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义姑舍子救侄故事之所以长盛不衰,广为流传,并演化为各地不同版本的传说,扎根全国各地民间,其根本原因是这个生动鲜活的民间故事完美地阐释了儒家的仁义文化。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阐明了仁和义的辩证关系,并触摸到了仁义的本质,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儒家义文化。礼制即是对仁、义两种不同内容的伦理行为规范的调节和文饰。孟子的仁与义都有明确的内容。最高统治者的大力倡行,“节义”价值观成为东汉一代儒家文化的主流。......
2025-09-30
东汉季世,诸侯纷争,殃及边地交趾。朱符死后,士燮全力治郡得以安定,献帝建安八年(203),朝廷遣张津为交趾刺史。张津与士燮共同上表奏请汉献帝封张津为交州牧,帝许之,因而此后交趾部遂称交州。此事实际上由曹操促成。其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权在握,而津与操素善,其出任交州刺史和交州牧,他人莫敢言不。建安十二年(207),张津被部将区景所杀。张津死后,交州权力更迭之际,刘表趁势向其地扩展势力,派零陵令赖恭代之。同时因苍梧太守史璜卒,又遣吴巨接替。当时曹操势力局限于中原,久欲染指交州,但鞭长莫及,于是便笼络士燮牵制刘表,“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三国志·士燮传》)建安十五年(210),中原与交州的形势均发生了变化。一直有意于交州的孙权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刘备击败曹操,北方威胁暂时得以缓解,遂派步骘为交州刺史,率兵南进。吴巨不服,被步骘诱杀。士燮率诸弟表示臣服,孙权乃加封士燮为左将军,此后交州事吴。《三国志·步骘传》云:“士燮兄弟,相率供命, 自此始也。”记载的就是士燮附吴这件事。然则实权仍操于士燮及诸兄弟之手。士燮对孙吴谦诚恭顺,尤过于其对曹操。建安末年,遣子入吴为质,燮、壹等诸子在交州皆为中郎将。吴、蜀失和后,“燮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闿等,率郡人民使遥东附,权益嘉之,迁卫将军,封龙编侯,弟壹偏将军,都乡侯。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玳瑁、犀、象之诊,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壹时贡马凡数百匹。权辄为书,厚加宠赐,以答慰之。”[2]这段史书记载,将士燮竭尽全力维护孙吴政权的事迹表现得淋漓尽致。
士燮所做的这一切,均是为了避免兵燹战乱,保持交州一带的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先决条件。《三国志·士燮传》中载:士“燮器体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陈国袁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场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由于交趾社会安定,所以中原及内地人士纷纷南下,移居交趾。一时间僻远的交州人文荟萃,人口骤增,对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他还特别注重岭南的经济开发,从中原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对土著越人教其耕犁,授其农艺,促使岭南地区摈弃落后的刀耕火种,迅速向先进的农耕文明转型,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使岭南地区长期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局面。著名越史专家陈玉龙在《东方研究》论文集中对士燮评价甚高:“士燮不但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中原大乱时,他不但能安土守境,民不失业,而且能礼贤下士,开创交州学术风气,使其成为汉末中国学术史上南方的学术奇葩。”(https://www.chuimin.cn)
相关文章
鲁义姑舍子救侄故事之所以长盛不衰,广为流传,并演化为各地不同版本的传说,扎根全国各地民间,其根本原因是这个生动鲜活的民间故事完美地阐释了儒家的仁义文化。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阐明了仁和义的辩证关系,并触摸到了仁义的本质,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儒家义文化。礼制即是对仁、义两种不同内容的伦理行为规范的调节和文饰。孟子的仁与义都有明确的内容。最高统治者的大力倡行,“节义”价值观成为东汉一代儒家文化的主流。......
2025-09-30
缇萦上书之所以能够触动汉文帝刘恒,引发西汉的刑律改革,是与文帝的经历分不开的。缇萦上书只是导火索,促成了刑制改革政策的出台。由缇萦上书引发的刑律改革,汉文帝的初衷是废止肉刑、宽缓刑罚,但在取代肉刑的手段上存在一些弊端:如把原先“斩右趾”的刑罚上升为死刑“弃市”,量刑上由轻改重;又如用“笞三百”取代劓刑、以笞五百替换“斩左趾”等,由于笞刑过重,很难保证受刑者活命,往往笞未毕而人已死。......
2025-09-30
齐鲁夹谷会盟是两国的一次正面文化冲突。究其原因,是两国因袭的迥异文化传统所致。文化差异必然产生矛盾冲突,甚至水火不容,兵戎相见,是亘古以来不变的社会发展规律。周室东封齐鲁的目的在于拓疆扩土,巩固王权。......
2025-09-30
弄清了肥族与白狄的关系后,还须探求肥族的源出及其播迁。肥族遂占有白狄之地,融入白狄,垒城守居,成为其中一支。肥族一支抵达齐鲁边境,与先期散落于此的同脉肥族会合。鲁国之所以同意将肥族流民置于北部国境,旨在抵御强齐进攻,而齐国扶持肥族在齐鲁缓冲地带重建邦国,为齐国附庸, 目的也是备御鲁晋同盟。......
2025-09-30
如果是消亡,肯定经历了承受不起的灭顶之灾,要么毁于强敌攻陷,要么致命祸患,这在史籍中肯定能找到蛛丝马迹;同时,从肥族文化精神的赓续传承上,也证实了融入土著的可信性。考查肥城文化史,可以发现肥族文化的贡献:其一,铸就了肥城人民不屈不挠的奋争精神。......
2025-09-30
鲁义姑传说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均有流传,传播过程中在保持故事原型的基础上,呈现出不断演化的特征。检索不同地域、万变不离其宗的鲁义姑现象,既有与民俗、标志物和地名结合的现实版本,也有义姑感动仙灵、被奉为神主的神话版本。胡兵撤走后,乡邻们发现母子二人已经倒在血泊之中。与此同时,黄巢吩咐部下凡挂有葛藤的地方,不得骚扰。......
2025-09-30
一妇为义,齐兵遂止。齐国攻到鲁国的边境时,看见一位农妇怀抱一个小孩、手牵一个小孩慌不择路地逃亡。鲁国的国君听说这件事,赏赐给这个妇女一百多端帛,赐予“义姑姊”称号,称赞她公正诚信,忠于道义。可以断定,鲁义姑传说的原型是存在的,只不过缺乏史料支持,不能还原历史真相。罗屯村鲁义姑祠的传说故事和宁阳版本如出一辙,只是把故事发生的时间改为战国时期,当是民间传说的播迁所致。......
2025-09-30
等到士壹来到京都,丁宫已被罢官,黄琬代任司徒,对士壹依然厚礼相待。交州刺史朱符被强盗杀害后,州郡陷入混乱。士燮借机上表朝廷,任命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士贿为徐闻县令兼任九真太守,三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至此,士燮家族遽然兴起,兄弟四人掌控了岭南的大半个天下,被史家誉为“一门四士”、“四太守”。其中士燮历史贡献最大,学术影响最广,故《三国志》特辟《士燮传》以记之。......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