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填报志愿时,吴军与父亲发生了分歧。1982年,吴军如愿考入杭州大学俄语系,迈出了追逐梦想的第一步。然而4年后毕业之时,残酷的现实给吴军泼了一盆冷水。当时中苏关系尚未解冻,用人单位很少。吴军被分配到嘉兴市图书馆工作,但她心中的梦想之火一刻未曾熄灭。在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吴军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积极推出新成果。从本科到博士后,近20年间,吴军坚持不懈走在追逐俄语之梦的道路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
2025-09-30
2025年,吴军博士毕业,面临职业选择。此时的中俄关系与她本科毕业时相比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择业选项相对较多。思来想去,吴军最终选择做一名教师。她希望像自己的老师一样,把所学知识传授给更多的青年学子,也希望在更加贴近所学专业的环境中接续梦想——完成学业后能够向学者之路迈进。
同年,吴军正式入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由于先前在首师大当过老师,高校的工作和生活对吴军来说并不陌生。但入职头几年的忙碌还是让她始料未及。“有一个学期要上6门新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不仅备课需要大量时间,而且每天穿梭在不同的教室,上不同的课,精神高度紧张,生怕拿错教材,走错教室。”吴军回忆说。
教学实践中,吴军不断摸索不同课程的教学规律和有效方法,以期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能;不断丰富完善课堂形式和授课内容,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吴军认为,自己读本科外语专业时的大环境,与今天的大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在新文科大背景下,仅掌握外语技能是远远不够的,通晓目的国语言文化,拥有专业专长的复合型人才更加契合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需求,同时也能够拓宽毕业生的求职路径。”
校园默默耕耘20余年,吴军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了。作为一名富有亲和力的老师,她与学生们亦师亦友,在各自岗位上推动中俄交流与合作的很多毕业生都和她保持着密切联系。“我已参加了好几位学生的婚礼,并被邀请做证婚人。”述说着学生们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吴军由衷地为学生们感到高兴,为他们感到骄傲与自豪。
2025年吴军与她的硕士研究生们合影
众所周知,当下的高校教师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对于科研也有很高的要求。在贸大外语学院,吴军的科研起步是比较早的,科研成果亦是比较丰富的。她是学院第一个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者,也是第一个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者。迄今为止,她共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2项,北京市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项目2项;主持商务部、环保部、中共中央马列编译局等部委委托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教育部社科重大各级各类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8部,其中两部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https://www.chuimin.cn)
吴军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固然与她执着追梦主观动能有关,同时与她多样的个体学缘亦不无关联。吴军从本科到博士后4个阶段读的是4所不同的大学,此外还在国外大学做过访问学者。这使她在开拓学术视野、自觉创新、探索新的研究路径方面受益匪浅。起初,吴军的研究重点专注于单纯的语言学范畴。之后她利用博士、博士后阶段的学术积累从现代语言学多种交叉学科角度对俄语成语学进行多层面的解析。接着她又尝试从语言学的视角对俄罗斯戏剧及其戏剧语言展开探索。可喜的是,与此相关的两个课题都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支持。
为了将自己的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吴军开始将学术目光聚焦于更具现实性领域。2025年,在学校的引导和支持下,贸大成立了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团队。吴军作为团队的学科带头人,与一班中青年教师一起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取长补短,畅所欲言,激活思路,碰撞火花。团队在吴军的引领下,发挥语言优势,依托现有科研支撑条件,借助大数据,运用最新信息处理方法,将团队科研攻关方向择定于关涉国家舆论安全、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的海外舆情研究。团队在国际主流媒体涉华舆论分析和国外重要智库舆情指数及倾向性指数分析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同时也为日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打下坚实基础。
实际上类似课题研究,在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中也有不少,竞争也挺激烈,吴军带领的团队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工作中所体现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团队中的青年教师纷纷表示,特别愿意参加吴老师的科研团队,其氛围团结和谐,精神积极向上,目标明确,分工清晰,责任落实,奖励公平,大大激发了老师们从事学术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纵观吴军的科研历程,我们能感觉到,她的科研之路确实是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高,越走越实,越走越宽。
相关文章
但在填报志愿时,吴军与父亲发生了分歧。1982年,吴军如愿考入杭州大学俄语系,迈出了追逐梦想的第一步。然而4年后毕业之时,残酷的现实给吴军泼了一盆冷水。当时中苏关系尚未解冻,用人单位很少。吴军被分配到嘉兴市图书馆工作,但她心中的梦想之火一刻未曾熄灭。在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吴军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积极推出新成果。从本科到博士后,近20年间,吴军坚持不懈走在追逐俄语之梦的道路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
2025-09-30
从1990年成为一名光荣的高等学校人民教师开始,蒋先玲孜孜不倦地奋斗在教学第一线,重视教书育人,诚实守信,以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重。蒋先玲教授参加全国外语院校协作组年会爱才爱学生的蒋先玲讲课深受学生欢迎。蒋先玲的课不仅注重知识的传达,也注重给学生更深层面的启迪。......
2025-09-30
班里学习氛围很浓,40名同学在一起你追我赶,尽管张新民非常努力保持着前十名的成绩,但是这个名次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标,使他的信心受到了挫折。一年的培训时间,即使内心很失落,但张新民的成绩很快又回到名列前茅的状态,信心倍增。有人建议说,助教进修班也相当于研究生毕业,张新民没有做这样的选择,而是坚定信念,继续进行专业深造,并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什么张新民在学术上的发展突飞猛进?......
2025-09-30
黄薇曾写下这样一句话自勉:专注笃行,宁静致远。黄薇对专注的理解不止于个人思考的层面,她还提出,在众多选择中保持专一也是一种专注。黄薇对当下有着清醒的认知:“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见多识广,机会众多;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难以专心致志,容易迷失方向。”科研工作者们都有过被拒稿的经历,黄薇也不例外,“十篇论文可能有一半都过不了”“拒稿是一种常态”。......
2025-09-30
蓝庆新在科研工作中展现出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学术能力。蓝庆新非常重视调查研究的作用,他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调研经验。蓝庆新认为,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来源于学习,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更多的社会调查。蓝庆新认为,深入一线与不同人员进行交流,才是真正实实在在的调研。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蓝庆新很注重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调研时将学生带在身边,锻炼学生的调研能力。......
2025-09-30
通过撰写博士论文的契机,张新民对基于中国情境下的财务报表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从2002年到2012年,张新民用了十年的时间研究财务报表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突破问题,终于在2012年,建立了战略视角财务报表分析框架,从而实现了从财务状况质量分析到战略视角下财务报表分析框架的理论跨越。......
2025-09-30
自1997年以来,毛捷先后从事了11年金融领域学术研究和11年财税领域学术研究,发表论著近80篇/部,在财税领域的研究成果尤其突出。2019年,毛捷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专门研究新时代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新特征和监管对策,目前已经取得了关键的阶段性成果。毛捷的科研道路并非一路坦途,也曾充满挫折甚至失败,但兴趣和责任心推动他不断探索。2018年3月,毛捷担任财税学系系主任,承载起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重任。......
2025-09-30
四年的大学生涯,熊李力依然在兴趣的带动下,享受着学习带来的乐趣,毕业后的他进入湖北工学院外语系任教,站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高校教师。在此后三年的教学工作中,熊李力深感自己有必要进一步深造,于是毅然放弃当时学校的挽留,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2010年3月,在贸大工作还不满三年的熊李力便被提拔为国际政治学系主任,这一年的12月他又晋升副教授。......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