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的阐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所下的定义是“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与阅读教学虽有着根本的区别,但又有着必然的联系。阅读教学是激发师生的心智,使个性化解读成为可能,并以对话的形式完成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2025-09-30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创建富有生活气息的阅读课堂,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内在需求。在阅读课堂上,力求把阅读教学过程还原为形象生动的生活过程,把阅读教学的情景还原到现实生活情景之中,让学生处在具有生活气息的阅读课堂环境之中。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文本认知接轨,让隐性知识与生活现实对接,让知识建构与智慧生产融合,让价值生成与生命发展共进,如此才能让生命在课堂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才能实现卓有成效的语文教育实践。
(一)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营造生活氛围,建立新型的平等、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阅读课堂教学开始的第一个环节是导入环节。良好的导入环节能起到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稳定学生学习情绪的作用,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例如,《我的老师》这一篇课文从刘老师教学和放风筝两个方面来进行叙述和描写,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性鲜明、情感丰富、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和执着的追求、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尊敬的充满人格魅力的刘老师。笔者实习学校的语文骨干教师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也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苏叔阳的一篇散文:我的老师。”这样的导入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也是最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引导学生在回忆中唤醒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对教师的情感体验,为进入课文的研读做好情感铺垫。
(二)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https://www.chuimin.cn)
在实际教学中,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伴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盖,教育资源的共享,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结合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借助现代化媒体手段,把单纯的阅读语言文字辅助声、像、图文加以阐释,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同时,还能使学生获得直观真实的生活感受。切己体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将呈现在眼前的语言文字符号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沁润阅读文本的生活场景,增补文本的实际内容,与作者内心沟通,也就深得文章的旨趣了。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适度引入生活资料,阅读课堂回归生活至关重要。阅读课堂的教学要想引人入胜,语文教师就必须承担起信息传递者的角色,引入生活资料,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转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或熟知的生活资料,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作用。
(三)适当布置阅读课后实践性作业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教师没有在上完阅读课后布置生活化的实践性作业,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促进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难以将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知识彻底地吸收内化,从认识表面转化到实践中去。要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融会贯通,教师有必要适当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课后实践性作业。比如,《春的消息》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开学正值春天,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去郊外踏青,留心观察生活中春天的气息是否真如课文所说的那样美,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
相关文章
(一)阅读的阐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所下的定义是“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与阅读教学虽有着根本的区别,但又有着必然的联系。阅读教学是激发师生的心智,使个性化解读成为可能,并以对话的形式完成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2025-09-30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责任参透这个课程标准,而阅读教学生活化是教师顺应发展不断更新的理念。所以,只有教师丰富自身的生活情感体验,才能在阅读教学中以饱满的阅读教学情感去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感,加深其生活化的阅读情感体验。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不能单单只依靠某一种教学方法,或者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
2025-09-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作者生活、课文生活、学生生活加以关注,把这三者统一起来进行教学,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运用阅读知识指导实践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其简称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三生活”。教师带领学生认识作者的时候,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经历的社会背景加以阐述说明,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而不是一提到鲁迅先生就是严肃、庄重的刻板印象。......
2025-09-30
(―)教师要善于挖掘低年级识字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教材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学之间的主要媒介,是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围绕的核心。(二)教师要将低年级识字教材与生活素材合理整合起来识字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但识字教学生活化并不是简单地把生活中的内容再现到识字课堂中去,而是要对教材和生活进行分析、筛选、整合,最终提取出适宜学生学习的识字资源。......
2025-09-30
朱利俪教材分析围绕单元主题“成长”,本次口语交际安排了“朋友相处的秘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参与集体讨论,学会记录重要的信息并进行整理,清楚地、有条理地汇报小组的意见。提出“朋友相处”的话题,引发学生展开思考。①先由组内每一名学生发表观点,指定一人在表格内记录“朋友相处的秘诀”和“意见来源”。小组代表可以借助上述句式开展内容分享,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进行朋友相处的秘诀的分享。......
2025-09-29
(一)两者都有其内在的教育性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都有其内在的教学性。(二)两者皆强调对象的建构性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观强调一种构造,指出对象间在交互过程中处于一个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象与对象相互影响、彼此理解,形成各种不同意义的共同体,最后建构起彼此共同的有意义的生活世界。(三)两者都关注过程的体验性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不是简单地指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指人们的周围生活世界。......
2025-09-30
为了迎合新课标中对教学生活化的要求,部分教师把识字教学生活化等同于重现生活事例的一种教学方式,忽视了语文识字教学的本质。识字教学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化,使其仅具备生活化的形式,却不知道识字教学的真正目的,最终未能达到教学生活化的目的。可见,识字教学生活化的内容不充分对识字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效果将大打折扣。识字教学生活化是一种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
2025-09-30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古诗词离儿童现实生活久远,其教学是一个难点。要想将古诗词教到学生的心坎上、最近发展区,首先就要研究教材。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应当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意象的把玩,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中,从而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及其内在的意蕴,加强儿童的审美体验,提升其审美情趣。......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