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文化青云谱:京镗,蜀江声名不尽

文化青云谱:京镗,蜀江声名不尽

【摘要】:青云谱区京家山人京镗,便是其中之一。京镗其人,是正牌的科举仕进的典型。古代金兵画像京镗在朝廷为官,其实不大懂韬晦之道,而是有一说一,不隐瞒观点。高宗去世是国丧,京镗要求免去宴会,未获同意;他便坚决要求宴会上撤去音乐。滚滚蜀江水,不尽是声名。

一、京镗:滚滚蜀江水,不尽是声名

京镗返回朝廷,孝宗很高兴地赞扬他不辱使命,说,我们的士大夫平时都宣扬自己如何如何重节义,有谁能临危不变像京镗这样子的吗?

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文化清明的时代。这个时代,科举制度创造了它最为辉煌的一段历史。由宋太祖赵匡胤倡导,宋代君主优渥文化人,文人的地位之尊,声名之显,创造之丰,可谓超越任何一个朝代。而文人从政的仕进之路,有宋一代也是任何朝代不能比拟的。

东晋开始,江西一带经济得到开发,文化事业也显著发展。民间读书风气甚盛,经过历年积淀,一批又一批人才在宋代四百年间脱颖而出。据清光绪《江西通志》进士名录载,宋代江西进士五千四百四十二人,他们由科举进入仕途,其中官至宰相、副宰相者多达二十五人。青云谱区京家山人京镗,便是其中之一。

京镗其人,是正牌的科举仕进的典型。宋朝做官,有几种方式,有恩荫入仕的,也有科举入仕的。所谓“恩荫”是凭借老子在朝廷当大官,不经考试直接录用做官,等于变相的世袭制,这类官员多为科举入仕者瞧不起。京镗入仕,正当南宋初年,他学问好,见识深,开始只担任了主簿、知县一类小官,却为上司器重。当时,一位叫龚良茂的大官主政江西,认为京镗“廊庙器也”,搁在县里可惜了,于是,在调任朝廷担任副宰相(参知政事)后,径直把京镗给提携过去。

古代金兵画像

京镗在朝廷为官,其实不大懂韬晦之道,而是有一说一,不隐瞒观点。据《宋史·京镗传》记载,当时孝宗刚刚继位,很想有一番作为,尤其是在收复被金国占领的疆土上,于是向臣子们咨询政事。一干大臣揣摩孝宗的心思,纷纷迎合说,“大功可旦暮至”——也即收复疆土费不了多少事。可是独独京镗不肯随大流,他放言道:如今民贫兵骄,士气颓靡,“天下事未有骤如意者,宜舒徐以图之”。他这么一说,把个慷慨激昂、头脑有些发热的孝宗给说清醒了。孝宗不仅没有讨厌他,反而将他提拔为监察御史,成为厅局级干部。

京镗是受孔孟之道浸润很深的人,于公注重礼仪,于私看重节操,这从他担任对金国的外交使命方面可以看出来。

孝宗继位,金国遣使来贺。但此时前任皇帝高宗刚刚去世,孝宗正服丧呢,不能出来接见,便让京镗去接待。金使办完了差,想在临安这座“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繁华都市多玩几天,京镗严词拒绝说:“你们来这里是以贺寿的名义,现在既然贺完了寿,就该回去了,哪有留下游玩的道理?”金国使臣哑口无语,只得悻悻而返。

不久,金国又遣使来吊唁高宗的去世。当时礼仪甚多,金国使臣来了,这边又要派遣使者回访,叫做报谢,京镗担任了“报谢使”。按照金国一贯的做法,宋朝来使,既要举办宴会,宴会上还要奏乐。高宗去世是国丧,京镗要求免去宴会,未获同意;他便坚决要求宴会上撤去音乐。他的说辞是:连老百姓都知道,邻里有了丧事不在村里面唱歌喧闹,我们在这里吃饭还要奏乐,是不合礼仪的。金人强迫他入席,他不为所动,坚定地说:“吾头可取,乐不可闻也。”带着属下就要离开。金人拔刀露鞘来威胁他,他愤怒呵斥,金人不得不让步。(www.chuimin.cn)

京镗返回朝廷,孝宗很高兴地赞扬他不辱使命,说,我们的士大夫平时都宣扬自己如何如何重节义,有谁能临危不变像京镗这样子的吗?

后来,京镗受命担任四川军政首脑。他去了之后,做了几件事,第一是减免百姓税赋,第二是官府让利于民,第三是镇压叛乱,结果,“蜀以大治”。对于自己在四川的政绩,京镗很是满意,在离任前,他写有《水调歌头》一词,总结自己的工作说:

宋孝宗画像

……岷峨洗净凄怆,威与惠相并。闻到东来有诏,却恐西留无计,顿使雪山轻。滚滚蜀江水,不尽是声名。

京镗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才能都显示出来了,他被调回京城任刑部尚书,后来又升迁为宰相。

京镗是很有才的,他平生写有不少词作,尽管与宋代一流词家比略逊一筹,但可观之处不少。其得意之作,甚至很有乾坤大气。如上面那首《水调歌头》上阕云:“笔底烟云飞走,胸次乾坤吐纳,议论总纵横”,境界豪迈壮阔,堪比豪放词中的翘楚。

不过,他尽管才华出众,但自四川返回京都并担任台阁重臣后,再没有一首词作传世,大概身处枢机,高处不胜寒。高层严酷的政治斗争不仅使得他难以施展才干,甚至连行为处事都变得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在高位上,他反而无所作为了。当时的南宋政坛,恰值权臣韩侂胄一手遮天。韩侂胄,这位北宋名臣之后、皇室外戚、拥立宁宗继位的功臣,将另一位拥立功臣赵汝愚排挤出朝廷,自此“权势震天下”,听话的,不断提拔;不阿附自己的,一概排斥。京镗自此“一变其素守,于国事谩无所可否,但奉行侂胄风旨而已”——这样的处境下,他自然也没有心情再写诗了。

当了不久的宰相,他以年老辞去相位,说明他并不是一个贪恋权势和富贵的人。死后,官赠太保,谥号文忠——这个谥号和欧阳修是一模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