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黄帝范金为币,为中国货币之始,其实不然。所以我们断定贝为货币之始,是极有根据的。关于货币真具有一定的制度的,还要算周代,因为商业的发达,始于周代。武帝时,乃铸五铢钱,为汉代通行的货币。明太祖鉴于前代钞法的弊病,因停止交钞而铸洪武通宝。至于纸币,则多由商家私发,至光绪末年,因外国纸币充斥各地,始设立大清银行,发行纸币。但自军阀割据以来,币制愈不统一。......
2025-09-29
司法制度,在战国时代,是各国异法的;等到秦统一六国,才归于一致。秦代所用的法典,就是李悝所著的《法经》六篇。其用法的深刻与刑罚的野蛮,并不减于战国时代。又设廷尉之官,专司刑法狱讼;汉兴,亦沿用之[12]。自是以后,司法制度始进于成长时代[13]。
这个时代,第一件值得注意的,就是法典之增删。汉初,萧何定律,将李悝的《法经》增为九篇,叔孙通又作《傍章》十八篇,后张汤又增益二十七篇,赵禹增益六篇,共六十篇。《汉书·刑法志》谓“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由此便可见当时法律之杂乱。法律杂乱,就需要一种删定。所以到魏文帝时,便命陈群等删定,为新律十八篇。晋武帝嫌其“科网太密”,又命贾充等作《晋律》二十篇,即:刑名、法例、盗劫、贼律、诈伪、请赇、告劾、捕律、系讯、断狱、杂例、户律、擅兴、毁亡、卫宫、水火、厩律、关市、违制、诸侯。法典规模,至是粗具。南北朝时:南朝梁时,作《梁律》二十篇,即:刑名、法例、盗劫、贼叛、诈伪、受赇、告劾、讨捕、系讯、断狱、杂律、户律、擅兴、毁亡、卫宫、水火、仓库、厩律、关市、违制。北朝北齐作《齐律》十二篇,即:名例、禁卫、户婚、擅兴、违制、诈欺、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北周又作《周律》二十五篇,即:刑名、法例、祀享、朝会、婚姻、户禁、水火、兴膳、卫宫、市廛、斗竞、劫盗、贼叛、毁亡、违制、关律、诸侯、厩牧、杂讼、诈伪、请赇、告言、逃亡、系讯、断狱。又《齐律》中更明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凡犯此者,皆罪在不赦,此即后代十恶之名之所自起。(https://www.chuimin.cn)
第二件值得注意的,就是废除肉刑。原来秦代刑罚,极其残酷,如二世刑李斯,具五刑,腰斩,复诛三族。汉高祖入关,除秦苛法,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然此为一时之计,决非定法,故“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令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彭越、韩信之属,皆受此诛”[14]。直到高后时,始废夷三族之令与妖言令。至于废除肉刑一事,则在孝文帝时。《汉书·刑法志》说:“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防狱逮系长安。淳于公无男,有五女;当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缓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缇萦自伤悲泣,及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由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怜悲其意。”遂下令废除肉刑[15]。此实我国法律史上之一大进化。
相关文章
相传黄帝范金为币,为中国货币之始,其实不然。所以我们断定贝为货币之始,是极有根据的。关于货币真具有一定的制度的,还要算周代,因为商业的发达,始于周代。武帝时,乃铸五铢钱,为汉代通行的货币。明太祖鉴于前代钞法的弊病,因停止交钞而铸洪武通宝。至于纸币,则多由商家私发,至光绪末年,因外国纸币充斥各地,始设立大清银行,发行纸币。但自军阀割据以来,币制愈不统一。......
2025-09-29
古代文化的起源,与河流有这样深切的关系,完全是由于地势与地质使然的。单拿黄河流域来讲,其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文化根据地的原因,不外以下数点:第一,黄河两岸的地带,都属于黄土层,便于耕种。其次,拿上古诸王建都的传说来看,也足以证明黄河流域为中国文化起源的根据地。[6]由此看来,黄河流域固为中国文化起源的根据地,而今山东、河南一带,则更为中国古代文化起源的枢核[7]。......
2025-09-29
地方制度与地方官制是相关联的,所以二者要并做一处来说。我国地方制度,总上所述,可分为秦、汉之两级制度、由汉至唐之虚三级制度以及宋代中央集权主义下之特殊的地方制度,降至元代,始有行省制度之设立。是为实三级制度。其后三司以上,复设总督、巡抚等官,总揽军政民政;三司以下,又设分守、兵备诸道,以巡察地方,或统领地方军政;由是三级制度渐变为五级制度了。......
2025-09-29
中国固有的手工业,在生产方法上,在生产手段上,以及在生产额上,自然敌不住国际资本主义的机器工业,因此中国手工业的破产,乃是必然的结果。第四章里面,曾经说到自受国际资本主义侵略以后的中国商业,其中关于洋货入口超出土货出口一项的统计,即足以明示中国手工业破产的趋势。......
2025-09-29
莫尔甘身居亚美利加土人印地安民族里面,前后经过数十年的考察,才把社会的演进与初民的生活状况系统地阐明出来。莫尔甘把初民生活的进化阶段,分为两大时代:蒙昧时代与野蛮时代。自从人类使用铁器以后,人类的生活状况就别有一种新生面。以上所述,便是初民——先史的民族——的生活进化状况之一般,全世界无论哪一种民族,其祖先都无不经过此种进展的历程;故此,以下就中国古史的传说,以证明此种进展的历程[2]。......
2025-09-29
旧派史学家或唯心派史学家,不懂得这种道理,从而每每在历史上发生一种偏见:他们以为生活的演进,是由一种超人的人,或半神体的人来主宰的,好像没有这种人来主宰,则人类生活就无从演进。其实,拿社会进化史的眼光来看,历史上决没有这样超人的人或半神体的人。所谓燧人氏,不过是火的发明之象征;所谓伏羲氏或庖牺氏,不过是畜牧的发明之象征;所谓神农氏,不过是农业的发明之象征。故此,上面所说的这种偏见,是不得不打破的。......
2025-09-29
晋、魏、唐的土地制度,都具有同一的倾向,因为都是从两汉“兼并之风”所产生出来的反响。后魏所行的制度,叫做“均田制度”。因此,这种制度的实施,或者就是由于一种租税政策。并且,唐代的班田制度及租庸调制之推行,是和户口的数目有密切关系的,如果户口不准确,则不但无法授田,并且无法征税。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才发生杨炎的两税法。不过杨炎的两税法,很为简易,所以宋、元、明、清都沿用此法,没有重大的改变。......
2025-09-29
但是,刘邦的矛盾心理,却又认为秦亡之速,或者由于孤立,而似乎有行封建之必要,不过异姓诸王不可靠,若改封同姓,便可以措一家的天下如磐石之安了。汉初行封建制的时候,同时又行郡县制,使郡国杂处,犬牙交错,以相牵制。自是以州统郡,以郡统县,由郡国制而变为州郡制。不过汉末大乱,州郡并得便宜行事,于是州牧[25]之权特重,而开据地自雄之风。......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