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司法制度发展史-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

中国司法制度发展史-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

【摘要】:司法制度,在战国时代,是各国异法的;等到秦统一六国,才归于一致。又设廷尉之官,专司刑法狱讼;汉兴,亦沿用之[12]。自是以后,司法制度始进于成长时代[13]。《汉书·刑法志》谓“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由此便可见当时法律之杂乱。直到高后时,始废夷三族之令与妖言令。此实我国法律史上之一大进化。

司法制度,在战国时代,是各国异法的;等到秦统一六国,才归于一致。秦代所用的法典,就是李悝所著的《法经》六篇。其用法的深刻与刑罚的野蛮,并不减于战国时代。又设廷尉之官,专司刑法狱讼;汉兴,亦沿用之[12]。自是以后,司法制度始进于成长时代[13]

这个时代,第一件值得注意的,就是法典之增删。汉初,萧何定律,将李悝的《法经》增为九篇,叔孙通又作《傍章》十八篇,后张汤又增益二十七篇,赵禹增益六篇,共六十篇。《汉书·刑法志》谓“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由此便可见当时法律之杂乱。法律杂乱,就需要一种删定。所以到魏文帝时,便命陈群等删定,为新律十八篇。晋武帝嫌其“科网太密”,又命贾充等作《晋律》二十篇,即:刑名、法例、盗劫、贼律、诈伪、请赇、告劾、捕律、系讯、断狱、杂例、户律、擅兴、毁亡、卫宫、水火、厩律、关市、违制、诸侯。法典规模,至是粗具。南北朝时:南朝梁时,作《梁律》二十篇,即:刑名、法例、盗劫、贼叛、诈伪、受赇、告劾、讨捕、系讯、断狱、杂律、户律、擅兴、毁亡、卫宫、水火、仓库、厩律、关市、违制。北朝北齐作《齐律》十二篇,即:名例、禁卫、户婚、擅兴、违制、诈欺、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北周又作《周律》二十五篇,即:刑名、法例、祀享、朝会、婚姻、户禁、水火、兴膳、卫宫、市廛、斗竞、劫盗、贼叛、毁亡、违制、关律、诸侯、厩牧、杂讼、诈伪、请赇、告言、逃亡、系讯、断狱。又《齐律》中更明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凡犯此者,皆罪在不赦,此即后代十恶之名之所自起。(https://www.chuimin.cn)

第二件值得注意的,就是废除肉刑。原来秦代刑罚,极其残酷,如二世刑李斯,具五刑,腰斩,复诛三族。汉高祖入关,除秦苛法,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然此为一时之计,决非定法,故“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令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彭越、韩信之属,皆受此诛”[14]。直到高后时,始废夷三族之令与妖言令。至于废除肉刑一事,则在孝文帝时。《汉书·刑法志》说:“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防狱逮系长安。淳于公无男,有五女;当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缓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缇萦自伤悲泣,及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由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怜悲其意。”遂下令废除肉刑[15]。此实我国法律史上之一大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