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丽的贵金属来建造宫室是需要雄厚财力的,可以直接体现出建筑的高等级,以及建筑所有者的地位。这两件青铜建筑构件出土于商代夯土建筑遗址南侧的一条商代壕沟附近。这两件铜构件的正面、两侧面、顶面均为看面,故推测其安放位置应该低于视平线。“甲十一”号建筑应当是一座贵族居住的宫室。......
2025-09-30
据《圣经·列王记上》的记叙,以色列子民出埃及地后480年,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第四年(约公元前969~962)[51],开始建造上主耶和华的殿。所罗门王征调了十数万人来建造这座圣殿,耗时七年建成。文中对这座石头砌成的圣殿有详细的描述[52],尤其是对内部:
“殿堂内部设有内殿,为安放上主的约柜。
内殿长二十肘[9米],宽二十肘,高二十肘,全都贴上纯金;他又用香柏木做了一个祭坛,放在内殿前,全都包上金。
整个殿宇都贴上金,贴满了整个殿宇。
内殿里又用橄榄木作了两个革鲁宾[人面兽身鸟翅的天使],每个高十肘[4.5米]……两个革鲁宾全包上金。……内殿和外殿的地板,都铺上金。内殿的门……刻有革鲁宾、棕树和花朵初开的形像。花上包金,革鲁宾和棕树上贴金。外殿的门……门上刻有革鲁宾、棕树和花朵初开的形像,雕刻以后,全贴上金。”[53](列王纪上6:14-6:35)
据此描述,所罗门为耶和华建造的圣殿,是个石头砌成的殿,殿内墙壁、地板全部盖上柏木板。其中有一个内部安放约柜的内殿(至圣所,长、宽、高均为9米),内墙、外墙也用香柏木全部包上,内、外表面包金。内殿中的革鲁宾像、门扇、地板,内殿外的祭坛,也全部贴上金。总之,这是一个看起来全部是金色的石结构的“金殿”。
《圣经》中的著名案例在欧美耳熟能详、深入人心,难怪美国人哈特(Virgil C. Hart)在见到峨眉山铜殿时,会情不自禁联想起所罗门神殿,并认为峨眉山铜殿与所罗门圣殿一样,“小而昂贵,浓缩了一国之最高技术、艺术”[54]。
不止如此,在所罗门为自己建造的宫室中[55],还大量应用了铜制品,包括两根著名的铜柱:
“[希兰]铸了两根铜柱;一根高十八肘[8.1米],周径十二肘[5.4米],四指[7.5厘米]厚,中空;另一根也是这样。
制了两个铜铸的柱头,安在柱子顶端:一个柱头高五肘[2.25米],另一个柱头也高五肘。他又制了两个铜网,为遮护柱子顶端的柱头:这一个柱头有一个铜网,另一个柱头也有一个铜网。在网子周围,又制了两行石榴,遮住柱头:两个柱头都是如此。柱子顶端上的柱头,刻有百合花形像,四肘[1.8米]高。两根柱子顶端上的柱头突起处,网子后面,各有石榴二百个,分行围绕着。
(https://www.chuimin.cn)
图9-44 所罗门圣殿和宫室复原想象图
他将两根柱子竖立在殿廊的前面:给立在右边的柱子,起名叫雅津;给立在左边的柱子,起名叫波阿次。这样,柱子的工作就算完成了。”[56](列王纪7:15-7:22)
可见,这是两根相当粗大的铜柱,但似乎是装饰,而并未承担结构功能。另外,所罗门宫室中还有1座铜海,安放在12只铜牛上。还有10个装有四轮的铜盆座,每个盆座上再放一个铜盆。另外还制作了铜锅铲、盘等。所有这些都是希兰在约旦平原,“稣苛特与匝尔堂之间,用胶泥模铸成的”[57]。
除此之外,这个宫殿中还有大量金器具,包括内殿即至圣所,以及正殿的门枢都是金的。[58]
思高本《圣经》为所罗门造的圣殿和宫室绘制了复原想象图(图9-44)。西方关于《圣经》的相关考古工作从18世纪末开始一直在进行。不论所罗门神殿于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过,即使只是文本上的记载,《圣经》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有论者认为,所罗门圣殿作为神圣建筑,是希腊建筑的源泉,甚至还影响了罗马和埃及[59]。
图9-45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圣坛铜华盖亭
作为经典中的神圣建筑,所罗门圣殿就与中国道教经典中的“金殿”具有可比性。我们甚至也能在欧洲的教堂中,见到追慕所罗门圣殿的案例,例如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中,有一座由吉安洛伦佐·贝尔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 1598~1680)于1624~2025年设计的圣坛华盖亭(baldachin)。这种亭式的华盖,一般由大理石建成,用以笼罩、标识圣坛。但圣彼得大教堂中的这座圣坛华盖全由青铜铸成,通高约30米,位于教堂穹顶之下、圣坛之上(图9-45)。论者指出,这四根高20米的青铜柱,柱身呈螺旋状,称为“所罗门柱”(Solomonic column),是对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的纪念[60]。
虽然这种螺旋柱得名“所罗门柱”是因为在老的圣彼得教堂中,有康斯坦丁大帝从希腊带回的据说来自耶路撒冷所罗门圣殿的螺旋状大理石柱子,但显然熟悉《圣经》的人们,很容易就会把青铜柱子与所罗门宫室中的两根铜柱子,以及那些丰富的铜制品联系起来。
相关文章
以美丽的贵金属来建造宫室是需要雄厚财力的,可以直接体现出建筑的高等级,以及建筑所有者的地位。这两件青铜建筑构件出土于商代夯土建筑遗址南侧的一条商代壕沟附近。这两件铜构件的正面、两侧面、顶面均为看面,故推测其安放位置应该低于视平线。“甲十一”号建筑应当是一座贵族居住的宫室。......
