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左右的中国,还有许多人不知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为何物,但黄勇的海外论文、演讲早已为他引来了国际关注,黄勇也在这个过程中,让国际社会加深了对中国的反垄断法和竞争政策的理解。黄勇向国际专家学者介绍,中国在数据、信息的确权上传统不足,关系多元,同时相关产业发展超前,并保持着良好势头,对垄断行业的冲击,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作用都很明显。......
2025-09-30
龚炯于2025年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那时父亲是光明日报社上海记者站的站长,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小时候,父母对他管教很严格,他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中学度过了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光。在龚炯的印象中,背英语单词总是比不过身边乖巧的女同学。
中学时,一些在外交部做高级翻译的校友来学校做讲座,他们讲的内容对龚炯来说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充满了震撼。那时高考分文科、理科和外语类,龚炯面临的选择并不多,填志愿时,很多同学选择了近在马路对面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而龚炯并不想待在上海,而是希望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学个热门专业。天遂人愿,他以高分考取了北京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金融专业。
进入大学后,良好的英语基础成为龚炯的一项优势,跟英语相关的课程他都觉得很容易,而其他课程对他来说也不难,因此大学四年他始终保持了非常好的成绩。大二和大三暑假的实习经历,则大大开阔了龚炯的眼界,提高了他的实际操作能力。那时中信银行刚刚成立,龚炯第一次实习就给当时担任银团贷款业务的负责人做助手,有机会参加协议的文字修改,被带去参加谈判,这个实习过程中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大三暑期,龚炯的实习部门是在中信银行总行进出口外贸的结算部门,大概两三个月时间,每天处理信用证业务。龚炯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认可,银行领导热情地挽留龚炯,希望他大学毕业后到这里来工作。
20世纪80年代流行着一股出国热潮,到大三时,龚炯决定要出国留学,于是开始忙碌地准备学习和考试。大学毕业工作不久,龚炯便远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总校,进行经济学博士的学习和研究。那时一个普通家庭是负担不起到美国留学的费用的,所幸龚炯申请到了助学金,每个星期当20小时的助教,解决了生活的后顾之忧。龚炯留学所在的得克萨斯州,物价不高,房租不贵,无需为生活操心。他的作息非常简单,在学校和住处两点一线之间往返,心无旁骛专注于学业,仅用四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博士学业。
完成博士学业后,龚炯在美国工作了十几年,一直从事研究工作。其中美国贝尔通讯研究所对他有重要的影响。龚炯至今清晰记得第一次提交报告后的情形。“那时上班也就两三个月,老板把我叫到他办公室,讲一下他对我的报告的意见。我一看放在桌上的报告吓坏了,觉得我大概要被解雇掉了。为什么呢?因为修改的地方用红字标着,那份报告上密密麻麻标得全都是红字。”让龚炯感到意外的是,老板既认真又耐心地跟他讲解报告如何修改,告诉他要注意写作的细节,给予他很大鼓励。以后通过经常写研究报告的训练,龚炯的写作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在贝尔通讯研究所里,像龚炯这样的外国研究人员很多,他的同事来自印度、巴西、斯里兰卡等各个国家,这样的环境让龚炯刚开始起步的时候感觉不是特别的困难,能够很快适应。(https://www.chuimin.cn)
进入贝尔通讯研究所后,因为龚炯是经济学的专业背景,公司希望他对通信技术也有所了解,送他到新泽西理工学院攻读了电子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他便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学习,完成了所有课程。“我觉得跨学科背景对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非常有帮助的。不同背景的人看问题会超脱原来传统的构架、传统的思维逻辑,他会从别的角度看待问题。”龚炯发表的广为引用的关于网络多层结构经济学特点的论文,便是基于跨学科研究的成果。
龚炯随校领导参与建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色列分校的谈判工作
一晃十几载光阴飞逝而过,从贝尔通讯研究所到美国有线电视实验室,虽然已是一位高级研究员,在程控交换式电视领域里拥有两项美国专利,但龚炯内心更希望人生中有从事两种职业的可能。一个偶然的机会,龚炯跟母校领导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让龚炯感到欣喜的是,母校邀请他做讲座之后,真诚地邀请他回国任教。龚炯感慨,“回国的选择是太正确了,虽然当时收入减半,但从事业的发展上说,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蓬勃发展,有太多太多的机会。202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实施,看着这个行业慢慢起步到现在,我成为反垄断经济案件的专家证人,这种机会是我在美国根本不可能有的。”
相关文章
2000年左右的中国,还有许多人不知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为何物,但黄勇的海外论文、演讲早已为他引来了国际关注,黄勇也在这个过程中,让国际社会加深了对中国的反垄断法和竞争政策的理解。黄勇向国际专家学者介绍,中国在数据、信息的确权上传统不足,关系多元,同时相关产业发展超前,并保持着良好势头,对垄断行业的冲击,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作用都很明显。......
