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重要的发展方向,对学校体育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学校体育所具有的广延性和终身性等特征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真正掌握自己有兴趣、有特长的一些终身体育项目,包括相应的锻炼方法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达到终身受益之目的。......
2025-09-30
在锻炼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学习负担及机体承受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当运动负荷超越身体承受能力时,就会产生由身体不适应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了免于出现伤病而使身体健康受损,有必要通过自身感觉和对客观指标的检查,得出反映身体状况的客观材料和数据,以判定运动负荷与自身承受力之间的合理界限,并最终达到正确指导体育锻炼的目的。
(一)日常精神情绪变化
1.一般精神感觉
一般精神感觉是指体内感觉信息的一种表现方式,它由体育运动产生的负荷刺激所引起。通常认为,当运动负荷适宜时,人的精神感觉总是良好的,它表现为体力充沛、活泼愉快及精神饱满。如果身体患病或锻炼过度,则会出现身体软弱无力、倦怠、容易激动、精神萎靡不振等不良反应。必须指出,当把各种精神感觉作为评价体育锻炼是否适度的指标时,还应考虑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其他因素。
2.参加锻炼的愿望
锻炼愿望和精神情绪是密切相关的,有无参加锻炼的愿望,是衡量日常状态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当一个心情愉快乐意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一旦出现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且表示冷淡厌倦时,就应该考虑这是否是锻炼方法不当,或因疲劳未及时消除而引起的,有的甚至可能是锻炼过度的一种早期现象。当然,由其他诸如身体疾病、学习负担过重、生活没有规律、营养补充跟不上等因素造成的锻炼积极性下降也是不容忽视的,但这些可作为预防因素考虑,应在自我监督日记备注栏中标明。通常情况下,个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愿望分别用“对锻炼有积极愿望”“有一般锻炼愿望”“不想参加体育锻炼”“冷淡”或“厌倦”等文字记录下来。
(二)日常睡眠食欲情况
1.睡眠情况的诊断
为了保证机体的健康发育与生长,每天应有8~9 小时的睡眠时间。正常睡眠的表现是:入睡快、睡得沉、少梦或无梦、晨起后身体感觉爽快、精神振奋且体力充沛。通常认为,体育锻炼能改善睡眠状态,但只要身体状况稍有变化,正常睡眠就极易受影响。因此,睡眠作为一种身体适应性诊断指标,可以为正确选用体育锻炼方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及判断身体疾病提供依据。例如在体育锻炼之后,出现嗜睡、易醒、失眠、入睡迟等现象,以及晨起感到头晕或精神疲惫,即表明正常睡眠状态已受到破坏。
2.食欲变化的诊断
食欲是反映机体状况的一项十分敏感的适应性诊断指标。体育锻炼不正常、身体不适或睡眠不足,均可在食欲上反映出来。如果体育锻炼过度会使身体健康状况受到影响,不仅食欲减退,甚至还容易出现口渴现象,但这必须和锻炼刚结束产生的暂时性食欲减退有所区别。通常认为,早晨的食欲感觉特别重要,若睡醒后30~45 分钟就有进食的欲望,表明身体状况良好;如果起床后2~3 小时仍无进食要求,则被认为是一种不正常现象。
(三)体重增减规律(https://www.chuimin.cn)
1.体重增减的变化规律
每次体育锻炼之后,由于机体多余水分和脂肪的消耗,体重常略有下降,特别是初练者和身体较为肥胖的人,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有时运动强度越大,锻炼持续时间越长,体重下降的趋势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在合理范围内的体重下降是一种正常现象。通常认为,开始运动时体重下降持续3~4 周,体重下降范围为2~3 千克,基本比例应控制为自身总量的3%~4%,在之后的5~6 周,体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随着体育锻炼的进行,由于机体内部产生的一系列适应性变化,还会使骨的长度增长和直径变粗,骨密质增厚,肌肉肥大,肌腔和韧带的抵抗力增强,从而形成体脂比例减少、体重却相应增加的合理体重结构。
2.体重检查的注意事项
测量体重,最好在清晨起床或午饭前空腹时进行。刚开始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最好测一次。以后随着锻炼时间的延长及运动负荷的增加,每周可测2 次。若有条件者,在锻炼开始之前和结束时,都应测量体重,以便作更精确的比较。特别是当锻炼负荷较大时,由于能量消耗较多,就更有必要随时测定锻炼后的体重,以便通过体重变化,达到判断运动负荷适宜程度、避免锻炼过度的目的。
(四)心率检查
心率随年龄、性别、身体姿势和体质强弱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健康成年人安静时每分钟心率的变动范围为60~100 次,平均为70~75 次。
1.基础脉搏的测定诊断
