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版《京山县志》载:“湖山寨,距城三十里,寨长耆民裴静山、文童董齐全。”寨中山顶有湖山寺建筑遗存,是一处先有寺庙,后建寨城的人文景观。笔者2012年4月15日和2015年1月9日、2月10日三次考察湖山寨。湖山寨青龙泉外寨东门由东门沿上半山腰的东寨墙内侧向北穿行,可见高大坚固的东寨墙蜿蜒向北延伸。从碑文可知,湖山寨始建于清嘉庆元年,系为防白莲教义军而构筑的。......
2025-09-30
京山县曹武镇花台山村北1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花台山,海拔236米,山平面积1平方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花台山寨建于山顶。
花台山寨建于明末。其寨状南北向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周长920米,寨墙高2米至4.5米不等,平顶式结构。寨内开设东南门、西门、东北门3座寨门。山顶南坡上有一座古寺遗迹。整座寨城现状保存一般。
笔者2025年9月24日考察花台山寨。从山的西麓开始登山至山顶古寨的西门边,刚好用了1个小时的时间。西门为最简单的方门结构,无门顶石和地槛石构件。门宽1.5米,高2.2米,门墙厚3.4米。有一块天槛石倒卧于地,石长1.8米,宽0.4米,厚0.15米。上面凿有2个转眼。
从西门城顶上向东南环行,可至古寨的东南门。这两门之间的环形寨墙长190米,属平顶式结构,顶宽1米至1.2米,外侧高2米至4.5米不等,内侧高2米左右。无内走道的设置。
东南门也为方门结构,残毁严重,看上去就是寨墙的一个缺口。其门位于寨的东南角,门向南开。门残宽2.5米,高1.5米,门墙厚4米,没有门顶石和门槛石构件。
东南门至东北门间的东侧寨墙计长400米,蜿蜒于山顶之东的山坡上,其顶同样为平顶式结构。顶宽1.2米,外侧高2米至3米不等,内侧高1米至1.5米。其间有的段面已倒塌成了缺口。
东北门位于古寨的东北角,门向东开,方门结构,无门顶石和门槛石构件。门宽1.5米,高1.6米,门墙厚3.4米。其状保存较好。(https://www.chuimin.cn)
东北门至西门间的环行北墙和西墙长330米,均为平顶式结构。这段寨墙全部设置了内走道。其中,北墙顶宽0.8米,外侧高3.5米;内侧降层0.8米后,设置宽1.5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2米左右。西墙顶宽1米左右,外侧高3.5米左右;内侧降层0.5米后,设置宽1米至1.2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2米左右。
花台山寨东北门
花台山顶为一平台形势,台南山崖中有一座古寺,创建于唐代,历代香火旺盛。传说灵济祖师善信曾云游此地,见百花鲜艳地开放于满台,于是取名叫花台山,寺随山名便称为花台寺了。
如今的花台寺,系当地的信善们重修之寺。原来的古寺建筑已破败不堪。重修之寺坐北朝南,三间二进结构。面宽8米,进深16米。红墙青瓦。正殿神台上,供奉着一尊如来佛神像,其他众神簇拥两旁。殿内香烟缭绕,时有信徒前来祈拜。老寺西侧墙边有一口古泉,平面3米见方,泉水仍丰满充盈,清澈透明,给人一种沁心怡神的感觉。
山顶和南崖上分别架立一座现代的通讯信号塔,直插云霄,成了花台山的一个新标志了。
相关文章
清光绪版《京山县志》载:“湖山寨,距城三十里,寨长耆民裴静山、文童董齐全。”寨中山顶有湖山寺建筑遗存,是一处先有寺庙,后建寨城的人文景观。笔者2012年4月15日和2015年1月9日、2月10日三次考察湖山寨。湖山寨青龙泉外寨东门由东门沿上半山腰的东寨墙内侧向北穿行,可见高大坚固的东寨墙蜿蜒向北延伸。从碑文可知,湖山寨始建于清嘉庆元年,系为防白莲教义军而构筑的。......
