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生活世界与相关概念界定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生活世界与相关概念界定

【摘要】:(一)生活世界的概念关于“生活世界”概念的界定,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个多维度的世界,它既包含着日常生活世界、职业生活世界、科学生活世界,又包括意向对象共同构建的超越生活的意义世界。

(一)生活世界的概念

关于“生活世界”概念的界定,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无论是哈贝马斯的基于交往互动的解读,还是海德格尔基于存在论的解读,都是对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再次解读。因此,笔者认为,只有站在其创始人胡塞尔身上,才能真正把握究竟何为生活世界。胡塞尔在《危机》中不止一次提出,生活世界不是一个孤立的单元的世界,而是我们共同建构的,我们从内部而不是外部来识别,是对过去经验的整体的批判。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是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的。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个多维度的世界,它既包含着日常生活世界、职业生活世界、科学生活世界,又包括意向对象共同构建的超越生活的意义世界。

综上所述,笔者基于胡塞尔的理念认为,首先,生活世界不是单纯的具体的世界,而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多个世界概念,它既包括日常的生活世界,也包括超越生活的精神世界,它既有科学世界的含义,又有着意向对象之间的文化世界;其次,生活世界的对象具有主体间性;最后,生活世界是可建构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的构建内容可以从“他我、体验、爱的共同体”来把握;构建方法主要是悬置、还原。

(二)相关概念界定

1.悬置

悬置是悬搁、节制的意思,指平常认为自然不过地看事物的态度,即一种有成见的有固定概念框架、现成物,一种存在的设定之物,排除在外。胡塞尔把悬置称为“中止判断”“加括号”,基本意思是把有两种以上可能性而难以做出判断的东西放在一边不论,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现实。换句话说,悬置作为现象学的方法之一,就是希望当人们在看待一件事物的时候,为了更好地了解该事物的本质和内涵,把附加于该事物的观点和解读放在一边暂时不看,回到事物本身来看。这里,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悬置的是阅读教学历史的观点,即工具性作用和功能性学习;通过悬置这两点来凸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有的价值取向,如育人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等。(www.chuimin.cn)

2.还原

还原分为本质的还原和先验的还原。本质的还原是指把纯粹的现象和非纯粹的现象、一般的现象和具体的现象区分开来的过程。前者指原初直接被给予的现象;后者指反省后的意识改造过的现象。这里,笔者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还原应该是指回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初状态进行本质的还原,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方面进行还原。

3.他我

胡塞尔对“他我”有着自己的界定:它意味着对于本我而言的他人,对于本己的个体单子而言的其他陌生单子。换句话说,他我就是与本我或自我相对而言的平行概念,即对他人的感知或对他人的陌生经验。

4.爱的共同体

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强调主体的构造,在生活世界中,主体会构造出与主体有关的世界视域,并且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在此过程中,由“我”变成“我们”,这个“我们”则是世界意义的共同承载者,即共同体。而在胡塞尔看来,最高意义的共同体则是爱的共同体。爱的共同体是主体对象构建生活世界过程中最终的形式,爱的共同体中,“自我”和“他我”达到更高形式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