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创造富有生活气息的阅读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创造富有生活气息的阅读课堂

【摘要】:创建富有生活气息的阅读课堂,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内在需求。在阅读课堂上,力求把阅读教学过程还原为形象生动的生活过程,把阅读教学的情景还原到现实生活情景之中,让学生处在具有生活气息的阅读课堂环境之中。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适度引入生活资料,阅读课堂回归生活至关重要。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创建富有生活气息的阅读课堂,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内在需求。在阅读课堂上,力求把阅读教学过程还原为形象生动的生活过程,把阅读教学的情景还原到现实生活情景之中,让学生处在具有生活气息的阅读课堂环境之中。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文本认知接轨,让隐性知识与生活现实对接,让知识建构与智慧生产融合,让价值生成与生命发展共进,如此才能让生命在课堂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才能实现卓有成效的语文教育实践。

(一)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营造生活氛围,建立新型的平等、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阅读课堂教学开始的第一个环节是导入环节。良好的导入环节能起到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稳定学生学习情绪的作用,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例如,《我的老师》这一篇课文从刘老师教学和放风筝两个方面来进行叙述和描写,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性鲜明、情感丰富、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和执着的追求、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尊敬的充满人格魅力的刘老师。笔者实习学校的语文骨干教师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也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苏叔阳的一篇散文:我的老师。”这样的导入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也是最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引导学生在回忆中唤醒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对教师的情感体验,为进入课文的研读做好情感铺垫。

(二)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https://www.chuimin.cn)

在实际教学中,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伴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盖,教育资源的共享,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结合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借助现代化媒体手段,把单纯的阅读语言文字辅助声、像、图文加以阐释,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同时,还能使学生获得直观真实的生活感受。切己体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将呈现在眼前的语言文字符号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沁润阅读文本的生活场景,增补文本的实际内容,与作者内心沟通,也就深得文章的旨趣了。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适度引入生活资料,阅读课堂回归生活至关重要。阅读课堂的教学要想引人入胜,语文教师就必须承担起信息传递者的角色,引入生活资料,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转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或熟知的生活资料,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作用。

(三)适当布置阅读课后实践性作业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教师没有在上完阅读课后布置生活化的实践性作业,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促进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难以将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知识彻底地吸收内化,从认识表面转化到实践中去。要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融会贯通,教师有必要适当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课后实践性作业。比如,《春的消息》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开学正值春天,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去郊外踏青,留心观察生活中春天的气息是否真如课文所说的那样美,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