2025-09-30
各建筑之间用包括叠落廊在内的24间围廊相连,形成以宝云阁为对称中心的围合院落。形制宝云阁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宝云阁南、东、西三面均为明间4扇槅扇、两次间各2扇槛窗。宝云阁上檐进深五檩,下檐各面出檐一檩。图7-4宝云阁平面图7-5宝云阁石柱础图7-6宝云阁内铺地图7-7宝云阁内莲花座大抹角梁上坐一八边形骑梁墩斗,上承童柱、承椽枋。门窗宝云阁的槛窗、槅扇设计均按照清官式做法。......
2025-09-30
[13]表2-1各文献中的天枢形制数据图2-2唐乾陵神道第二道门墓表图2-3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石碑图2-4唐鸠摩罗什舍利塔各文献记载略有不同,《新唐书》《资治通鉴》已颇为详细;唯所费铜铁的重量,《大唐新语》有比其他文献更具体的数字。或以为105尺为除铁山外的总高,则天枢总高为至少约125尺,合今约38米。铁山基座的形象,可以参考唐鸠摩罗什舍利塔,其基座为须弥山的形式。......
2025-09-30
佛教对金的尊崇根深蒂固。[37]而佛身之相好庄严亦常被称为“金色身”,如《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38]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39]等。因此历史上佛教对铜、金的运用常见于为佛像塑铜像、贴金身,还有泥金写经等。[41]金价买黄铜,虽然是被佛经讽喻的事,但也正说明黄铜与金相似,能成为金的替代品。[44]由于黄铜在佛教中的重要性,高僧也常执黄铜器,以示其高品位。......
2025-09-30
铜荒既除,乾隆皇帝便得以建造了中国古代史上的最后两座铜殿——宝云阁与宗镜阁。关于灵沼轩反映出的中国古代金属建筑在近代的转型际遇,这一话题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近代科学技术与社会转型这一宽广而复杂的研究领域,非寥寥几笔能说清。对此稍加勾勒、对比,可知中国古代金属建筑在近代的境遇,并不只是“金属建筑”这一特定建筑类型独有的话题,而更是中国传统建筑、乃至中国传统社会近代转型与变革的厚重话题了。......
2025-09-30
与此前其他铁塔相比,聊城铁塔最大的特点在于建在近3米高的石砌须弥座台基上。因为高,须弥座台基在聊城铁塔的整体构图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此装饰也相对丰富。聊城铁塔的第一层塔身处于视线所及之合适位置,因此在全塔中是细节刻画最丰富的一层。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推测聊城铁塔应当仍是宋代作品,可能是12世纪左右的作品。聊城铁塔的斗栱刻画不清晰,铸造做工比较粗糙,且有当代补铸的部分,难以借此断代。......
2025-09-30
中国古代金属建筑,无论铜殿还是铁塔、铜塔,都是宗教建筑。而且,李约瑟也注意到了中国古代的金属建筑,包括铜殿、铁塔,以及一些使用铸铁柱的殿堂。中国的铜、铁建筑为什么没能发展成近代框架结构的金属建筑呢?......
2025-09-30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相关论著中提到了一些金属建筑案例,用来作为评价中国的建筑、铸造等相关技术发展水平的例证。他以此作为对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水平的积极评价。但从其引用的文献可知,李允鉌的论述实际上也是基于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金属建筑的观察和评价。......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