2025-09-30
白马山寨,俗称寨子城。白马山之名,来源于一个传说。于是百姓们从此称呼此山叫白马山,并纷纷为白马鸣不平,愤慨地说,玉帝也是个不明事理者。笔者2009年9月16日考察白马山寨。从白马山西南的白龙山麓开始登山,途经白龙洞遗址和新洋丰肥业股分有限公司的磷石膏渣场,穿行150米长的渣库大坝,然后向东北方向跋山越岭,全程用去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便抵达寨子城的南门处。白马山寨南门从南寨墙顶上可向西环行至西寨墙顶上。......
2025-09-30
香龙寨,原名香云寨。香龙寨建于清咸丰末和同治初年。笔者2009年10月16日考察香龙寨。乡民们称之为香龙山可能是据此而名吧。香龙寨主寨北门内寨北门内两侧均有台阶可登上城顶。香龙寨中的乾隆年间的《东山半呆子序》碑文中称香山寺为“香云寺”,这与《钟祥县志》的记载的寺名是相符的。随着旅游业的兴旺,香龙寨也被包装起来。如将香龙寨改名为娘娘寨,并演绎出不少故事新编。......
2025-09-30
炸石坡双寨位于东宝区石桥驿镇永圣村4组的炸石坡山顶,海拔为319.8米,由东寨和西寨组成。据当地老人介绍,炸石坡双寨创建于清咸丰年间。经过一段翻山越岭的路程,抵达东寨的南门。由东寨向西穿行不到100米的小山坡后就抵达西寨。炸石坡双寨东寨北墙炸石坡的来历,缘于一个民间故事。传说此山原名石马坡,因山上有几十块怪石,其形酷似大马而得名。因此,山名便称为炸石坡了。......
2025-09-30
香山寺寨,位于京山县坪坝镇香山村4组与宋河镇杨家冲村10组交界处的香山上,属坪坝镇管辖。据当地老人介绍,香山寺寨始建于明末。寨中山巅上有香山寺建筑遗址。笔者2014年11月14日考察香山寺寨。香山寺立于香山之巅,坐北朝南,面宽16米,进深25米,三进三间的格局。我们在香山寺遗址上仔细搜寻,希望找到一些有文史价值的实物。此碑文是研究香山寺历史的一份新史料。首联写香山之势和寺庙之位。为香山寺增添了文化底蕴。......
2025-09-30
仙人岩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东11公里处的插旗村6组。仙人岩海拔476米,山平面积0.4平方公里,植被面积占80%,主要生长松、栎树和杂灌木。笔者从1995年至2009年先后7次考察仙人岩寨,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仙人岩寨由炮台、寨门、寨垣、城堡、洞厅、石屋、粮城和关庙等组成。实为写实之作,即上有仙人岩高耸云天,下有长沟水长流不断。以上四篇碑文都是记述仙人岩历史的重要文献资......
2025-09-30
由此可见,蜂子山寨始建于清咸丰七年。笔者2009年3月18日考察蜂子山寨。从蜂子山中段的东坡上山,经过40多分钟的攀行,到达古寨的南门处。经实地踏勘分析,蜂子山寨南侧是以突兀峭立的的自然岩石作为寨墙,险陡难攀,全长50米。蜂子山寨西寨墙由西寨墙顶可步行至北寨墙顶。......
2025-09-30
笔者2008年5月6日和2010年11月4日两次考察天元寨。天元寨北门在古寨的中间山顶上,建有一座关帝庙,面宽17米,进深15米,两侧山墙高4米多。因是关帝援救了乡民,故百姓称呼此寨为天援寨,后来为了简便,就改称为天元寨了。综上所述,天元寨建成于清同治八年,其形状为不规则的圆形,周长250米,属袖珍之寨。......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