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民生产了占世界50%的玉米,20%的燕麦,以及15%的鸡肉、猪肉、棉花、烟草和小麦。1820年,一位美国农民耕种出来的粮食只能供给4个人;今天,一位农民耕种出来的粮食可以养活56个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恐慌期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一连串的法令以保护农民、防止低价、管制过剩谷物以及鼓励水土保持。......
2024-08-20
手工业门类增多。纺织业、酿酒业、竹木制作业、造船业、陶瓷制作业、砖瓦制造业、冶铸及金银器加工业均获得长足发展。纺织业方面,瑞昌地区盛产桑麻,为发展纺织业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的遗址中,有不少纺轮出土,纺轮既有早期石质的,也有陶质的,还有青瓷质地的,可知纺纱织布是当时瑞昌先民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冶铸业方面,瑞昌矿产资源丰富,以铜、铁、金等金属矿产为主,先秦时期已为我国最重要的铜冶炼地区之一。六朝时期,这里的矿冶业同样发达,应是江南冶铸基地之一。冶制器物,除兵器外,多为民间的生活用具与生产工具。在冶铸业的带动下,金银器加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一大新的手工业门类。特别是1972 年11 月间,在码头西晋墓中出土的金银器达13 件之多,其中金戒指3 件,内1 件局部扁平,原镶有珠,现已失,直径2 厘米;另两件压圆点纹,直径1.8 厘米;金小环4 件,圆边,二粗二细,直径1.7~2 厘米;金手镯4 件,圆边,二粗二细,直径6.2~6.5 厘米;金发钗1 件,长19 厘米;银镯1 件,已残。这批金银器的集中出土,既反映六朝时期瑞昌手工业的发展与进步,也体现了当时瑞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砖瓦烧造业方面,由于城市的兴起,人口增多带来房屋的增多,砖瓦烧造成为一大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在横港清湓街城市遗址和码头六朝古墓中,均发现大量的青灰砖,有的砖面经打磨后还刻有图案。陶瓷制造业方面,青瓷烧制业十分发达,无论是数量、质量与工艺水平均达到较高水平,码头地区六朝古墓出土的大量精美青瓷器体现了那个时期青瓷烧制业的盛况。竹木器加工业方面,瑞昌山区竹木资源丰富,能工巧匠以竹木为原料制造各类生活用具,竹木制品业成为一大重要的手工业门类。特别值得一提的造船业的兴旺发达,瑞昌滨江临湖,水路纵横交错,西部山区林木繁茂,为发展造船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上军事、经贸发展的旺盛需求,促进了造船业的大发展,当时长江、赤湖边城为重要的造船基地。
经贸业日益兴盛。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贸易经济兴盛。当时瑞昌三大城邑是贸易的集中点。集市一般设在城内或城郊,是城乡商品交换的重要场所,内设邸店或店肆。交易的货物,主要是粮食绢布一类生活必需品、地方土特产品、各类手工业产品以及从外面贩运来的青瓷等商品。其中滨临长江的半洲城,交通便利,有利于南北东西商旅往来、物品集散,已经成为赣北地区重要的商业口岸,特别是其作为寻阳、江州郡治所在地时期,既是军事、政治重镇,更是商业都会。晋《地道志》称:“寻阳南开六道,途通五岭,北导长江,远行汉岷,来商纳贾,亦一都会也。”当时半洲城贵族、官僚、军士亦经商成风,并享有免税特权。如东晋江州刺史刘胤,上任伊始,即“不恤政事,大殖财货,商贩百万”,很快成为官僚经商中的暴发户。
运输业成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繁荣,赣北地区在六朝时期成为重要的物资供应基地,一跃而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三大经济中心。自东晋时起,这里就成为重要粮食输出地,京城之外的重要粮仓。大量粮食在这里积存、转运到京城及各地。瑞昌作为赣北地区的重要港口,水运业因此十分发达,江州漕运因此诞生。漕运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经济制度,历代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通过水道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区。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六朝时期的江州漕运线,上达蜀楚,下至三吴,漕运方式采取水陆并运。船舶是漕运的主要运输工具。与官方漕运同步发展的是民间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外地外资源源不断地从各地运抵寻阳,江州的地方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这一时期的江州,是全国重要的运输中心,地处长江边的半洲城与湓浦口是赣北两大重要的港口,运输业十分繁荣,呈现出商船云集、舟楫如林、络绎不绝的繁忙景象。
有关湮没的历史:瑞昌立县前古文明管窥的文章
美国农民生产了占世界50%的玉米,20%的燕麦,以及15%的鸡肉、猪肉、棉花、烟草和小麦。1820年,一位美国农民耕种出来的粮食只能供给4个人;今天,一位农民耕种出来的粮食可以养活56个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恐慌期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一连串的法令以保护农民、防止低价、管制过剩谷物以及鼓励水土保持。......
