稍作停留。彭城守帅张愔,派人送帖请他府上一叙。张愔这个人白居易也早有耳闻,虽为武官,却性喜儒雅,颇通文墨。白居易对他毫无反感,便欣然答应了。

酒宴就设在燕子楼上。燕子楼地处彭城西郊,依山傍水,风景绝佳,据说是张愔特地为他的爱妾关盼盼兴建的一处别墅。楼前清流潺潺,垂柳如烟,清幽雅致。燕子双双对对穿柳而过,翩然飞至楼头,于幽静中更添几分生机。

落座后,张愔略显神秘地对白居易说:“我有一爱妾,名叫关盼盼,容貌美艳绝伦,而且精通诗文,更有一副清丽动人的歌喉和一番高超绝伦的舞技。她能一口气唱出你写的《长恨歌》,跳《霓裳羽衣舞》也是出神入化。她对您的文采仰慕已久,现在不妨让她来为您舞一曲,以助酒兴。不知您意下如何?”白居易欣然应允。待关盼盼坐到席中时,白居易仔细端详,果然光艳照人——朱面若花,粉肌如霜,美目含情愁,樱唇风韵长。张愔和关盼盼倒是真的热情,频频执壶为白居易敬酒。他们以酒赋诗,喝得畅快淋漓。张愔让盼盼舞一曲《霓裳羽衣舞》,她欣然领命。音乐起,只见关盼盼身着白色纱裙,犹如仙女翩翩起舞。她体态轻盈,忽如轻风吹指,时隐时现,又似白玉雕像,静中有动,令人心旷神怡。她以轻盈迦雪的旋转、流畅若水的舞步、柔软轻婉的舞姿,飘然欲仙的舞态,表现出虚无飘渺的仙境之中仙女的形象。曲罢舞止,关盼盼娇喘连连,回到席中。白居易真的惊呆了,一刹那间,仿佛当年能歌善舞的倾国美人杨玉环又出现在眼前,简直太美妙了!曲子结束,张愔急忙拿起丝帕,为美人拭汗,眉目之间,溢满爱怜,看来他们的恩爱真是非同一般。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1985年徐州市重建的燕子楼。】

宴会结束后,白居易便离开了彭城。自此一别,就是十年。十年之间,风云变幻,大唐王朝,已经亡了两代皇帝——德宗、顺宗,到了宪宗年间。白居易在朝中也已经是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

有一次,张仲素求见。白居易早闻此人能诗善赋,这下可以一决高低,以解胸中苦闷。白居易连忙到前厅去见他,闲谈之中,张仲素竟说起了关盼盼。张仲素曾是张愔手下任职多年的司勋员外郎,和张愔一家都比较熟悉。他说,那次白居易和张愔相见后不久,张愔就病逝了。树倒猢狲散,家中姬妾俱已各奔前程,惟独关盼盼难忘旧情,只身移居燕子楼,矢志为亡夫守节。

白居易为盼盼对爱情的忠贞而感动得无以复加。竟然有如此女子,毅然为夫守节。那时的社会还是比较开放的,夫死后再嫁的女子不胜枚举,甚至驸马死了皇帝都让公主再去改嫁。可盼盼却独居那燕子楼十年,过着凄苦孤单的生活。不知为何,白居易的心里涌上一股莫名的悲痛。多么美好的青春,多么绚丽的生命,就在那燕子楼上一点点流失。白居易想:既然她如此的情深义重,难舍亡君,还不如追随他到九泉之下,演奏一曲忠贞烈女的千古绝唱!何苦在那里慢性自杀,耗损那如花的生命,以一死换取流传千古的节操和美名岂不更好?想着想着,白居易竟然写了一首诗:“凄冷孤寂的月夜,关盼盼备受相思的煎熬,她懒于梳洗理妆,不再弹琴跳舞,那往日的舞衣,也早已放入箱底。悦己者不在,为谁而舞,为谁而容?你的夫君墓上的白杨已可做柱,而你若真有情意,为何不甘愿化作灰尘,追随夫君到九泉之下呢?”其实,这是白居易劝关盼盼以死来殉夫君。

【关盼盼】

张仲素把白居易的诗带给了关盼盼。关盼盼读了白居易的诗之后,不可遏制地放声大哭。关盼盼哭完后,说:“自从张公离世,妾并非没想到一死随之,又恐若干年之后,人们议论我夫重色,竟让爱妾殉身,岂不玷污了我夫的清名,因而为妾忍辱偷生至今!”她何尝不想与夫君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她多么盼望上天给自己这个权利。盼望着与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埋葬在那温润、潮湿的地下,共化为土,化为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来年的春季,那漫山遍野的茁壮的野草也许就是他们共同的新生。那位貌美如花、能歌善舞的一代丽人,最终香销玉殒在燕子楼上,用她的生命换来了不朽的美名。

而燕子楼因为关盼盼的故事也成为徐州的胜迹,历代文人如苏轼文天祥、陈师道、阎尔梅等都有咏怀燕子楼的作品,历代均加以修葺,楼上现在还悬挂着关盼盼的画像。游人不但为她的美丽而动容,更为她至死不渝的爱情而深深震撼。

白居易竟然没有想到原来关盼盼的坚守是为了维护夫名。是呀,当她的夫君亡去时,她的心,她的神,她的灵,她的一切也早就随着那位故人被埋葬,消亡了,她的苟活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爱。可她的这一片良苦用心,竟不能被白居易所理解,他还以为她贪生怕死,在那孤楼里虚耗生命,竟用说得如此明朗的诗来逼她走向绝路。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不是如一个幼稚的孩童吗?哪里懂得她对张愔的痴恋之情呢?白居易想:他还自诩为性情中人,竟然一时犯起了糊涂,也许是被乱花迷醉了眼吧。他现在唯一能为关盼盼做的,就是把她的遗体安葬到张愔的墓侧,他不求得到她的原谅,只为自己心安吧!

