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金殿在总体设计上对象征意义塑造和落实的精彩表现,铁塔在总体设计方面的表现则相对平实。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方面,五台山显通寺的一组铜塔像铜殿那样,通过总平面布置的手法获得了象征意义;另一方面,其他铜塔或依附于其他建筑、或置于室内作为陈设,而未在总体设计中与外部空间发生更多联系。但即便如此,由于铜塔使用了贵重的材料,后一种情况并未使铜塔本身的宗教功能和象征意义受到折损。......
2025-09-30
(1)五台山显通寺铜殿
五台山显通寺铜殿建于明万历三十三~三十五年(1605~1607)。2025年重新做了表面镏金,因此铜殿原基体已经较难测到,须尽量寻找镏金层磨损、露出铜殿原表面的部分进行检测。但这样的部分较难找,磨损的程度也不一致,因此下表数据多受到金层影响,不少都含有金,影响数据的精确。
表10-8 五台山显通寺铜殿合金成分检测结果
图10-12 五台山铜殿典型能谱图
续表
从表中可看出,不同构件各元素的数据差异较大,应当是受到表面镏金层的影响。数据中含锌量差异分布较大,有的高达20%左右,低的在6%左右;含铜量差异也较大,高的达到93%左右,低的在62%左右;铅含量普遍不高,最高也只在11%左右。但所有被测部位都不含锡,都含锌,是典型的锌黄铜(图10-12)。
可见,五台山铜殿与峨眉山铜殿的材料均为锌黄铜。虽然测到的五台铜殿数据本身分异较大,但从含铜、锌量均较高,不含锡,含铜低的特征来看,与峨眉铜殿还是比较相近的。这说明两座铜殿所用之铜合金确实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有可能是同一批配制的。
(2)显通寺东铜塔、西铜塔
将显通寺东铜塔、西铜塔塔身的XRF结果列表如表10-9。与显通寺铜殿一样,铜塔于2025年被全部镏金,表面金层对塔身成分的检测造成了阻挡。因此数据反映的实际应当是镏金层及铜塔基体的混合结果,其精确性受到影响。(https://www.chuimin.cn)
图10-13 东铜塔典型能谱图
图10-14 西铜塔典型能谱图
表10-9 五台山显通寺东铜塔、西铜塔合金成分检测结果
数据显示,这两座铜塔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铜含量均未超过40%——当然,这可能是受到镏金层阻挡的结果——但两塔的铁含量,均达到13%~18%。锡含量未超过1.3%,不是主要成分;锌含量在5%左右;铅含量较高,在25%左右。因此,这两座铜塔的材料实际上是掺有大量铅、铁的黄铜合金[30](图10-13,图10-14)。这是其他铜塔、铜殿都不曾出现的情况。
从这两座塔的数据可以看出:
第一,显通寺东塔、西塔的材料成分相似,说明它们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塔身铭文显示两者铸造工匠相同,可与此相印证。
第二,这两座塔与五台山铜殿的材料相差很大,应当不是同一批铸造。
第三,五台山显通寺这两座铜塔虽然与峨眉山圣积寺铜塔(现位于伏虎寺)在样式上存在较大关联。但根据数据来看,圣积寺铜塔是铅青铜铸造,与黄铜铸造的显通寺东塔、西塔的成分相差较大。使用青铜的圣积寺铜塔可能年代更早。
相关文章
相比金殿在总体设计上对象征意义塑造和落实的精彩表现,铁塔在总体设计方面的表现则相对平实。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方面,五台山显通寺的一组铜塔像铜殿那样,通过总平面布置的手法获得了象征意义;另一方面,其他铜塔或依附于其他建筑、或置于室内作为陈设,而未在总体设计中与外部空间发生更多联系。但即便如此,由于铜塔使用了贵重的材料,后一种情况并未使铜塔本身的宗教功能和象征意义受到折损。......
2025-09-30
铜殿发展至此,已经在技术上、象征意义上完全成熟。一方面,昆明铜殿的构架成熟,各个构件也几乎全可以视为将木构建筑的木构件、瓦件同等替换为铜铸。其仿木形式、材料选择反映出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思想都标志着铜殿的技术成熟和发展高峰。平阳地区密集出现的四座铜殿就表现出将“金殿”符号化的趋势。本节对平阳地区这四座已不存的铜殿及其所在真武庙的深入调查和考证,首次确认了历史上这四座铜殿的存在。......
2025-09-30
中镇峰顶的真武庙清道光七年即已荒废,据道光《直隶霍州志》:“旧志载霍山绝顶有元帝殿,明崇祯间邑人郭养正建,门枋栏楯皆铜为之,今废。”[10]由上可知,霍山铜殿建于明崇祯十六年,至迟于清道光七年已不存。从建筑形制来看,铜殿四面设铜栏杆,建筑群围绕以石垣的形式,显然也都是对武当金殿的模仿。......
2025-09-30
飞龙山铜殿位于石楼县飞龙山上的玄天宫内,现已不存。[17]图6-15雍正《石楼县志》志图中的玄天宫据此,飞龙山玄天宫始建于清顺治二年,落成于顺治十三年。综上各文献,飞龙山铜殿的建造年代上限应为清顺治十三年,下限为重修工程开始的康熙四十年。因此,飞龙山真武庙是否有铜牌坊,本处存疑。......
2025-09-30
首先在青龙山山脊上用块石包砌出一个大台基,作为整个建筑群的基础。图6-21八角亭及其内部近年新铸造的小铜殿图6-22青龙山真武庙八角亭原台基如果是一座占据整个八角亭基址的八角形铜殿,按边长3.2米来看,这座铜殿的规模相当大,用铜量巨大。综上,推测青龙山真武庙的铜殿,可能也是一座佛道帐大小、神龛性质的小铜殿。......
2025-09-30
总体布局姑射山真武庙位于山顶,坐北朝南,随山脊走势,沿轴线排布。真武庙整组建筑建在砖、石基础上,整组建筑沿轴线逐级升高。真武殿后的院落西侧、东侧对称地各有一组偏院,现已倾圮。建筑形制图6-25姑射山铜殿须弥座台基图6-26当代复原重建的姑射山铜殿1999年当地新造了一座铜殿置于原址,其形象并不足为凭。与台基对应,姑射山铜殿应当是一座八边形平面的铜殿。......
2025-09-30
这是泰山铜殿创建的直接原因。而从更远的历史渊源来说,泰山铜殿是明代第二座由皇家敕建的铜殿,其创意必然可以上溯到武当山太和宫金殿。......
2025-09-30
建造年代小铜殿起初位于武当山群峰之首天柱峰顶,传说中玄帝升天之处。[11]与小铜殿上的铭文相印证,可知其创建于元大德十一年。组织募化活动的是武当山道士米道兴和王道一。迁置明永乐十四年左右,小铜殿被从天柱峰顶移下。天柱峰顶则安置一座新的重檐庑殿顶的镏金铜殿,即武当山太和宫金殿。转辰殿又称转运殿,概取“转移运送”与“时来运转”之谐音。另据明《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小铜殿在撤置小莲峰前曾于明永乐十一年修理过[15]。......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