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道德经:知易行难,被褐怀玉

道德经:知易行难,被褐怀玉

【摘要】: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译文我的话很容易知晓,也很容易实行。正由于人们无知,因此他们不了解我。知易行难本章论述了知易行难的道理。尽管不被世人理解,有道的人仍然要被褐怀玉,顺应自然,守护三宝。被褐怀玉“知我者希,则我者贵。”魏伯阳在《参同契》有“被褐怀玉,外示狂夫”这样的话。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表、道骨、佛心”。道家的这种“隐逸思想”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a,事有君b。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c。是以圣人被褐d怀玉e

◤注释

a言有宗:言论有宗旨。宗,根据,根本。b事有君:做事有主张。君,根本、依据。c则我者贵:效法我的难能可贵。则,法则,做动词用,取法、效法的意思。贵,难能可贵。d被褐:身穿粗布衣服。被,通“披”。褐(hè),粗布衣服。e怀玉:怀揣美玉,指精神可贵。

◤译文

我的话很容易知晓,也很容易实行。而天下却没有人能听懂,也没有人去实行。说话要有宗旨,做事要有根据。正由于人们无知,因此他们不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能效法于我的人更是难以遇到。因此,圣人外面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的却是美玉。

知易行难

本章论述了知易行难的道理。大道虽然简单,了解它也很容易,却没有坚持执行。尽管不被世人理解,有道的人仍然要被褐怀玉,顺应自然,守护三宝。这是老子在乱世之中流露出的无奈之叹息,寂寞、孤独乃至悲凉,其思悱恻其情堪哀。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认为自己所讲的道理很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可天下没有人能懂,也没有人坚持去做。

“言有宗,事有君。”说话要有重点,做事要有根据。有人做了很多事,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连他自己都莫名其妙。因为他自己没有重点,只任由思绪乱跑,终究是流于肤浅。(https://www.chuimin.cn)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因为世人太无知了,没有智慧,所以听不懂我的话,不理解我的意思。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真正的智慧是“无知”,智慧到了极点,知道“无知”,才是真智慧。真正的智慧朴实无华,最伟大的成就平淡无奇。

老子所提倡的“无为”,包括虚静、柔和、慈俭、不争等思想,都是从“自然之道”所引发,容易理解,也容易实行。但是,人们由于被物质欲望所诱惑,淳朴的天性渐渐湮灭,对这些最根本、最浅显的道理反而不愿意理解,更别说去实行了,所以老子发出这样的牢骚。

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追逐名利、金钱,乃至权势,施展出浑身解数,各种方法手段层出不穷。因为拥有了这些,就意味着物质上的不尽享受,就意味着处处有人奉迎。于是,尘世就这样循环往复,生命就这样沉沦堕落。

被褐怀玉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真正懂我的很少,能够取法于我的更是难以遇到。“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所以得道的圣人,穿的衣服破烂,内里却是无价之宝。“被褐怀玉”这个成语影响广泛,常被引用。

魏伯阳在《参同契》有“被褐怀玉,外示狂夫”这样的话。大意是说有道的人往往装疯卖傻,蓬头垢面,借以表现自己。比如,小说中的济公喝酒吃狗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等。这些无所羁绊脱去偏执的言行举止,虽然不是道教文化体系的主流,但却能使那些为陈规俗套所累的人们,予以精神上的解脱,故而传播广泛,可以作为研究民俗风情的另一面。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表、道骨、佛心”。道家的这种“隐逸思想”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一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都跑去当了隐士。庄子说这些人“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请他出来做大臣他不肯,想与他交朋友也做不到。这究竟是中国文化的损失,还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