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文化还是能够影响他人通过学习或模仿获得知识的特殊能力。即将文化看成一套充满意义的集合性系统,这些特征既定义了文化群体的共性,又将群体性特征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2023-11-16
建构性是当代学习研究突出的核心特征,即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原动力,根据个体原有的经验进行知识的建构。意味着关于学习的看法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是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是接受一个既成的知识,而是建构自己的知识,是介入式的、主动性的学习。二是建构性的学习强调所建构的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的有效性,这种知识只有能有效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才是有生命力的,因而学习过程中知识同现实世界是密切关联的,知识的生产力时时受到检验[1]。即社会性的相互交往和作用对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作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性相互作用的结果。鉴于每个学习者都有属于自己的经验世界,因此,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关于事物的理解,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答案,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的沟通和交流,相互的争辩和讨论,使这种理解更加丰富与全面。三是学习要和实践世界联系起来,通过真正的实践活动来获取、发展和使用工具。即建构主义非常强调把所学知识与真实任务情景联系起来,这里的实践并不仅指个体的行动,而基于实践的个体经验的反思也是实践的形式之一。
在乡村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乡村教师不仅由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合作者,而且还是自身学习的“探究者”和“建构者”,他们凭借已有知识经验自主解读,在自己头脑中建构新知识。整个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的思维过程。为此,乡村教师应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情境、协作和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知识不是简单通过教师向学习者传递,而是学习者利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资源建立对话关系。(www.chuimin.cn)
事实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和学习的主要指导思想,并在网络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此,乡村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具有丰富的社会、教学和学习经验,以及较为成熟的学习心理,使得建构主义学习观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有关信息技术背景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设研究的文章
二是文化还是能够影响他人通过学习或模仿获得知识的特殊能力。即将文化看成一套充满意义的集合性系统,这些特征既定义了文化群体的共性,又将群体性特征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2023-11-16
通过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设,使得乡村教师个体学习升华成良好的乡村教师学习群体文化,能够有效改善乡村教师知识交流环境,其主要体现在教师和组织两个层面。其二,在组织层面,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有利于改善乡村学校内部的知识交流环境,增强乡村学校对新知识的敏感度,以及为确定哪些知识对学校组织有价值提供导向。为此,还应加强乡村教师的知识管理,通过乡村教师知识交流环境的改善,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2023-11-16
在信息社会,学习将逐渐实现文化的回归,现有的“学校学习”将走向突出“个性化”的学习之路。从人类最初的融合于一般社会生活中的生活化学习发展到通过学校教育而实现的专门化学习,起到了加快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作用。然而,信息社会的学习将回归到原来的生活化学习,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转折。教师的工作围绕着“学习”而展开,包括教师自身的学习与促进学生的学习,要求乡村教师必须成为一名有效的学习者。......
2023-11-16
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是乡村教师群体在从事教学、研究和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并共同享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是乡村教师及其群落在适应虚拟、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对话和合作过程中习得的并共享的一种“共性”。因此,乡村学校实践活动的本质决定了乡村教师个体及其群落、课程知识、乡村教师学习的重要他人以及环境因子是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生成的四大重要因素。......
2023-11-16
认为学习文化是在知识经济新形势下特定人群普遍自觉的学习理念、学习礼仪、学习道德和学习精神等的综合体。具体而言,由学习文化的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文化。即学习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反映时代特点的系列学习理念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在生活中学会生活”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生活方式,这一行为生活方式产生的有关“学习文化”的成果,则成为人类整个“文化”世界的组成部分之一。......
2023-11-16
在此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始了一体化进程[11]。“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建设要体现全局观念、整体设计、阶段目标、共生互促和协同发展,尤其是需要高校的教师教育者、中小学教师以及区县教研员结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共同服务于培养卓越教师和教育家。......
2023-11-16
外部生态环境因子对于乡村教师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其决定了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生成的特定性。为此,乡村教师学习活动也不例外,在体现乡村教师是一个自我成长过程的同时,也表明了与所处学习生态环境相互关联和适应的关系。乡村教师的学习环境系统总是能够将时空等所有构成要素以恰当的方式编织起来。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构建,实质上就是要将真实的学习置于社会实践和外界交流合作中。......
2023-11-16
机制,原指自然物质系统的运行规律,如人体生理机制。现在,机制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指称某一复杂组织系统各要素间彼此依存、有机结合和自动调节所形成的内在运行方式。关于教师的“机制”研究,人们从不同视角围绕教师文化进行了较多探讨。为此,乡村教师文化场的整体性、动态性与跨文化性,决定了乡村教师学习与发展必然是文化场关键事件与教师价值观等内在因素互动的过程。......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