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是唐高宗李治时期完成的《西域图志》。既然是使者“画图以进”,称作《西域图志》当更恰当。第四部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史书《西域图志》。这部书全称《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共52卷,其详尽、准确程度超过了之前的所有“西域类”文献。选择研究《钦定皇舆西域图志》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对《钦定皇舆西域图志》的研究,希望张瑛还可以继续进行下去。......
2025-09-30
清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面积实地测绘,先后完成了康熙《皇舆全览图》、雍正《皇舆十排全图》和乾隆《皇舆全图》。从逻辑关系上讲,《皇舆全图》是《皇舆全览图》《皇舆十排全图》的发展和完善。乾隆皇帝原意是将新收复的,康熙、雍正《皇舆全览图》《皇舆十排全图》中未记载的西域地图进行补充,绘成完整的疆域图册——《皇舆全图》。为此,他两次组织了西域地理测绘工作。随着测绘工作的开展和对西域地区治理认识的深化,乾隆决定编纂《皇舆全图》的同时,运用西域地理测绘成果,编纂一部全面记载西域历史与现状的《西域图志》。这样,西域地理测绘,不仅满足了《皇舆全图》的编纂需求,客观上也为《西域图志》的编修奠定了基础。
(一)西域地理测绘是《皇舆全图》的编纂需求,也是《西域图志》编修的前奏
1.康熙《皇舆全览图》
康熙帝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发现所用地图存在模糊不清、测绘不精、内容错误等问题,深感“疆域错纷,幅员辽阔,方舆地理,又今昔互异”[87]。今后要想治理全国,没有详细而准确的地舆图志,是十分困难的。
康熙二十八年(1689)在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中,康熙帝命进有关地图呈览。当时担任翻译的法国传教士张诚乘机把早已绘好的亚洲地图送上,并指图说明中国的东北部分地区,因地理知识缺乏无法绘制,请求皇帝进行一次全国大地测量。康熙帝认为很有必要。
康熙三十七年(1698)法国传教士巴多明来华传教,沿途细察各省地图,发现府县城镇的位置与实地不符甚多,他将此事上奏康熙皇帝,再次建议重新测绘全国各省地图,这就更加坚定了康熙皇帝测绘全国省级新图的决心。于是命大臣白晋返回法国,又挑选十几位精通天文、地理和数学的教士来华,参与皇朝地图的测绘工作。由于这次绘图准备使用西方经纬度制图法绘制,为了慎重从事,康熙皇帝于四十六年(1707)十二月,命白晋等传教士先在北京附近进行小块试验性的测量,以与旧图相比较。经半年的努力,地图绘制完工,上呈康熙帝。“帝亲自校勘,认为远胜旧图”[88],这样才开始测绘各省地图。这次测绘,康熙帝除聘用外国传教士外,还命中国有关官员、精通算法人员和钦天监等有关机构人员,共同到各地进行测量。这次测量工作从康熙四十七年正式开始,康熙五十七年完工,历时十年,最终将测绘成果编入并完成了《皇舆全览图》。
《皇舆全览图》采用经纬图法,梯形投影,比例为1∶1400000。经纬网以北京为中心,并通过天文测量和三角测量的方法在全国实测出641个经纬点,这是我国第一次引入西方测绘技术的大地测量,虽然还有不准确之处,但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测绘规模最大、精度极高的地图。
2.雍正《皇舆十排全图》
雍正《皇舆十排全图》是清雍正三年(1725)在康熙《皇舆全览图》基础上,结合新辟苗疆、改土归流及海外舆图新资料补充修订而成的全国地图。该图由北向南排列,共分十排,故称雍正《皇舆十排全图》。纸本木刻色印,纵525厘米,横各排不等,计里画方,每方折地200里。该图成图区域广阔,北起北冰洋,南到海南岛,东北濒海,东南至台湾,西抵里海。雍正时期,对传教士采取禁止措施,没有用西洋人进行绘图工作。该图采用了以北京为经、纬线中心的方格绘法,范围大大超过了康熙图。
3.乾隆帝《皇舆全图》
《皇舆全览图》和《皇舆十三排图》是在西域尚未统一时完成的,最大的缺憾就是西域部分只有哈密地区绘入。乾隆平定天山南北后,命何国宗与明安图两次率精通西方测绘技术的传教士傅作霖、高慎思及中国测绘专家,对西域地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实地考察和科学测量,绘制了精确的地图,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皇舆全图》。《皇舆全图》为《西域图志》地图的编纂奠定了基础,成为《西域图志》地图部分的主要来源。因此,西域地图测绘,是《西域图志》编修的前奏。
(二)《大清一统志》的编纂及增修为《西域图志》提供了历史机遇
《大清一统志》是清朝官修的全国性志书。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曾经先后三次纂修,完成了3部著作,即康熙《大清一统志》,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嘉庆重修一统志》。乾隆二十九年(1764)开始的第二次纂修,其主要目的就是增纂《大清一统志》之西域部分。
1.《大清一统志》的编修
康熙十一年(1672)七月一日保和殿大学士卫周祚上书康熙皇帝,建议各省修通志,汇为《大清一统志》。七月二十七日,康熙御旨“依议”,《大清一统志》编修开始。根据史料记载,这项大型的编纂工程,自下而上,逐级成书。即由府州县编纂府州县志,汇辑为省通志,再由各省通志汇为《一统志》。府州县志由各级地方长官负责,省通志由督抚主持,礼部负责督促,收掌保管,待齐集后,一并移送翰林院,由翰林院编辑成《一统志》。如此浩大的工程,从卫氏上疏到论议、决策与实施,前后不到两个月,反映了康熙对编修《一统志》的高度重视,也说明这一时期朝廷确实是政令畅通。
康熙二十五年(1686),清廷设立《一统志》馆,负责《一统志》纂修。到康熙二十八年(1689),《一统志》编修进展缓慢,主要存在困难:一是各地志书编修缺乏史料;二是纂修官对如何“例载本朝人物”举棋不定;三是《一统志》与《明史》等纂修工程同时进行,影响了进度。直至康熙四十三年(1704),《一统志》还未修成。
