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道德经:防微杜渐的道理,稳定易守,问题易预防

道德经:防微杜渐的道理,稳定易守,问题易预防

【摘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c其脆易泮(pàn):力量薄弱的时候容易消解。◤译文局面稳定时容易把握,情势未有征兆时容易图谋。防微杜渐“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平安稳定的时候,容易维持局面。有智慧的人,在尚未发生变故之前,可以预防将要发生的问题。好的政策,在国家尚未混乱之前,可以使社会得到长治久安。不等问题到来,就已做好安排。“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说的就是“防微杜渐”的道理。

其安易持a,其未兆易谋b。其脆易泮c,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d;九层之台,起于累土e;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f,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g,复h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注释

a其安易持:形势安定的时候容易保持稳定。持,维持。b未兆易谋:没有征兆的时候容易谋划。谋,图谋。c其脆易泮(pàn):力量薄弱的时候容易消解。泮,消散,化解。d毫末:细小的幼芽。e累土:成筐的土。f欲不欲:想别人所不想。g学不学:不学什么。h复:返。改正错误。

◤译文

局面稳定时容易把握,情势未有征兆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瓦解,细微时容易消散。要在事端未开始时就有所打算,要在祸乱未发作前就做预防。合抱大树,萌生于细小的幼芽;九层高台,积累于成筐的土堆;千里远行,开始于脚下。

对于这些渐进的过程,急功近利妄加干涉就会失败,执意于一端而加抗拒,就会使局面失控。因此,圣人从不干涉,所以不会失败;无所把持,所以不会失控。人们做事,往往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失败。从始至终毫不懈怠,就不会有衰败之事。

因此,圣人想要的无所求,不重视珍贵的财货;想学习的是别人所不学,以弥补世人的偏激过错。以辅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强加干涉。

防微杜渐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平安稳定的时候,容易维持局面。征兆不明显的时候,容易解决问题。“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脆弱的东西,容易被打碎。细微的东西,容易被分散。

所以,处理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变故之前,治理国家要在它尚未发生混乱之前。有智慧的人,在尚未发生变故之前,可以预防将要发生的问题。好的政策,在国家尚未混乱之前,可以使社会得到长治久安。老子这几句话,说明了做事情需要深思熟虑,把握分寸,从细微处入手,不能马虎,这就是“防微杜渐”的哲理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真正做事业的人,还没开始前,已把基础打好了。表面看似是一着闲棋,不起任何作用,实际是经过深思熟虑,预先做好安排的。到了真正需要的时候,就会发挥作用,收到功效。不等问题到来,就已做好安排。在天下未乱的时候,早早就把紊乱的根源解决掉了。(www.chuimin.cn)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要多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是从幼小的树苗长成的。它得到天地自然的养育,靠着自己的生命力不断生长壮大。“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九层高的台子是从一筐筐的土累积起来的。这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由此可见,德行的修养也需要日积月累,平时就要谨慎于小节,不违道德于丝毫。无论何时何地,保持一颗善心,遵循自然之道而行,必定会增加修养,提升品德。“善”无所谓大小,只要使之成为内心的一种选择,即为大善,必致大德。反之,当做坏事已经成了习惯,即为大恶,必致大祸。

事物的发展,总是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大的难题往往是由小的隐患生成,量变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说的就是“防微杜渐”的道理。在矛盾暴露之前就未雨绸缪,就能将可能发生的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过于有所作为反会遭遇失败。为什么呢?就像“拔苗助长”一样,违背了自然规律,有所作为反而干扰了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最后一定会导致失败。成功不是偶然的,其后有着千古不变的法则。把握事情的进展,要等待时机,有时要争,有时要让,有时要抓,有时要放。该争取的时候却退让,该退让的时候却强求。该抓紧的却放松,该放松的时候却抓紧,就是举止失当。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有道之士处“无为”之道,不妄加干涉事物发展,所以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宇宙万物随时都在变化,圣人不固执成见,而是随时变通。追求物质会导致失败,执着于私利会遭受损害。无论求道、做人或治国,都不要沉迷于物质上的欲望,执着己见。而要谨小慎微,遵循自然之道,灵活变通。圣人因为“无执”,能应变、通变,不执着,所以,永远不会失败。

慎终如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普通人做事情,往往都是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无论大事小事,快要成功的时候是最需要多加注意的时候。因为快成功时会使自己头脑发昏,一激动,眼前的成功反而变成了失败。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是成功的大原则。不管做什么事,做到最后,都要像开始那样的态度,一样用心和卖力气,就一定会成功。不要因为有一点成绩,就自得自满,变得懒散和不专注。不满足已有的小成绩,保持开始时的心情,兢兢业业,坚持到底,则永远没有失败,使得事情以完满结束。

孔子弟子曾参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其厚矣。”其中的“慎重追远”和老子的“慎重如始”本质上是一致的。“慎重如始”反映了老子对事物整个发展过程的严谨态度。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有道的圣人,想要的是无所求,就是淡泊无为,没有欲望,不使那些难得的财货被人看重。不是说圣人没有欲望,圣人真正的欲望是什么?就是消灭人民心中的种种欲望。真正做到“无欲”,一切也都无所求。“货”是物质的东西,所以不要被难得之物所困惑而失去自我。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真正的学问是“不学”,是大智若愚,是纠正普通人所为过分的事物。言语不过分,行为不过分,聪明不过分,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达到辅助万物生长的自然之道,而不增加一点人为的因素。这是修身养性为学为政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