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1.6-2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特征周期。表1.6-3 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3.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按表1.6-4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2025-09-30
1.基本假定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包括:
(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混凝土受压的应力-应变关系已知。
目前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所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如图2.3-1、图2.3-2所示。

图2.3-1 钢筋应力-应变曲线

图2.3-2 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钢筋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理想的弹塑性本构关系,σs<fy时是弹性的,σs=fy时是理想塑性的;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由两段组成。
当εc≤ε0时

当ε0<εc≤εcuσc=fc
式中 σc——混凝土压应变为εc时的混凝土压应力;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ε0——混凝土压应力达到fc时的混凝土压应变,ε0=0.002+0.5(fcu,k-50)×10-5,当计算的ε0值小于0.002时,取为0.002;
εcu——正截面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当处于非均匀受压时,εcu=0.0033-(fcu,k-50)×10-5,如计算的εcu值大于0.0033,取为0.0033;当处于轴心受压时取为ε0;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n——系数,
,当计算的n值大于2.0时,取为2.0。
2.适筋梁与超筋梁的分界
适筋梁与超筋梁的分界可用两种方式表达,即:ρ=ρb或ξ=ξb。
(1)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适筋梁与超筋梁的分界如图2.3-3中的界限破坏所示,即梁受拉钢筋屈服的同时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设钢筋屈服时的应变为εy,则
。
设界限破坏时中和轴高度为x0b,则根据平截面假定可得:(https://www.chuimin.cn)

令xb为界限破坏时等效矩形应力图形上的受压区高度,
代入上式可得:

图2.3-3 适筋梁、超筋梁、界限配筋梁破坏时的正截面平均应变图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代入上式可得:

式中 f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Es——钢筋弹性模量;
εcu——非均匀受压时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等于C50时εcu=0.0033,大于C50时εcu=0.0033-(fcu,k-50)×10-5;
β1——与混凝土强度相关的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等于C50时β1=0.8,C80时β1=0.7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为便于设计,表2.3-1给出了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的取值。
表2.3-1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取值

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钢筋的屈服应变由名义屈服应变代替(应考虑残余应变0.002的影响),即

(2)界限配筋率ρb。界限配筋率即为适筋梁的最大配筋率,当ξ=ξb时所对应的配筋率ρb就是界限配筋率。ρb可以由图2.3-4力的平衡关系得出:
α1fcbxb=Asfy=ρbbh0fy
所以

如果去掉脚标b就可得出适筋梁配筋率ρ与相对受压区高度的关系即
。式中α1的取值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α1=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α1=0.9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图2.3-4 界限破坏时的应力图
相关文章
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1.6-2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特征周期。表1.6-3 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3.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按表1.6-4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2025-09-30
表1.7-12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2.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横向排架。......
2025-09-30
表1.5-8 阵风系数βgz(续) 一幢4层的旅馆建筑,建于距海岸为60km的海岛上。图1.5-4 办公楼平剖面及室外地面处风荷载总剪力Vw02.风荷载体型系数μs值。根据1.5.4节1,由于本建筑高度H=28m<30m,建筑高宽比H/B=28/22=1.27<1.5,因此可不考虑风振影响,即风振系数βz=1.0。因此,可确定这两种结构类型的风振系数βz。部分女儿墙高度h=2.0m,设计女儿墙时,需按围护结构考虑局部体型系数μs1和阵风系数βgz。......
2025-09-30
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钢结构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
2025-09-30
表1.2-5 屋面积灰荷载注:1.表中的积灰均布荷载,仅应用于屋面坡度α≤25°;当α>45°时,可不考虑积灰荷载;当25°<α≤45°时,可按插值法取值。表1.2-6 高炉邻近建筑的屋面积灰荷载注:1.表1.2-5中的注1和注2也适用本表。......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