雍正三年(1725),清廷“以《一统志》历久未成,特简重臣敦率就功”[89],重开《一统志》馆,大学士蒋廷锡任总裁,陈德华为副总裁。雍正六年(1728),皇帝为纂修《一统志》,诏谕各省重修《通志》,对于人物采访、撰录、时限、奖惩等,要求公当详明。此后虽然编纂进度有所加快,但至雍正十三年(1735)仍未成书。
乾隆即位后,下令继续进行《一统志》编修工作。乾隆八年(1743)才最后成书,因为该志记载时间至康熙时期,故俗称康熙《大清一统志》。全书共342卷。康熙《大清一统志》是一部涵盖全国的志书,具有重大的历史文献价值。
2.《大清一统志》的增修
雍正元年(1723)至乾隆时期国内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雍正二年(1724),清政府收复了青海北部厄鲁特蒙古诸部;雍正五年(1727),又平定西藏阿尔布巴之乱;乾隆十五年(1750)设驻藏办事大臣和帮办大臣,统领西藏事务。乾隆二十年(1755),平定准噶尔。乾隆二十二年(1757),再平阿睦尔撒纳叛乱。乾隆二十四年(1759),又平大、小和卓之乱,统一了西域。乾隆二十九年(1764)御史曹学闵提议重修《一统志》,以全面反映变化了的清朝疆域。
乾隆二十九年(1764),高宗下令续修《大清一统志》。“舆图日廓,户口日蕃,田赋日殷,府州厅县建置分并及人官物土之盛日著。”[90]由于资料严重缺乏,方略馆在利用现有资料的同时,请求朝廷要各省进呈方志。“乾隆三十年乙酉岁,圣天子以西陲底定,疆域式廓,乃命臣工重修《大清一统志》,将以垂示奕叶,为千古未有之典章。部牒至黔,分行下独阳,克期待复。”[91]经过20年的增修,乾隆四十九年(1784)《钦定大清一统志》完成。全书共500卷,体例与康熙《大清一统志》相同。
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与康熙《大清一统志》相比,内容上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西域部分。完成西域部分的增修,如同编纂康熙《大清一统志》的要求一样,必首先编纂、报呈《西域图志》。这样,《大清一统志》的增修,客观上为《西域图志》的编纂提供了历史机遇。
【注释】
[1]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11页。
[2]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11页。
[3]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11页。
[4][清]张穆著:《蒙古游牧记》卷一四《额鲁特蒙古新旧土尔扈特部总叙》,商务印书馆影印本,2025年,第178页。
[5][清]何秋涛著:《朔方备乘》卷三八《土尔扈特归附始末叙》,清咸丰十年(1860)刻本,第386页。
[6][清]张穆著:《蒙古游牧记》卷一四《额鲁特蒙古新旧土尔扈特部总叙》,商务印书馆影印本,2025年,第178页。
[7]苗普生、田卫疆著:《新疆史纲》,新疆人民出版社,2025年,第321页。
[8]马大正、成崇德著:《卫拉特蒙古史纲》,新疆人民出版社,2025年,第82-83页。
[9]杨建新主编,杨志娟、牛海祯著:《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清代卷》,民族出版社,2025年,第383页。
[10]钟兴麒等校:《西域图志校注》卷二九《官制》,新疆人民出版社,2025年,第415页。
[11]钟兴麒等校:《西域图志校注》卷三九《风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25年,第512页。
[12]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22页。
[13][清]椿园七十一著:《西域闻见录》卷二,国学文献馆复印本,第39页。
[14]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23页。
[15]《清圣祖实录》卷一五八“康熙三十二年二月庚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2025年,第189页。
[16]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21页。
[17][清]祁韵士著:《清朝藩部要略稿本》卷九《厄鲁特要略一》,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25年,第376页。
[18]《清世祖实录》卷六五“顺治九年十二月”条,华文出版社,2025年,第456页。
[19]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367页。
[20]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382页。
[21]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388页。
[22]穆罕默德·萨迪克·喀什噶里著:《和卓传》,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25年,第147页。
[23]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15页。
[24]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15页。
[25]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393页。
[26]韩儒林著:《元朝史》(上册),人民出版社,2025年,第86页。
[27]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元史》“元朝”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5年,第24页。
[28]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394页。
[29]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399页。
[30]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06页。
