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口古井位于通往施南府的官道上,要塞峡口寨塘的后方,现在209国道的西侧,地处第三村民小组内,现村委会侧后方,人们称之为凉水井。这口古井的位置特殊,位居来凤通往施南府的古驿道旁,为过往官家客商提供清凉解渴的甘甜泉水。目前保存较完整的要数佛潭大堰,是来凤县目前可见的历史最悠久、断面最大、效益最好的灌溉渠道之一。佛潭大堰自建成以来,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保障,被沿渠土家人称为幸福堰。......
2025-09-30
腊壁司村是个宜居之地,山水林田均衡,自然风光秀丽。用一句话描写就是两山(脉)夹一盆,新场河纵贯全境。聪明勤劳的腊壁司人热爱这片土地,以下用八景概括他们认为较精彩的自然风光。
1.一把伞
一把伞位于岩院坝吊脚楼的背山,也就是靠山或后山,其中一山峰形如一把伞。村民讲述着一个无法证实的民国时期的故事,说一把伞的地方有棵铁刷子树,传说可以遮蔽酉阳大潭的半边潭日光,因此事,阴阳师查地脉查到此处,找到这棵铁刷子树。当时驻旧司剿匪部队里有个张连长,派人去砍,早晨倾盆大雨,一直下,树没有砍成功,后铁刷子树自然死亡,田步云灭。在来凤不少村庄,村民说到古树都会说到酉阳那边的阴阳师查地脉或外地人来祭祀古树的事情,此说法有部分迷信色彩,属于历史记忆的虚化神化。
2.石马坡
此地也叫铁甲头,位于二、三组之间,地处村西山脉的山腰部,去往本县大河镇大坟山方向的古驿道旁,有一块石头,形如马尾。腊壁司末任土司田封疆之墓在此处,因田土司下葬时身着铁盔铁甲,葬坟的地方名铁甲头,又因为他的战马石化在此处,所以名石马坡。铁甲头与石马坡紧紧连在一起,其实就是一个地方。
3.花岩板
花岩板为一块有着美丽花纹的天然石板,此景位于核桃湾村一组。
4.跳水河
挑水河上一景,位于水碾下游不远处,河中有多步跳岩供来往行人安全过河。因过河要踩着跳岩过河,于是称之为跳水河,此景形成于土司时期,与水碾、围子丘是一个整体布局,以跳水河景点为核心的河岸两侧花草树木相衬,流水潺潺,鸡鸣犬吠,人语吟唱,围子丘挥汗锄禾,一幅农耕年华图。
5.三步两搭桥(https://www.chuimin.cn)
三步两搭桥位于十二组,新场河上的跳岩,与跳水河景类似,不同的是在跳岩之间用木桥连接,不用跳着过河,说明跳岩之间距离较宽。后由于在新场河上筑坝,此景消失。
6.土地庙
土地庙位于岩朝门村,是护印寨的核心部分。
7.自生木拱桥与栏杆门
自生木拱桥与栏杆门位于十二组。村民说新场河没有建坝的时候,有一棵古老的麻柳树横亘在河上,行人通过此树过河,非常安全,20世纪60年代树毁。栏杆门是一天然石阵,巨石突起,如石牛狂奔,且规则排列。当地人以九牛十八街命名,农业文明的象征意义较浓,土家人崇牛,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牛王节。
8.雷公顶
此地属于八、九组,是一座大山,位于腊壁司村的东山,是村里的制高点,与后山顶、和尚堡、仁山偎依,与板沙界村的风堡岭相望。曾有诗云:“雷公山顶耸千寻,直插云天惊雁群。耀眼雪光生瑞气,福星高照土家人。”此诗描述的就是腊壁司八景之一的雷公顶。据年长的村民述说,雷公顶景色绝美,过去几十年里多有毁坏,现正在恢复中。
除八景之外,腊壁司大洞也比较有名。民国时期强人田步云在此洞造枪,于是此洞成为田步云的兵工厂或军械所。大洞海拔550米,洞口宽约20米,有人工堆砌的乱石墙,高约15米,洞口外两边悬崖,洞下有一横山小路通铁甲头,上连二坨。进洞直行约30米后洞口收紧,然后需左转进入一宽敞椭圆形大厅,然后洞口再次收紧,右转进入又一宽敞椭圆形大厅,然后一直直行,但洞口多次收紧,形成20多个大小不一的椭圆形石厅。洞内石钟乳、石钟笋均发育比较好,规模较大,姿态万千,有观赏价值。因洞内深处有两块大石如两顶皇帝所赐土司官帽,栩栩如生,有村民认为此洞叫土司洞更加有意义。
相关文章
另一口古井位于通往施南府的官道上,要塞峡口寨塘的后方,现在209国道的西侧,地处第三村民小组内,现村委会侧后方,人们称之为凉水井。这口古井的位置特殊,位居来凤通往施南府的古驿道旁,为过往官家客商提供清凉解渴的甘甜泉水。目前保存较完整的要数佛潭大堰,是来凤县目前可见的历史最悠久、断面最大、效益最好的灌溉渠道之一。佛潭大堰自建成以来,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保障,被沿渠土家人称为幸福堰。......
