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工露头和各勘探坑、孔揭示,堆积体由块碎石夹粘土、块碎石土和粘土夹块碎石组成。初步估计观音坪、灯盏坪、葫豆坪堆积体方量为2500万~3000万m3,观音坪、灯盏坪、葫豆坪一带,由白云质灰岩、灰岩块碎石组成,内夹粘土条带及团块,风化强烈。整体结构密实,接近地表偶见架空现象。图5-1 堆积体分区示意图Q①块碎石土:以细颗粒为主,块碎石悬浮于细粒之中,块碎石成分为泥灰岩、灰岩、炭质页岩。图5-2 堆积体纵1—1剖面示意图......
2025-09-30
坝基覆盖层分布于现代河床和右岸一级阶地,主要由冲积漂卵砾石组成,根据其分布部位、新老关系和物质组成的差异,可分为两个单元,即河床漂卵砾石层单元(alQ24)和右岸阶地覆盖层单元。坝基覆盖层分布见图8-2。
图8-2 坝轴线剖面地质简图
8.2.1.1 河床漂卵砾石层
勘探揭露,坝基河床冲积漂卵砾石层厚2.67~18.5m,底面(基岩顶面)高程变化于727.64~738.03m之间。漂卵砾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闪长岩,次为灰岩、砂岩、辉绿岩,多呈次圆状,粒径一般为2~5cm、7~10cm、20~40cm,粗颗粒含量约占75%~85%,基本构成骨架,空隙中多充填灰色中细砂,总体结构较密实,局部存在架空现象。在漂卵砾石层中随机分布一系列砂(土)层透镜体,这些砂(土)层透镜体主要发现于坝线上游120m(原滚水坝以上)至趾板间(即大坝主堆区范围)的钻孔中(见表8-3),从地表至基岩顶部均有分布,为粘土、粉质壤土、粉土及含砾细—中粗砂等,厚0.2~4.55m不等,尤以ZK102钻孔中的粘土层最厚,达4.55m,为黄色纯粘土,呈软塑状或流塑状,偶含个别卵砾石,埋深仅2.1m。此外,在左岸岸边的钻孔还发现有崩坡积块(漂)碎石与漂卵砾石交错堆积现象。钻孔抽注水试验成果表明,河床漂卵砾石层渗透系数K=9.0×10-4~4.26×10-1cm/s,属中等—强透水。
8.2.1.2 右岸阶地覆盖层
右岸阶地覆盖层一般厚11~25m,最厚达31.6m,基岩顶面高程变化于732.91~765.75m间,除地表广泛分布厚0~7m左右的坡积和人工堆积块(漂)碎石土外,由下至上大致可分为3层:(https://www.chuimin.cn)
第①层漂卵砾石层:该层在坝线上游未铺满台地,零星分布,厚0~21.3m,顶面高程748.72~757.44m;坝线下游基本连续分布,厚8~18.03m,顶面高程749.63~758.18m。漂卵砾石成分以花岗岩、闪长岩为主,次为灰岩、砂岩、辉绿岩等,呈次圆状,粒径一般为2~5cm、7~15cm,次20~50cm,最大达100cm以上,粗粒含量约占70%~85%,基本构成骨架,空隙中多充填细~中粗砂,在坝线上下游尚夹有0.27~2.9m的含砾中粗砂或粉细砂透镜体,埋深均在10m以上。该层总体结构较密实,偶有架空现象。
第②层含砂土块(漂)碎石层:该层基本连续分布在坝线上游,下游偶有发现,厚度变化较大,为1.7~16.6m,顶面高程为740.88~767.52m。块(漂)碎石成分主要为灰岩或白云质灰岩,次为砂岩,呈次棱角状或棱角状,粒径以2~6cm、7~15cm为主,次为20~50cm,个别达100cm以上,其中混杂有少量花岗岩漂卵砾石,粗颗粒约占65%~75%,空隙中充填砂质粘土或壤土,其结构较密实,在SJ1、SJ2竖井中还发现有钙质胶结现象,局部偶有架空。该层物质组成结构与坝前左岸堆积体极其相似,可能为河流下切过程中左岸堆积体物质前沿局部发生滑移堆积于此,在推移过程中混入了少量外来的漂卵砾石。
第③层漂卵砾石层:该层覆于第②层含砂土块(漂)碎石层之上,几乎布满整个阶地,厚1.2~13.16m,顶面高程752.08~772.76m。该层物质组成与第①层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其结构略显松散,且在坝线上、下游各夹一层范围和厚度均较大的砂层透镜体,即砂层①和砂层②,砂层分布见图8-3。
