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加强实践保证应用型师资培养

加强实践保证应用型师资培养

【摘要】:我们要将一大批从学校到学校的科研型教师培养成为应用型教师,其师资培养任务要比德国等应用型大学建设艰难得多。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把应用型教师的培养建立在实践教学的平台上。至于其原因,一是实践教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短板[7];二是应用型大学当前都是教学型大学[8]。

纵观世界各国各地的应用型大学,再结合学界的各种理论见解,我们会发现,应用型大学的共同特点,就是贯彻学以致用的知识观。正如有文分析指出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定“性”在行业,定“向”在应用,定“格”在复合,定“点”在实践。[6]可以说,应用型大学的灵魂,正是学以致用。确实,不强调应用目的的学习,无论从社会抑或个人来说,都是没有效率与效益的。人类之所以能够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走出来,享受今天高度现代化的生活与工作,正是依靠应用型的科学技术。从莘莘学子奋力拼搏的第一追求目标来说,大都是为了获得谋生立世的应用性知识与技能。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来看,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外乎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然而,认识世界的重要目的,正是改造世界。在实现知识应用、积极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们同样能够享受发现、行动与过程本身的乐趣。因此,倡导学以致用的大学学术观,必定成为应用型大学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主旋律。

我们要将一大批从学校到学校的科研型教师培养成为应用型教师,其师资培养任务要比德国等应用型大学建设艰难得多。例如,德国《高等教育总法》规定:除了拥有博士学位,担任应用技术大学教授还必须有相关领域不少于五年的实践工作经历,并且其中至少有三年是学术性机构之外的工作。显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性科学研究等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大学教师从传统学术型转向应用型,除了改变教师评价体制、实现教师科研转向之外,我们还要开展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工作,实现激励与培训的双轮驱动。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给出了方向性的改革意见,例如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把应用型教师的培养建立在实践教学的平台上。至于其原因,一是实践教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短板[7];二是应用型大学当前都是教学型大学[8]。(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