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校本研修: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校本研修: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摘要】:要为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而校本研修,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学校在近几年的校本研修中取得了不少成绩,摸索出一些教师校本研修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点。专家引领可成为一条指引教师运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途径。

成为专家型教师是每个教师的追求。一个教师要把自己的专业成长看作是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一件事,只有专注于专业成长,教师才能够有更大的收获。因此,学校要鼓励教师成为教育家。要为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而校本研修,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学校在近几年的校本研修中取得了不少成绩,摸索出一些教师校本研修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点。

1.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境性、具体性和反复性决定了“反思”是改进教学、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基本手段。反思不只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或活动的简单回顾和再思考,而是一种重新认识和再建构;不仅包括行为层面的重新思考,也包括观念和思想层面的重新认识。教师的反思,不仅包括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行为的反思,也包括与之相应的潜在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还包括作为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反思常见的形式有课后反思、对照性反思、日常反思、反思性教学。

2.教育教学工作的独立性和个体性,与人的教育的共性和一般性决定了“同伴交流”有利于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增强教育教学智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学校为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积极创造机会,找寻交流平台,促进教师开展教学对话,从而使同伴交流推进深入。学校各学科研修组、年级组和青年教师教育研究会就是各层面同伴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促进同伴交流是校本研修的主要途径和有效通道。同伴交流还可以拓展到市内外兄弟学校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互相交流学习中拓展校本研修的广度。(www.chuimin.cn)

3.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模糊性和持久性决定了研究对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作为一项研究,研究的主体一定要思考并解决好如下七个问题:为什么研究?谁来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何时研究?何地研究?研究得怎样?就教师的研究而言,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教师对研究价值的认识问题,教师几乎体验不到研究对自己工作和自身素质提高的作用,误认为研究是专业人员的事情,与自己和自己的教学无关,对研究的态度比较消极,缺乏关切和情结,缺少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素质比较低。其实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处处有“问题”,而我们却找不到研究的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能按照教育研究的程序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而且经常把研究与写论文等同起来,这其实是对研究的一种误解。

4.专家引领是指校本研修过程中,有计划、有目标地邀请专家进行指引。专家们站在新教育理念的高度,把问题看得更全面,将层面挖掘得更深,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找出教育教学的规律,使校本研修有很强的理论支撑。专家引领可成为一条指引教师运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途径。事实上,学校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在过去的几年中,邀请市研修室、教科所和宁波大学教授来校直接参与和指导教师校本研修的事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