2025-09-30
来凤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起步早,但由于资金问题,早期只限于对村落的一些重要建筑和文物进行适当保护和简单维修。来凤县真正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大规模保护与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先后发布五批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止到2019年底,来凤共有1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25-09-30
来凤县传统村落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要特征,多以族、以姓聚居,通过生产劳动生活交往结成较紧密的社会关系,成村成寨,互帮互助。如女儿出嫁,嫁妆多与农耕文明习俗有关,而哭嫁歌的内容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农耕文化与牛有着紧密的关系,来凤传统村落的人们对牛有着特殊的感情,不杀耕牛,让其自然死亡。......
2025-09-30
来凤县传统村落受佛教和道教文化影响较大,同时存在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原始宗教因素,1949年以来,宗教慢慢淡出村庄人们的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知识普及到传统村落,科学精神深入村民人心,宗教开始退出人们生活,宗教意识开始淡化。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村民的法治意识提高了,现代法治逐步普及。......
2025-09-30
恩施自治州境内的黑神庙很多,来凤县城及漫水乡均有遗址。据《来凤县志》记载,“黑神庙,在元阜里后坪。祀唐睢阳殉难将军霁云”。关于南霁云生前的忠勇和殉节的壮烈,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有详细记载,由此观之,黑神庙乃祭祀南霁云的民间宗教庙宇,是忠烈宫或忠烈庙的俗称。民间称黑神庙缘于两种传说:一为南霁云生来面黑;二为南霁云为炮轰而死,全身被炮火烧黑,故称其为黑神。仙佛寺村后坪的黑神庙始建于何时已无法考证。......
2025-09-30
位于下坪的碉堡处于古驿道的西侧,用于监视县城和宣恩方向,确保通往施州的驿道畅通,位于后坪的碉堡俯瞰酉水河,地处黑神庙旁边,用于监视县城和龙山方向,确保通往湖南永顺府的驿道畅通。经过仙佛寺村的两条古驿道,一条通施南府,另一条连接湖南龙山。......
2025-09-30
来凤县传统村落在清代的两部志书中均有记载,但比较粗略。“里”相当于现在的“乡”,十二里共一百二十一甲,甲的地域介于现在的行政村和管理区之间,本书所述的传统村落在一百二十一甲中多有体现。......
2025-09-30
摆手堂又称神堂。2008年3月,舍米湖摆手堂入选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摆手堂正门和堂内供奉的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塑像2008年6月,土家族摆手舞(来凤)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鄂、湘、渝、黔各省市关于摆手舞的发源,至今仍然争议不断。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清江流域和酉水流域对摆手舞的形成也存在较大争议。至民国末年,摆手舞竟已难觅踪迹。......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