2025-09-30
班里学习氛围很浓,40名同学在一起你追我赶,尽管张新民非常努力保持着前十名的成绩,但是这个名次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标,使他的信心受到了挫折。一年的培训时间,即使内心很失落,但张新民的成绩很快又回到名列前茅的状态,信心倍增。有人建议说,助教进修班也相当于研究生毕业,张新民没有做这样的选择,而是坚定信念,继续进行专业深造,并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什么张新民在学术上的发展突飞猛进?......
2025-09-30
从1990年成为一名光荣的高等学校人民教师开始,蒋先玲孜孜不倦地奋斗在教学第一线,重视教书育人,诚实守信,以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重。蒋先玲教授参加全国外语院校协作组年会爱才爱学生的蒋先玲讲课深受学生欢迎。蒋先玲的课不仅注重知识的传达,也注重给学生更深层面的启迪。......
2025-09-30
黄薇曾写下这样一句话自勉:专注笃行,宁静致远。黄薇对专注的理解不止于个人思考的层面,她还提出,在众多选择中保持专一也是一种专注。黄薇对当下有着清醒的认知:“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见多识广,机会众多;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难以专心致志,容易迷失方向。”科研工作者们都有过被拒稿的经历,黄薇也不例外,“十篇论文可能有一半都过不了”“拒稿是一种常态”。......
2025-09-30
蓝庆新在科研工作中展现出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学术能力。蓝庆新非常重视调查研究的作用,他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调研经验。蓝庆新认为,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来源于学习,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更多的社会调查。蓝庆新认为,深入一线与不同人员进行交流,才是真正实实在在的调研。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蓝庆新很注重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调研时将学生带在身边,锻炼学生的调研能力。......
2025-09-30
通过撰写博士论文的契机,张新民对基于中国情境下的财务报表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从2002年到2012年,张新民用了十年的时间研究财务报表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突破问题,终于在2012年,建立了战略视角财务报表分析框架,从而实现了从财务状况质量分析到战略视角下财务报表分析框架的理论跨越。......
2025-09-30
自1997年以来,毛捷先后从事了11年金融领域学术研究和11年财税领域学术研究,发表论著近80篇/部,在财税领域的研究成果尤其突出。2019年,毛捷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专门研究新时代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新特征和监管对策,目前已经取得了关键的阶段性成果。毛捷的科研道路并非一路坦途,也曾充满挫折甚至失败,但兴趣和责任心推动他不断探索。2018年3月,毛捷担任财税学系系主任,承载起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重任。......
2025-09-30
四年的大学生涯,熊李力依然在兴趣的带动下,享受着学习带来的乐趣,毕业后的他进入湖北工学院外语系任教,站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高校教师。在此后三年的教学工作中,熊李力深感自己有必要进一步深造,于是毅然放弃当时学校的挽留,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2010年3月,在贸大工作还不满三年的熊李力便被提拔为国际政治学系主任,这一年的12月他又晋升副教授。......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