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所进行的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随着数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而发生、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就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可以说,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因此,我们应不断地探索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它的艺术价值,不断地创新,追求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完美境界。......
2025-09-29
重视对数的含义和概念讲解,将其来历全面地传递给学生,比如阿拉伯数字的出现、中国古代数量单位等,学生一旦了解了这些知识的来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会更加浓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融入日常的知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进行转化,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同时也会逐渐产生兴趣。在学生回答正确的同时,教师必须给予鼓励和赞赏,学生的思维从抽象的数学符号具体化成实际知识,既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能够提升对数学符号的感知程度,这就是教师传授数与代数的实际意义所在。
(一)进行情景记忆教学
情境记忆法能够助力于数学课堂的实效性,数学大部分的知识都是灵活的,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完成的,数学在逻辑思维上要求严格并且讲究实践性。小学生初步接触系统性的数学学科,教师必须给予正确的引导,通过情景记忆的方法,强化学生的理解。比如,在乘法分配率的教学中,如果像以往单纯以乘法和加法的结合进行讲述,学生会觉得复杂难懂,理解消化的时间会延长,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将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的实物引入教学中。梨子和苹果是学生十分常见的,已知苹果和梨的重量且已知它们价格相同,求解苹果和梨的总价,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转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注意力的过程。学生一般都会使用已经学过的加法分别算出苹果与梨子的数量,然后相加起来,这个时候教师找准时机,代入乘法分配率进行计算,并公布结果,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记忆,避免单纯的公式抽象。
(二)注重课前实践预习
对于小学生来讲,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教师在这个方面必须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亲自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进而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比如,教师在需要教授数的运算的课程前,鼓励学生陪同家长去商店买东西,让学生在买卖过程中计算价格,而课上再进行反馈,进行具体的训练和巩固,提前让学生对知识初步了解,方便学生掌握,加快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提供课堂讨论的空间和时间
以学生为本是任何时期的教育都应该遵循的原则,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讨论,鼓励他们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让他们能够有机会、有胆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对学生的错误思路进行纠正,并告诉学生其思路究竟错在哪里,什么样的方法是对的。这样学生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更加和谐,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也必然随之提高。(https://www.chuimin.cn)
(四)注重课堂情境活动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课堂情境活动的运用,良好的情境能够将抽象的数字转化为具体的情境表现,让学生在探索乐趣的情境活动体验中理解体会数学知识的真谛和内涵。比如,在“10000米”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20个学生手牵手,测量其长度,然后告诉学生,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才能达到“10000米”,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字的大小意义。
(五)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究
数学教学过程要讲究灵活性,在小学数学中所有题目的答案都是唯一的,但是获得答案的途径却有很多,所以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不应该过于刻板,不应该过于单一化、固定化。学生的思维方法不同,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也需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集思广益,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培养。小学作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这个时期对学生思维方式、方法的培养最为重要,教师重视数与代数的传授,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促进学生认识数学、运用数学为目的,不断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形式,运用更为巧妙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价值,奠定学生的数学基础。因此,在进行数与代数的课堂教学设计时,合理运用多种数学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这些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相关文章
在这里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所进行的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随着数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而发生、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就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可以说,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因此,我们应不断地探索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它的艺术价值,不断地创新,追求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完美境界。......
2025-09-29
(一)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首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联结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其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从总体上认识和控制教学过程,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质量保证。因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中介性、整体性、针对性、操作性和相对稳定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不是教学方法,只是“与一定的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相关”,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就是综合运用各种单一教学方法的整体。......
2025-09-2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法,但是从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令人满意,其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三)教学环节设计忽略本质新课改提出了多种教学模式,包括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的新手段,利用小组谈论的形式不仅方便管理教学秩序,而且可以去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2025-09-29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课前研究预设阶段、课中适时调整阶段以及课后反思修正阶段。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过分强调其作为科学、技术的一面,而忽视了其作为人文、艺术的一面,于是教学设计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技术行为。教学环节可适时调整①数学课堂教学的大环节和主要步骤必须提前设计。因此,陈述性的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师预先设计的内容之一。......
2025-09-29
这是情境有效性的关键。童话卡通图故事与实物等具体情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效果好,但图表、图文、数学事实等现实较强的情境更有利于高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第六,创设的情境要体现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2025-09-29
新课程倡导建构性学习,主张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结构化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核心知识为联结点,精中求简,易学、好懂、能懂、会用,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因此,在考虑课程、教材和教学改革时,“结构化”值得关注。所以,知识结构化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根据结构化原则,教学设计中应当做到:第一,教学目标明确,削枝强干,重点突出,集中精力于核心内容。......
2025-09-29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那就会导致很大的教学随意性,特别是小学生本身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没有明确的目标很容易迷失方向,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和谐师生关系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的首要条件。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当教师提出一组精心设计的问题时,少数尖子撑局面,多数学生当听众。......
2025-09-29
相关推荐