[31]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01页。
[32]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03页。
[33][清]椿园七十一著:《西域闻见录》卷七,国学文献馆复印本。
[34]见《鄂本笃访契丹记》,转引自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2册,中华书局,2025年,第496页。
[35]见《鄂本笃访契丹记》,转引自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2册,中华书局,2025年,第496页。(https://www.chuimin.cn)
[36]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04页。
[37]见《与哈智摩哈美德谈话记》,转引自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2册,中华书局,2025年,第401页。
[38]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05页。
[39]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22-423页。
[40]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09页。
[41]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07页。
[42]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07页。
[43]杨建新主编,杨志娟、牛海祯著:《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清代卷),民族出版社,2025年,第383页。
[44][清]魏源著:《圣武记》卷二《国朝绥服蒙古记》,中华书局,2025年,第185页。
[45][清]温达等著:《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七,中国藏学出版社,2025年,第437页。
[46]《清圣祖实录》卷一八三“康熙三十九年七月庚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2025年,第264页。
[47]《清世祖实录》卷三二“雍正三年五月”条,华文出版社,2025年,第296页。
[48][清]何秋涛著:《朔方备乘》卷四《荡平准噶尔述略》,清咸丰十年(1860)刻本,第56页。
[49]《清世祖实录》卷一二三“雍正十年九月”条,华文出版社2025年,第1036页。
[50]《清世祖实录》卷一二五“雍正十年十一月”条,华文出版社2025年,第1114页。
[51]《清世祖实录》卷一二四“雍正十一年八月”条,华文出版社2025年,第1023页。
[52]参见杨建新主编,杨志娟、牛海祯著:《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清代卷),民族出版社,2025年,第391-392页。
[53]参见杨建新主编,杨志娟、牛海祯著:《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清代卷),民族出版社,2025年,第393页。
[54]《清高宗实录》卷四七七“乾隆二十一年六月癸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2025年,第1002页。
[55][清]魏源著:《圣武记》卷四《乾隆荡平准部记》,中华书局,2025年,第278页。
[56][清]赵翼著:《皇朝武功纪盛》卷二《平定准噶尔前编述略》,中国藏学出版社,2025年,第131页。
[57]杨建新主编,杨志娟、牛海祯著:《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清代卷),民族出版社,2025年,第393页。
[58][清]魏源著:《圣武记》卷四《乾隆荡平准部记》,中华书局,2025年,第278页。
[59][清]昭梿著:《啸亭杂录》卷十《章嘉喇嘛》,中华书局,2025年,第1135页。
[60][清]魏源著:《圣武记》卷四《乾隆荡平准部记》,中华书局,2025年,第278页。
[61][苏联]兹拉特金著,马曼丽译:《准噶尔汗国史》,商务印书馆,2025年,第433页。
[62][清]傅恒等著:《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三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2025年,第79页。
[63][清]魏源著:《圣武记》卷四《乾隆勘定回疆记》,中华书局,2025年,第296页。
[64]《俄国皇家地理学会通报》,一八六四年,第三卷,第41页载:这支军队由五千穆斯林和多兰人,千余加尔梅克人和四百中国人组成。引自库罗帕特金《喀什噶尔》汉译本,第99页。
[65][清]和宁著:《回疆通志》卷一二,兰州古籍书店,2025年,第36页。
[66][清]和宁著:《回疆通志》卷一二,兰州古籍书店,2025年,第36页。
[67]《清高宗实录》卷五五五,中华书局,2025年,第1236页。
[68]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一七《疆域》,新疆人民出版社,2025年,第265页。
[69][清]魏源著:《圣武记》卷四《乾隆荡平准部记》,中华书局,2025年,第278页。
[70]《清高宗实录》卷五九九,中华书局,2025年,第1344页。
[71]余太山著:《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453页。
[72]成崇德著:《清代西部开发》,山西古籍出版社,2025年,第128-157页。
[73][英]包罗杰:《阿古柏伯克传》章五《中国人民在喀什噶尔的统治》,商务印书馆,2025年,第146页。
[74][清]椿园七十一著:《西域闻见录》卷一,国学文献馆复印本,第8页。
[75]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一四《疆域七》,新疆人民出版社,2025年,第230页。
[76][清]椿园七十一:《西域闻见录》卷一四,国学文献馆复印本,第33页。
