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语文交际教学的生活化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交际教学的生活化策略研究

【摘要】:道德感的培养需要情感体验,而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则提供了情感体验的途径。开放性是语文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要求我们将现代生活大系统和学生生活经验小系统相贯通,从人文环境、教学时空等多个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开放。课前指导学生搜集信息,帮助学生学习口语交际;课堂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课后组织学生相关实践活动,如去采访环卫工人等活动。

(一)实践性原则

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是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素养,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运用的最主要方式,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对长期偏离现实生活的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文实践场所和资源,使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文口语交际学习的规律。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和语文学习,积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充分体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意义,最终摆脱向学生灌输知识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让学生在自主建构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态度情感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二)体验性原则

体验性原则是指学生通过演示生活情境和参与社会实践等途径,反思自身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加深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和服务社会的意识。青少年时期,学生最应该具备的道德感是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辱感。对于小学生而言,应培养他们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敬老孝亲的义务感和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维持好学校和班级形象的荣辱感。道德感的培养需要情感体验,而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则提供了情感体验的途径。具体来说,通过模拟生活情境如网上购物、给出差的亲人打电话、与邻居沟通等,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学生进而反思自己不易察觉的口语交际问题;实践活动如以“关怀弱势群体”“我为班级做贡献”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等系列主题演讲,“热爱祖国”“奋斗的青春”和“感恩的心”等朗诵会,以及“我身边的文化遗产”“关心空巢老人”等采访。(www.chuimin.cn)

(三)开放性原则

现代汉语中,“开放”一词的义项是“解除限制”。针对教学中存在封闭性的弊端,本书提出“开放性”这一原则。开放性是语文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新课标保留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课程理念,其中开放是手段,发展是目标,语文只有开放才能有活力。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要求我们将现代生活大系统和学生生活经验小系统相贯通,从人文环境、教学时空等多个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开放。开放的人文环境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对话空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人文环境的基础,需要教师努力去营造。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与学生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这样有利于师生形成默契。哲学家马丁·布伯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这种宽松的对话空间是一种尊重、赞赏、鼓励全体参与的合作的空间。这样,学生能放下紧张、消极的心理状态,切实感觉到“心理放松”和“心理自由”。教学时空的开放,主要包括开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提倡多元性(多维目标,全面发展)、个体性(以人为本、弘扬个性)和灵活性(依据学情,动态形成)。教学内容不仅停留在课本,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学过程开放,课前、课堂和课后均延伸开放。课前指导学生搜集信息,帮助学生学习口语交际;课堂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课后组织学生相关实践活动,如去采访环卫工人等活动。教学评价强调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的评价,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