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个体的学习既是自主的,同时也是依附的,不但对周围的学习环境有影响,而且同时依赖周围的环境,无论是物理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还是文化环境。换句话说,乡村教师必须面对和适应外部环境才能获取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在这方面,美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为乡村教师提供的学习互助项目,固定每月都召集集体谈论会,组织乡村教师相互讨论有效的教学实践与心得。......
2025-09-30
知识共享是网络信息环境下学习的核心。良好的教师学习和知识共享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在设计和实施教师学习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一方面,在设计教师学习时要考虑知识共享文化氛围,比如可以采用参与式讨论、小型游戏等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另一方面,在开展教师学习活动时,组织者和专家要具备调节学习气氛的能力,时时关注教师的感受和反映,并根据现场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式。从组织理论视角来看,个人层面的学习远没有组织层面的学习重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学习才是组织发展关注的焦点,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学习的实质就是知识共享,因而如何在乡村学校创设这样一种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则是组织知识管理所要考虑的问题。
良好知识共享学校文化氛围能够使乡村教师耳濡目染,有利于培养乡村教师积极向上、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超越的学习热情。没有蕴含于组织目标、工作实践及行为方式之中的内核——共享的信念,致力于组织改善与变革的学校文化就不可能出现。即使教师们想要形成更具凝聚力的社区和专业联系,但如果缺乏一个关于“我们信仰什么?”和“为了这所学校我们如何去做?”的共识,结果可能就是相互之间的不信任乃至冲突。为此,乡村学校应将共同的科学信念作为指导,使得乡村教师具有创新的、自我超越的专业精神,以及追求卓越学习风气的实践取向。而共享的规范和价值观不同于学校的使命,后者是关于学校发展目标的简洁的公开宣示,并不涉及具体细节,而共享的规范和价值观通常隐匿在文字之下,学校应该提供一种合作与信任的环境和组织文化,因为竞争的环境很难让人有共享的意愿,因而要推动知识共享,必须要建立一个合作的相互信任的环境。正像哈格里夫斯所言“合作文化作为一种理想形态的文化,唯有它才能既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能促进学校文化的整体发展”。(https://www.chuimin.cn)
此外,保守的组织里面很难涌现大量的新知识,所有乡村教师都应该努力学习和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将此共享给所在学校或者所在学习共同体的其他成员,这是提高和改善乡村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重要途径。由于教师的实践和反思是学校知识创新的基础,每一个乡村教师都应该将自己的实践和反思与其他教师共享,并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并以实际的行动来进行创新。
相关文章
乡村教师个体的学习既是自主的,同时也是依附的,不但对周围的学习环境有影响,而且同时依赖周围的环境,无论是物理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还是文化环境。换句话说,乡村教师必须面对和适应外部环境才能获取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在这方面,美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为乡村教师提供的学习互助项目,固定每月都召集集体谈论会,组织乡村教师相互讨论有效的教学实践与心得。......
2025-09-30
在信息社会,学习将逐渐实现文化的回归,现有的“学校学习”将走向突出“个性化”的学习之路。从人类最初的融合于一般社会生活中的生活化学习发展到通过学校教育而实现的专门化学习,起到了加快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作用。然而,信息社会的学习将回归到原来的生活化学习,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转折。教师的工作围绕着“学习”而展开,包括教师自身的学习与促进学生的学习,要求乡村教师必须成为一名有效的学习者。......
2025-09-30
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是乡村教师群体在从事教学、研究和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并共同享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是乡村教师及其群落在适应虚拟、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对话和合作过程中习得的并共享的一种“共性”。因此,乡村学校实践活动的本质决定了乡村教师个体及其群落、课程知识、乡村教师学习的重要他人以及环境因子是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生成的四大重要因素。......
2025-09-30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创造主体,从而形成不同的乡村教师学习个体文化,而乡村教师群体学习文化源自乡村教师个体学习文化,源自乡村教师个体间以及与乡村教师学习文化重要他人的对话与合作。但是,目前乡村教师信息素养整体偏低,缺乏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互联网学习以及整合信息技术和课程的能力。......
2025-09-30
新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莱斯利·怀特则认为,文化是一个组织起来的一体化的动态系统,需要提供能量,使之运动和进化,并将文化划分为技术系统、社会系统和思想意识系统等三个亚系统。上述关于文化结构的划分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涵盖了物质、社会和思想意识等层面的内容,本书在充分吸收众家尤其是新进化论思想的基础上,将文化的结构划分为技术手段、制度行为、观念意识这三大基本元素,形成了金字塔型的概要性的框架。......
2025-09-30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乡村教师信息意识的培训与学习是一种终身教育和终身知识更新的过程,不仅仅是考虑发发微博、微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信息素养的培养,即培养乡村教师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
2025-09-30
调研发现,在乡村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教师主要还是通过讲授和示范将学科知识展示给学生,学生被动听讲、做笔记,然后通过记忆识记这些内容,经过反复练习、做题来巩固这些知识,这仍然是乡村学校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乡村教师的学习文化如若仍不思变革,势必为信息时代的浪潮所抛弃。......
2025-09-30
机制,原指自然物质系统的运行规律,如人体生理机制。现在,机制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指称某一复杂组织系统各要素间彼此依存、有机结合和自动调节所形成的内在运行方式。关于教师的“机制”研究,人们从不同视角围绕教师文化进行了较多探讨。为此,乡村教师文化场的整体性、动态性与跨文化性,决定了乡村教师学习与发展必然是文化场关键事件与教师价值观等内在因素互动的过程。......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