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朵青云上显然已有了一长串不同凡俗的打坐者。青云谱中的“青云”二字,便由“吕纯阳驾青云来降”而得。“青云”,也可说是道教中修道成仙驾青云飞升的“术语”。......
2024-07-21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避讳的产生,最早大约是源于古人为了尊崇已故去的祖先,或出于对自身无法知晓、无法抗拒的自然界或其他冥冥之中的事物的敬畏,不愿直呼其名而采取的一种变通方式。
避尊者、亲者、贤者讳,越到后代越繁复、严格。
避讳的方式通常有改字、改音、加偏旁部首、去一字、空一字、缺笔、称字、改称呼和以“某”“讳”“上讳”等字代替等等。其中改字最普通,大多数为同义字。
家谱中的避讳,在汉代就已出现,从保留至今的东汉时所立的《孙叔敖碑》和《三老赵宽碑》就可看出。此二碑为他人所立,在行文中对所叙人物,大部分称字而不称名,这是汉代人避尊者讳常用的一种方式。
汉代以后的一千多年里,修谱中一般需要注意技术处理的仅仅是文字避讳问题,如避当朝皇帝讳、尊者讳等。
随着修谱的普遍化和明朝中后期谱书中大量出现的族源上溯到上古的三皇五帝或前代皇帝,或为了高自标赏,谱书中出现大量虚假和僭妄的内容和文字。可由于家谱的私隐性和明后期政权的无力,这种现象得以延续并得到蔓延。
清朝建立后,政府对谱书的内容、格式也有了些具体要求,一些内容被严格禁止,不能违背,这就是“谱禁”。
清政府对私人纂修家谱进行直接干预,主要集中在乾隆年间,大约形成两次高潮。
第一次发生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江西巡抚辅德发动,主要在江西。
第二次是乾隆四十年代中叶,背景是清修《四库全书》和“文字狱”的风行。特点是重点查找、删改家谱中的僭妄、违碍字句。各地方官为了自己免受牵连,也都积极主动地厕身其中,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皇上厘定文体”的行动,家谱自然也不能例外。据当时相关记载,家谱之中,如有僭妄字句,一律须删改,最后还得由地方官审定,方可付梓印行。在这期间,发生了多起家谱中用词或体例不当而被官员举报的案例,最后的处理也就是将版片和所有家谱尽行销毁,并没有殃及人身。这在当时“文字狱”盛行的大环境下,实属万幸。(www.chuimin.cn)
清代谱禁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祖先名字如果犯了庙号、御名、亲王名直至孔子名讳的,一律改用同音字以避之。
2.在追溯祖先时,不准妄自攀缘,只能以五世祖为始祖,或以带领全家或全族迁至当地的祖先为始祖。
3.谱书结构上不准出现“世表”“传赞”之类名目,以符合庶民身份。
4.行文中遇到清代的年号,要换行抬一格写;有时考虑到不断换行,太浪费纸张,也可在本行空一格再写,以示尊崇。
谱禁严格时期,很多家族在家谱修成之后,不顾家谱不外传的规矩,恭恭敬敬地送交地方官员审查,以保安全,就连贵为世代一品的孔府家谱也不例外。
乾隆九年(1744)孔府依例甲子修谱,谱成三十多年后,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又由衍圣公府下令各户,收回原本,改刊重印。由于当时收回得不彻底,至今尚能见到原本,用改刊本对照原本,出入很多,主要是删改和削减,抽去了若干不妥的内容。
(徐建华,南开大学教授)
有关海津讲坛荟萃(第四辑)的文章
而这朵青云上显然已有了一长串不同凡俗的打坐者。青云谱中的“青云”二字,便由“吕纯阳驾青云来降”而得。“青云”,也可说是道教中修道成仙驾青云飞升的“术语”。......
2024-07-21
许逊以布衣之身,率领百姓疏河治水,终于平息水患。青云谱流传有许逊治水的许多故事,其中一个“许逊锁孽龙”的故事如下:孽龙井据说,当年南昌一带洪水肆虐,系因一条孽龙精作怪。许真君追赶孽龙来到桥边,观音菩萨牵着孽龙交给许逊,说:“如今我已用铁链锁住孽龙的五脏六腑,它再也没办法逃走。你将它牵回去好生看守。”......
2024-07-21
随后,陶式玉就以过百龄、曹元尊的《官子谱》为基础,邀请对官子颇有研究的名手吴瑞征、娄子恩、蔡邻卿等参与校订,经过整整六年时间,先后六次修改,终于编成此书。康熙三十三年,陶式玉《官子谱》在福州刊行。......
2023-11-21
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存在一种“塔布”现象。进入封建社会以来,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观念和等级制度的尊严,更是注重汉字运用的“塔布”,制订并推行各种“避讳”规定。封建社会中的避讳,主要指的是不得直书当代君主及其尊长的名字,必须用各种方法加以回避。本来自然界有一种长尾巴的鸟就叫“雉”,为了避吕后的讳,改叫“野鸡”,一直用到现在。......
2024-01-26
超常期传导是指心肌组织受抑制情况下出现的意外传导现象。这恰与正常的传导规律相反,也被认为是一种超常期传导现象。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超常期传导:预期延长的P-R间期意外地缩短。图2-4-1右束支超常期传导男性,65岁,冠心病、右束支阻滞。房室传导的超常期大致集中于3个时间,称为第1、第2和第3超常期。超常传导与隐匿传导有密切关系,了解超常传导,有助于对某些心律失常的解释。......
2024-01-08
异位心律在激动的传出过程中发生的阻滞,称为异-肌传出阻滞。异-肌传出阻滞是心脏电活动中的自我保护现象,也是许多异常电活动存在的基础。房性心律消失,能除外房性停搏者,就是三度房-肌传出阻滞。③房性早搏隐匿性二联律、三联律时,其机制是传出阻滞。异-肌交界区始终处于绝对不应期,产生三度传出阻滞。异肌交界区发生3相传出阻滞和4相传出阻滞,可能成为传出阻滞的原因。......
2024-01-08
韦登斯基效应与韦登斯基易化作用,总称为韦登斯基现象。图2-3-1室性逸搏引起左束支韦登斯基现象男性,36岁,因晕厥入院。韦登斯基现象多发生于房室交界区,也可见于窦房交界区、束支内等部位,偶可见于并行心律的传出传导阻滞中。在某些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例中,各种类型的逸搏和逸搏心律、韦登斯基易化作用及韦登斯基效应,共同组成防止心室停搏的三种代偿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4-01-08
而在南昌的历史上,隐士的首选隐逸之处就是青云谱。这是由隐士的情操决定的。南昌未必是隐逸之风的发端之地,但南昌最早的一位隐士伶伦,却是出现在黄帝时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伶伦作为我们的先祖之一,他的隐逸之姿无疑影响了后世南昌乃至各地的隐逸之士。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南昌是中国隐士出现最早的地方。......
2024-07-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