图8-3 砂层分布图
砂层①位于坝线上游,似椭圆状分布,长轴长约245m,短轴长约95m,面积约1.7万m2;埋深0~8.93m,底面高程758.3~764.22m,顶面高程759.17~766.74m,砂层厚0.25~4.4m,具有中间和外缘厚、向山侧逐渐变薄的特征,主要为灰黄色含泥的粉细砂,局部为砂壤土或含砾中粗砂,结构较密实。
砂层②位于坝线下游,平面上呈长条形,长度大于155m,宽35m左右,砂层厚0.9~2.7m,埋深3.55~18.81m,顶面高程755.45~756.77m,底面高程752.76~755.87m,主要为黄色或灰黄色粉细砂,含泥,结构较松散。
相关文章
据人工露头和各勘探坑、孔揭示,堆积体由块碎石夹粘土、块碎石土和粘土夹块碎石组成。初步估计观音坪、灯盏坪、葫豆坪堆积体方量为2500万~3000万m3,观音坪、灯盏坪、葫豆坪一带,由白云质灰岩、灰岩块碎石组成,内夹粘土条带及团块,风化强烈。整体结构密实,接近地表偶见架空现象。图5-1 堆积体分区示意图Q①块碎石土:以细颗粒为主,块碎石悬浮于细粒之中,块碎石成分为泥灰岩、灰岩、炭质页岩。图5-2 堆积体纵1—1剖面示意图......
2025-09-30
紫坪铺工程枢纽区位于都江堰市北约9km的岷江上游沙金坝河段,地处龙门山向成都平原过渡之山前构造侵蚀中低山区。当时,由于施工导流工程受到挫折和上述地质构造问题的争议等,引起设计方案反反复复,致使紫坪铺工程进展步履维艰。施工开挖揭示验证,枢纽区各建筑物部位工程地质条件与前期勘察成果基本一致。......
2025-09-30
但也提出对不符合这种规定的趾板地基,例如强风化或有地质缺陷的基岩可以采取专门的处理措施后加以利用,为此,紫坪铺工程进行了趾板地基岩体质量分级。......
2025-09-30
无论从岩性组合与构造型式表现上,还是从岩溶发育特征上,都反映出该河间地块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岩体的含水、透水性与岩溶的发育具有密切关系,根据影响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概略地将该河间地块的水文地质结构分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两大类。......
2025-09-30
枢纽区地下水为多层裂隙水,煤质页岩和泥质粉砂岩相对隔水层,砂岩透水。裂隙水以顺层运移为主,垂直层面方向水力联系微弱,含水总体不丰,多以滴水为主、少量线状流水。枢纽区两岸地下水位较低,在坝肩接头处的左岸ZK68孔仅为781.36m、右岸ZK61孔为791.67m,远低于正常蓄水位877m。经地下洞室开挖揭示,水文地质条件与前期勘察是一致的。区内地下水、河水、沟水水质分析表明,均属低矿化度碳酸钙镁水。......
2025-09-30
依据各韵律层内砂岩与页岩的比例关系,层全为粉砂岩,层以砂岩为主,分别占68%和58%,14层以粉砂岩为主。坝基覆盖层分布于现代河床和右岸一级阶地,主要由冲积漂卵砾石组成,根据其分布部位、新老关系和物质组成的差异,可分为两个单元,即河床漂卵砾石层单元和右岸阶地覆盖层单元。坝基河床冲积漂卵砾石层厚2.67~18.5m;右岸阶地覆盖层一般厚11~25m,最厚达31.6m,由下至上大致可分为3层,上下为漂卵砾石层,中间为含砂土块(漂)碎石层。......
2025-09-30
在泄洪洞、冲沙放空洞、引水发电进水塔等主体建筑物荷重较大,地基中由于煤洞的存在,在自重及动水压力作用下易产生变形,有可能造成上部建筑物产生变形、移位和不均匀沉陷,甚至破坏。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程》,当建筑物处于小窑采空区影响范围内,可按下式验算地基的稳定性。这些段基本分布在泥质粉砂岩夹煤质页岩中。因此在地基处理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