由于基础脉搏具有相对稳定性(平均65~70 次/分钟),故在自我监督中,常以此作为评定锻炼水平和身体功能状况的客观指标。通常认为,经体育锻炼后,基础脉搏稳定或逐渐下降,说明机体机能状态良好,运动量适宜。但负荷逐渐加大之后,机体往往会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此时的基础脉搏一般略有加快,但最多不超过6 次/分钟。在未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基础脉搏加快幅度若超过12 次/分钟,应考虑是否负荷安排不当或过大。同时也与自我感觉有关,当基础脉搏持续上升并伴有疲劳感时,则可能说明锻炼过度或身体有某种疾病,此时应考虑做进一步的医学检查。测定基础脉搏,一般记录10 秒内的脉搏次数,可连续测定两次,待得出稳定值后,即可计算出每分钟的心率数。
2.运动脉搏的测定诊断
一般认为,运动后即刻心率达180 次/分钟以上为大强度运动,150 次/分钟左右为中等强度运动,140 次/分钟以下为小强度运动。这样在体育锻炼中,就可以根据上述参数估计运动负荷,然后通过测定运动和恢复期的心率,来判断自己的机能水平。据生理学研究表明,心率恢复快慢和运动负荷大小成正比,运动负荷越大,恢复时间越长。在通常情况下,体育锻炼后20 分钟,脉搏应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若30 分钟后仍未恢复,则表明还要经常参加锻炼,以继续提高心脏功能水平。
相关文章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重要的发展方向,对学校体育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学校体育所具有的广延性和终身性等特征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真正掌握自己有兴趣、有特长的一些终身体育项目,包括相应的锻炼方法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达到终身受益之目的。......
2025-09-30
具体来说,体育的概念可从广义和狭义来阐述。周济部长认为,大学体育必须与终身体育相对接,每个大学生应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并将体育运动贯穿于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因此,教育部提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健康生活理念: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知识链接体育的健身功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工作能力和运动能力。......
2025-09-30
青春期发育后,女子月经来潮。一般女子在正常月经期间并不出现明显的生理机能变化。大学体育教学课,男女生应分组教学,体育锻炼标准女生低于男生。因女生心肺功能较差,故运动量要小。多做仰卧起坐、踢腿等练习,以增强腹肌和盆底肌的力量,避免在弹跳练习中因剧烈的震动而引起子宫位置的变化。另外,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应注意有目的、有步骤地加强女生肩带肌、腰背肌、腹肌和盆底肌的力量练习。......
2025-09-30
运动处方有明确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运动处方的制订和实施都是围绕运动处方的目的进行的。运动处方简明易懂,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收效快。常见的分类如下:1.预防性运动处方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的运动处方。但是为了克服体育锻炼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并结合锻炼的运动处方制订好个人的体育锻炼计划。......
2025-09-30
在此基础上,还应选择适宜的身体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使身体锻炼之后,感到有乐趣,心情舒畅,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身心达到统一。显然,要有长期计划,短期安排,计划安排要根据身体适应运动负荷的能力。......
2025-09-30
体重:基本稳定,一个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4 千克,超过者为不正常。脉搏:每分钟在75 次左右,一般不少于60 次,不多于100 次,否则为不正常。进食量:每日进食量保持在1~1.5 千克,连续一周每日进食超过平时进食量的3 倍或少于平常进食量的1/3 为不正常。尿量:24 小时的尿量在1 500 毫升左右,连续3 天24 小时内尿量多于2 500 毫升,或1 天内尿量少于500 毫升,为不正常。知识链接发热分度标准一般认为,正常的腋下温度为36~37 摄氏度。......
2025-09-30
全面性原则是指体育锻炼必须追求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使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对全面锻炼都有不同的需要,尤其是在生长发育阶段,更应贯彻全面锻炼的原则,为促进青年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打下基础。......
2025-09-30
有许多评价身体成分的实用技术,这些技术既快速又方便。表6-9 腰围-臀围比例的等级评定二、体格指数测试BMI测试是一种辅助性的测定身体成分的方法,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体格指数反映了个人身体成分的状况。男性和女性的BMI超过40的被认为极度肥胖;21.1~25.0为标准体重范围。......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