后来白居易的仕途几经周折,一切他都已经看淡,最后以刑部尚书致仕(退休),回到了洛阳香山。与他的爱姬樊素、小蛮日日饮酒、笙歌。樊素樱唇微启,小蛮柳腰轻旋。她们两人是白居易的暮年知己,为他带来了莫大的乐趣。然而,白居易内心对关盼盼的愧疚之情这么多年来却依然萦绕心间,丝毫没有消褪。

有一天,白居易正在欣赏两位爱姬的歌舞。樊素正在抚弄七弦飞泉古琴,琴声叮叮咚咚,一如高山流水。小蛮伎轻舒燕体,裙袂飘飘,宛若天仙起舞。然而端坐在那里的老翁——自号“香山居士”的白居易,则目如定珠,坐如古钟。他满目愁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他又想起了燕子楼头那泫然而泣的贞烈女子——关盼盼。他长叹一声,对陪伴他多年的爱姬说:“樊素,小蛮,你们过来!”两女子闻声袅袅而来,紧靠老人身边。白居易说:“我已快到耳顺之年(70岁),再也不能耽误你们的青春了,而且盼盼的死,给了我太大的震撼。生命不应虚度,你们要好好珍惜,快收拾好东西,去寻找属于你们的幸福吧!”

樊素和小蛮泪如泉涌,哀求着要留下来,可白居易一脸的绝然,两个女子只好默然离去。从此,白居易专心著作,研究佛法,颐养天年,只和香山和尚如满乘竹轿往来,两人谈论佛法。

(二)夜闻琵琶声

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朝中的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掌权的宦官竟然不闻不问,白居易因上疏恳请朝廷抓捕凶手,而得罪了当政者,被贬到江州当司马(今江西省九江市)。白居易天生随性,在江州生活地十分潇洒自在。

第二年秋天的一个夜晚,白居易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白居易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这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明月。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那声音,铮铮纵纵。

白居易深感弹琵琶的人技艺高超,弹的又是京城长安的乐曲,顿时兴致大发,他忘记了回去,朋友也不肯起身。于是,命仆人四下寻找。见琵琶声出自一条小船内,便叫船工靠上小船。白居易脱口而出,谁知琵琶声戛然而止,却没有人答话。他赶到小船边,添酒、挑灯,又摆上酒宴,诚恳邀请琵琶演奏者过来叙谈。一会儿,舱门打开,一位中年妇女用琵琶遮住半张脸徐徐走过来。

【关盼盼】

琵琶女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好像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地弹啊弹,说尽那无限伤心的往事。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开头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后来弹的是《六幺》,粗弦嘈嘈,好像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像是儿女私语。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子,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像撕裂绸帛。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之后,琵琶女慢慢吞吞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得十分肃敬。她诉说:“我本来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陵附近。13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弹奏曲子,曾赢得曲师的赞扬,妆梳起来,常引起秋娘的妒嫉。五陵少年,争先恐后地赠送礼品,一只曲子,换来无数匹吴绫蜀锦。打拍子敲碎了钿头云篦,吃美酒泼脏了血色罗裙。今年欢笑啊,明年欢笑,轻轻地度过了多少个秋夜春天。同属的姐妹嫁给了军人,老鸨辞别了人世,无情的时光,夺去了美艳的红颜。门前的车马,越来越稀,嫁了个商人,跟他到这里。商人只看重利,哪在乎别离,上个月又到浮梁,去买茶做生意。留下我在江口,独守这空荡荡的船仓,绕船的月光白得像霜,江水也那么寒凉。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满脸泪水,哭醒来更加悲伤……”

【凄楚可怜的“琵琶女”】

白居易听了琵琶声已经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歔欷,说道:“你我同样是失意人流落在远方,碰在一起,从前不认识那又何妨?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哪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早上晚间,在这儿听见的都是什么?除了杜鹃的哀鸣,就只有猿猴的悲哭。春江花晨和秋季的月夜,拿出酒来,却往往自酌自饮。难道说没有山歌?也没有村笛?呕哑嘲哳,那声音也实在难听!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像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你不要告辞,请坐下再弹一只曲子,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你看好吗 ?”

听了白居易的话,琵琶女长久地站立,又坐下拨弦索,拨得更急。凄凄切切,不像刚才的声音,满座的听众,都忍不住哭泣。这当中哪一个哭得最悲酸?江州司马——白居易的眼泪,湿透了青衫。之后,白居易便作了首长诗送给琵琶女,大概612个字,这便是千古绝唱《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