[77]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一八《疆域十一》,新疆人民出版社,2025年,第279页。
[78][清]椿园七十一:《西域闻见录》卷二,国学文献馆复印本,第15页。
[79][清]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25年,第464页。
[80][清]赵尔巽等著:《清史稿》卷二八三《何国宗传》,中华书局,2025年,第10186页。
[81]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前《谕旨》,新疆人民出版社,2025年,第3页。
[82][清]傅恒、英廉等著:《西域图志》卷前《谕旨》,文海出版社,2025年,第1页。
[83][清]傅恒、英廉等著:《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前《谕旨》,乾隆四十七年(1782)本,第1页。
[84]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一《图考·皇舆全图说》,新疆人民出版社,2025年,第59页。
[85]《清高宗实录》卷四九〇“乾隆二十一年六月癸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2025年,第972页。
[86]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六《晷度序》,新疆人民出版社,2025年,第147页。
[87][清]玄晔著:《康熙御制文集》(二)卷四,2025年4月初版,第28页。
[88][清]赵尔巽等著:《清史稿》卷二八三《何国宗传》,中华书局,2025年,第10186页。
[89][清]黄之隽等著:《乾隆江南通志·序》,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2025年,第2页。
[90]《钦定大清一统志·凡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2025年,第3页。
[91][清]刘岱:《(乾隆)独山州志·序》,转引自龙尚学:《贵州地方志序跋凡例选录》,贵州省地方志办公室,2025年,第56页。
相关文章
第二部是唐高宗李治时期完成的《西域图志》。既然是使者“画图以进”,称作《西域图志》当更恰当。第四部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史书《西域图志》。这部书全称《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共52卷,其详尽、准确程度超过了之前的所有“西域类”文献。选择研究《钦定皇舆西域图志》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对《钦定皇舆西域图志》的研究,希望张瑛还可以继续进行下去。......
2025-09-30
噶尔丹虽部众尽失,但仍不愿接受清廷的招抚。策妄阿拉布坦掌权后,准噶尔部进入全盛时期。这次事件标志着清廷与准噶尔部再次处于敌对状态。康熙五十六年夏,清军分两路进军准噶尔部。雍正帝忙于巩固统治,即答应策妄阿拉布坦提出的与喀尔喀蒙古划界,通商贸易及划给吐鲁番的要求。次年,清朝派侍郎傅鼐、学士阿克敦赴伊犁,与噶尔丹议定划界、贸易事宜,双方再次开始正常的贸易往来。......
2025-09-30
《亚马港全图》即刊登于《小旅行记》第八卷。其实关于《亚马港全图》的刊者,书的题目中便有说明。之所以认为《亚马港全图》是特奥多雷·德·布里的作品,其原因在于特奥多雷·德·布里也称约翰·特奥多雷·德·布里。......
2025-09-30
乾隆时期,清政府对西域实施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清朝统一新疆的初期,天山南路维吾尔人有25万左右,加上北路的厄鲁特蒙古人口,总计不会超过30万人。乾隆统一西域后,采取了多种措施,统一货币,整理财政税收,发展城市、交通及商业贸易,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兴起。......
2025-09-30
事实上,法兰克福在发展成为国际性金融中心的道路上面临着一些阻碍。随着欧洲央行入驻法兰克福以及欧元的发行,法兰克福向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潜力进一步增强。此外,由于法兰克福也是德国中央银行的所在地,因此法兰克福成为众多金融机构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的首选之地,其结果就是法兰克福的金融市场不断壮大。......
2025-09-29
乾隆时期平定西域的斗争,主要是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53]准噶尔的内乱使乾隆下定决心乘势出兵西域,完成统一大业。由于厄鲁特和西域各族人民对准噶尔贵族的内讧和残暴统治十分不满,清廷统一西域的行动,受到牧民和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乾隆二十一年二月,清军再次兵分两路进军西域。大、小和卓是乾隆时期西域两位伊斯兰教领袖。......
2025-09-30
实际深入目的地,小心谨慎地调查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收集多种信息资料,进行创业条件分析,寻找创业机遇,是计划成功的基础。对竞争者的产品、市场份额和营销策略,都应了如指掌。进行周详、客观的市场分析之后,经营者应该结合具体的企业营销战略和竞争情况,建立一个营销预算。......
2025-09-29
社会的文化转型形制有原生自发型和次生后发型两种,前者是中国文化面临的理想机遇,后者是中国文化面对的现实挑战。应将T台展示的中国服装文化元素运用于日常流行服装,使之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群众基础支撑和推动中国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的发展进步。......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