2024-08-20
2000 年12 月8 日,码头镇朱湖村移民建镇工地施工时发现。朱湖六朝古墓群考古发掘报告经实地勘察,此处属一大型墓葬群,有古墓50 余座。据当地村民反映,周围台地也因农民耕作经常发现砖室券顶墓,花纹砖随处可见,根据这些花纹砖出土地点调查,大多为六朝时期墓葬。为配合工程建设,本次发掘西晋墓两座,编号为M1、M6;南朝墓四座,编号为M2、M3、M4、M5。随葬器物均置于墓室前半部分。......
2023-09-25
道教风水观念讨论道教典籍中有众多风水术数内容,这充分说明汉魏六朝时期道教对民众风水信仰的关注和重视。不仅修道能够避开营建中的种种吉凶禁忌,而且道教还赋予其经文以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试图以此来取代种种风水术的具体吉凶推演原则。因此,道教对风水术的吸收、改葬和对民众风水信仰的引导、转化甚至禁止,都是出于其弘教的需要,这种看似矛盾的风水观念,真实地反映了汉魏六朝时期民众生活中风水信仰的重要地位。......
2023-11-28
秦汉时瑞昌一直未见行政区划设置,说明瑞昌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并不突出。秦汉时期,人口统计主要依赖于地方郡县的上计,即由郡县统计上报中央,户口数字每年会更新一次。秦统治时期较短,全国人口据推测大约在3000 万。虽然瑞昌地域至今尚未发现秦汉时期的铁器农具,但根据周边生产技术状况,可以推断当时瑞昌先民定会使用铁器农具。秦汉时期,稻作依然是这一地区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
2023-09-25
在保留凉州游牧区域经济特色的同时,北魏也通过移民屯垦加强凉州的农业经济基础。写出了那时凉州的繁荣。西魏、北周时期,均田制在武威的普遍推行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北魏至北周时期的武威,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北魏时期的506年七月,凉州地震有声,城门崩塌。陈寅恪先生在他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书中列举了北魏平定凉州后,网罗的河西文化学术人士近二十个,他们为北魏的制度建设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23-08-07
两晋六朝时期,不论南方还是北方,社会动荡,政治变动,外敌不断入侵,这是一个民不聊生的时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此期间,北魏王朝为佛教的萌芽埋下了种子。另一方面,六朝时期艺术品的线条勾勒,不如汉朝的艺术品线条简单对称,而是遵循了不对称之美。相较而言,汉代的铜镜纹路简洁有规律,衬托出其社会安定,同时反衬出两晋六朝社会的动荡不安。六朝艺术风格,由此便展现得淋漓尽致。......
2023-07-03
我们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讨论中国传统道德资源的活化问题呢?首先,东亚经济的崛起,为我们在文化精神上摆脱对西方的依附状态提供了前提条件。人们开始以新的视域审视“现代性”,反思现代化、文化传统及二者的关系问题。毋庸赘言,经济生活与文化小传统有着颇大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语。儒教伦理和其他传统精神资源是现代社群整合和高速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项。......
2023-07-25
饮茶之风兴盛,极大地刺激了茶叶的生产和贸易。在瑞昌设立专门的茶叶市场,说明当时瑞昌地区茶叶生产兴盛。茶业经济的勃兴,促进了瑞昌商品市场的繁荣。茶是瑞昌历史上农业经济中首先发展起来的大宗商品,其生产即与市场密切联系起来。茶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瑞昌地区对政府税收的贡献。瑞昌赤乌场年产税收多少,虽然没有史料记载,但是从政府专设此准县级机构以管理茶叶产销,税收贡献一定不少。......
2023-0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