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人收房时一定要检查上述证书及备案记录。(二)未达交房条件而交房的法律责任房地产开发商未达到交房条件而交房,是购房人造成的损害,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例如,房屋的实际面积少于合同约定面积的,购房人可以要求房地产开发商进行赔偿。也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要求开发商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2025-09-29
农村属于熟人社会,又因农户权利保护意识不强、法律意识较淡薄,欠缺签订书面合同的主动性,签订时多以口头合同为主,容易产生约定不明确、违约条款不健全、缺少见证人等问题,在合同履行及违约责任承担中一旦产生法律纠纷,难以有效解决。
1.合同形式问题
全国范围内,土地流转尚没有统一的合同范本,我省虽已制定了统一的合同范本,但农户按统一合同文本签订意愿低,尽管近年来按统一文本签订率有所提高,但一旦土地流转双方为农户时,多因双方为熟人或亲戚关系就忽视合同文本规范性问题,双方约定往往较为随意,即使进行了书面约定也容易缺乏合同要件,或因缺乏专业性导致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合同签订主体问题
由于流转土地尚没有得到统一管理,各地实际做法有较大区别,在合同签订问题上,土地流转改革成功地区的通常情形:集体经济组织与单一承包户直接签订合同,又与土地经营者签订合同,但单一承包户与土地经营者无合同关系,这种模式通常存在于乡镇企业较发达的地区,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党组织能够同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作用。
结合实际情况,我省乡镇企业不发达,改革成功地区的模式无法得到有效运用,需要构建更适合实际情况的模式,如村委会代行集体经济组织做法。我省一些地区的土地流转,已有村委会代行集体经济组织的做法出现,但该组织在其中的作用其实不明确,且因缺乏内外监督体系,极易滋生腐败问题。村委会在土地流转中的主要腐败表现有:非法流转集体土地、截留或贪污征地补偿款、违反集体土地流转合同内容、违法确定集体土地流转合同期限、屏蔽集体土地流转信息等。另外,虽有土地流转管理部门存在,但其在实际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明显甚至完全缺乏,多数情况下,这类管理部门仅在“形式上”存在,如合同审核处落公章等,实质上,土地流转实际流程仍限定于在土地流转各方中进行。(https://www.chuimin.cn)
3.合同签订中的其他问题
现许多农户外出打工,在签订合同时存在许多代签订情形,但进行代签订时往往欠缺代签订委托书,若流转土地上出现更大土地利益时,这些农户可能以“非本人意愿签订合同”为理由否认合同有效性。这类问题于其他地区曾出现了实际案例:典型的有北京流转土地第一案。北京海淀区某村户村民以村委会假造《土地流转合同》,将理应发包给他们的土地流转给村委会为由,将村委会告上法庭,要求确认流转合同无效。本案争论的焦点就是大部分流转合同并非本人(即户主)所签,而是家庭成员或者亲属代签,却又没有委托协议书。可见,缺乏书面委托书的委托行为存在极大法律隐患。
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部分农村基层政府对农地流转政策及相关法规宣传不到位,农户缺乏对此的了解,他们通常成为弱势一方,农地流转中介机构不完善,流转信息缺乏,导致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权益极易受损。合同条款的约定缺乏流转双方充分合意,流转合同的拟定,常简化为新经营方完成,原经营权人在该草拟合同的基础上与对方进行商讨,因农户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及权利保护意识,极少在合同制定中构建预防条款,进而无法对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由此形成的合同内容不完善,易造成不必要问题发生并导致农户在土地流转中权益受损。
农村土地通常因其特殊性质享有国家补贴,而经过土地流转后,此补贴利益的归属容易出现现实问题。在三权分置基础上发生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户在土地流转后仍具有土地承包权、集体组织则享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尽管土地流转遵循双方合意签订合同进行,但此法律关系又与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有别,相应的国家补贴的归属是否均适合通过合同进行约定,其份额确定是否需要由法律法规规定是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政策鼓励在不损害国家利益、农户利益的条件下进行农地经营权流转,那么在目前缺乏相关法律规范的情况下,农户权益极易受到损害。
相关文章
购房人收房时一定要检查上述证书及备案记录。(二)未达交房条件而交房的法律责任房地产开发商未达到交房条件而交房,是购房人造成的损害,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例如,房屋的实际面积少于合同约定面积的,购房人可以要求房地产开发商进行赔偿。也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要求开发商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2025-09-29
合同变更后,原合同确定的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就发生了变化。《民法典》所称的合同变更是指合同内容的变更,合同主体的变更则为合同的转让。④合同变更必须按照法定的方式。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的,适用债权转让、债务转移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2025-09-29
此时主债务存续,混同原因为弱义务被强义务吸收。此种情形下,合同债权不得因混同而消灭。王乙向法院起诉要求王甲偿还3000元债务,并赔付医疗费2000元。王甲欠王乙的3000元借款,王乙已经予以免除,双方互不欠账。故王甲不同意王乙的诉讼请求。......
2025-09-29
死亡保险合同,是以被保险人死亡作为保险金给付条件的人寿保险合同。其内容是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死亡或生存至保险期限届满时,保险人均应按合同约定支付保险金。因此,持有分红保单意味着投保人依据分红保险合同享有要求保险人定期或者不定期将保险经营所得的盈利予以给付的权利。这是由团体组织投保,以该团体的全体在职人员为被保险人的意外伤害保险。......
2025-09-29
而对于国家来说,在采用工资合同时,虽然它是唯一的剩余索取人,但是,由于多层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这种剩余索取权所具有的激励就会逐级削弱。然而,在包税制下,由于“转包制度”的盛行,委托代理问题就不是很严重,剩余索取权提供的这种高度激励就不会受到削弱。......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